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用熙 《岩矿测试》1986,(4):253-258
我们在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记作n-Sf)对显色反应的作用机理时,曾找到一个吸收光谱图象比较鲜明生动酌显色体系,即钪(Ⅲ)-漂蓝6B(ECAB)-乳化剂OP(pH≈6)体系。 我们认为,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ECAB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光度试剂。  相似文献   

2.
自5-[(3,5-二氯-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简称3,5-Cl-PADAT)试剂合成以来,已应用于微量钯、钻的光度法测定。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简称SDBS)存在下,也应用于镍、铜、银和汞的光度法测定。本文对Fe(Ⅱ)-3,5-Cl_2-PADAT-SDBS新显色体系作了系统研究。在所确立的最佳显色条件下,应用本体系测定矿样中铁,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一、主要试剂及仪嚣 1.铁标准溶液:称取灼烧过的Fe_2O_3,用1:1HCl溶解,配成浓度为铁10μg/ml。  相似文献   

3.
三苯甲烷类显色剂是铍的重要光度试剂,且大多能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铍形成三元配合物。有关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铍的CAS,ECR,CAB和BPR光度测定方法已有报道。但以甲基百里酚蓝(MTB)为显色剂,使与铍及表面活性剂形成三元配合物进行光度测定铍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铍与MTB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4.
金试剂、试剂名称:4.4′一二(二乙基)苯硫酮(BDPTK)。在pH4.2—6.0磷酸—磷酸氢钠介质中,金试剂与金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现已应用于矿石中微量金的分光光度测定。但金试剂与金形成的络合物不溶于水,而溶于与水混溶的乙醇介质中。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金试剂与金的显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和增敏作用。本文研究了金—金试剂—吐温—80络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显色剂1-(4-甲基-6-羟基嘧啶)-3-(偶氮苯基)-三氮烯(MHPPAT),并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2×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铜,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吡啶偶氮染料是测定钒的高灵敏显色剂。以吡啶偶氮染料—过氧化氢(或羟胺)为显色剂的混配络合物测定钒以及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的分光光度法在文献上均已有报道。 本文对比了三种吡啶偶氮染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过氧化氢存在下与钒的显色反应。发现钒-3,5-二溴-PADAP-Triton X-100显色体系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因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应用于岩矿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的条件下 ,与Zn(Ⅱ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4.6~ 5 .8范围内 ,锌与该试剂形成 1∶4的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 0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33× 10 4L·mol- 1 ·cm- 1 ,0~ 16 μg/2 5mL锌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锌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2,3,7-三羟基-9-苯-6-芴酮(简称苯基萤光酮)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已有报导,沈含熙等人还发表了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简称三羟基萤光酮,作为显色剂的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的综述,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酸性介质中,三羟基萤光酮能与高价的亲氧元素发生显色反应。我们发现,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碱性介质中,二溴苯基萤光酮(DBPF)能与二价金  相似文献   

9.
胶束增溶光度法反应机理讨论(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用熙 《岩矿测试》1986,(3):169-179
前言 在金属-有机试剂显色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简写作Sf),利用Sf胶束的增溶、增敏、增稳、褪色、析相等作用,以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对比度和(或)选择性,改善显色反应条件,并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光度测量的光度分析方法,称为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简称增溶光度法。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是1973年10月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岩矿分析经验交流会上介绍引进到我国的,这个专用名词也是那次会上的一个报告中首先创议命名的,该名称在我国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  相似文献   

10.
钌的测定常采用二元络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然而具有抗磁形式结构的钌(Ⅱ)离子,与适当的试剂能够形成强发光的化合物,因此文献曾报导过钌(Ⅱ)的荧光测定。但是,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钌(Ⅱ)和8—羟基喹啉的反应产物在水相进行荧光分析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1.
武汉大学合成了新型显色剂—对乙酰基偶氮胂并研究了与钍、稀土的显色反应。偶氮苯基的对位引入了乙酰基助色基团,改善了原偶氮胂Ⅲ的某些特性。 本文研究了铀(Ⅳ)与该试剂的显色反应。反应物在3N盐酸、铁(Ⅱ)—环已烷二胺四乙酸还原体系中,灵敏度最高,在波长675毫微米处克分子吸光系数为9.5×10~4。络合物组成为1:2,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2.
凌进中  潘靖 《岩矿测试》1985,(4):339-342
铍的光度测定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的显色剂有两类:三苯甲烷染料和邻羟基偶氮染料。前者主要有铬菁R和铬天青S,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三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铍,有很高的灵敏度。后者有铍试剂Ⅱ、铍试剂Ⅲ和铍试剂Ⅳ等,较新的显色剂是偶氮氯膦-Ⅰ。 兴多偶氮氯膦-Ⅰ作为镁的显色剂。鉴于铍、镁同属一个主族,外层电子结构相同,故本文首次研究了兴多偶氮氯膦-Ⅰ与铍的显色反应。 在pH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  相似文献   

13.
在pH=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以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增敏剂,痕量Cu(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酚蓝使之褪色,据此用于测定痕量铜。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测定波长为593 nm及最佳实验条件,测得反应表观活化能为90.3kJ/mol。在优化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646 ng/mL,Cu(Ⅱ)的质量浓度在0~0.064μg/mL范围内与lg(A0/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多数常见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煤样中痕量铜的分析,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加标回收率在92.7%~107.0%,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Ⅱ)自从 CaBBuH 含成偶氮神试剂以来,该试剂至今仍为测定铀和钍的最主要的试剂之一。对于该试剂与钍或铀组成的络合物及显色机理研究甚多,但用平衡移动法研究它们的稳定常效及组成尚未见文献报导,为此本文采用多级络合体系平衡移动法研究了 UO_2~(2+)-apc ⅢTh~(4+)-apc Ⅲ的组成及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5.
金试剂(4.4′—双(二乙氨基)二苯基甲硫酮)是金的灵敏显色剂。本文研究了在曲通X—100存在下金试剂与金的显色反应的性质和显色条件。研究表明,金一金试剂一曲通X—100体系显色的最佳酸度为3.5~5.2,络合物的组成,金:金试剂=1:4,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升/克分子·厘米(560纳米处),络合物的不稳定常数为4.79×10~(-22)。在25毫升体积中,金量在0—20微克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Fe(Ⅲ),Co(Ⅱ),Ni(Ⅱ.),Cu(Ⅱ)在5-Br-PADAP-TritonX-100体系中的析相显色反应。利用该体系具有一定选择性和富集、分离的特点,采用多波长K系数法,根据公式ΔA=A-sum from i=1 to n K_iA_i=KC,在一个测定波长和与干扰组分个数相等的参比波长下,测定混合多组分体系的吸光度。求得相应K值后,再计算各待测组分含量。本法用于测定人发中微量铁、钴、镍、铜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6-二甲基-1,2,4三氮唑)-三氮烯(NPDMT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研究.在表面活性剂OP的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镉发生显色反应,镉与NPDMTT形成摩尔比为1∶3的黄色配合物,在455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40 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55 nm为参比波长、540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4×105 L·mol-1·cm-1,镉的浓度在0~520 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镉,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相似文献   

18.
崔德松 《岩矿测试》2011,30(3):321-324
利用铜(Ⅱ)与铜试剂反应生成鳌合物沉淀的同时,能将痕量汞(Ⅱ)共同沉淀出来的特性,将汞(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汞的含量。在汞标准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铜和铜试剂测定汞的真实含量,最终确定铜和铜试剂最佳加入量。通过优选分析线、背景恰当扣除处理,水溶液体积由200 mL浓缩至5 mL,富集40倍后汞的检出限可达0.1μg/L。方法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GBW(E)080006和实际样品,测定值与标准值、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一致,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法精密度(RSD,n=12)小于10%,可满足地下水中痕量汞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合成了新型显色剂—对乙酰基偶氮胂并研究了与钍、稀土的显色反应。偶氮苯基的对位引入了乙酰基助色基团,改善了原偶氮胂Ⅲ的某些特性。本文研究了铀(Ⅳ)与该试剂的显色反应。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H -酸席夫碱类试剂四羟基蒽醌 -H与钍的显色反应。在 pH为 6 .4的磷酸二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介质中 ,用酒石酸进行掩蔽 ,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情况下 ,显色剂与钍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络合物组成比为 1∶1,在 5 6 0nm处有最大吸光度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2 8× 10 4L·mol·cm- 1 。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