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87年以来,新疆气候向“暖、湿”方向变化,引起社会上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考察和分析,认为气候的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配置对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新疆正处在干旱气候背景下极为难得的“相对湿润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优惠期”,生态环境已显露出有所恢复和改善的迹象,但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严峻的形势,需要加快修复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成因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和科技界广泛注意。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6个主要特点,并用自然和人文社会学观点解释了变化的成因,提出气候变化是该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中最活跃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影响方式,但在人类主要活动地区盆地主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气象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5个部分:若干概念内涵的界定;新疆气象特征;新疆生态环境基本特征;新疆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气象科技在新疆生态环境领域中的作用和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变化引起世人关注,本从环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入手,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引起青海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与农村是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受灾行业和地区。本文着重分析了新疆农业灾害的特点和减灾工作的现状,针对减灾工作的新形势,提出新疆农业防灾减灾的5条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漓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候对漓江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好的开发和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通过对漓江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和调研,对其流量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等进行调查,结合漓江周边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漓江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温度升高,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量、日照时数都略有减少。气候的变化引起漓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植物多样性退化,漓江上游水源林破坏,漓江径流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荒漠化加剧。只有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漓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保护漓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利用30a的气象资料对影响互助县生态环境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自然灾害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风素,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而气候是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近20a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事实.讨论提出额济纳旗生态维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幅员辽阔的新疆,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异常多变,属大陆性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天气、气候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群发性突出,给新疆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为积极防御自然灾害、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和经济发展,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部门的协助和支持下,通过不断发展,新疆人影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防灾减灾和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特点,分析了城市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认为城市已成为新疆另一个主要灾害承受者.除地震活动带外,新疆城市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和环境污染.未来的灾害发展主要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健康程度、城市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三个因素.新疆城市减灾主要对策,应着重于加强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减少基本灾害因素、加强早期预警和有效响应灾害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的棉花生产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指出解决好水土矛盾,土地沙漠化、气候灾害的防治问题,农药、化肥和地膜的环境污染和由此引发的盐碱化、次生盐碱化、地力下降、以及病虫害等问题是影响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前期对南疆内陆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基本态势、近期变化与成因分析的工作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应对分析,指出气象科技、气象工作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EOS/MODIS卫星资料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2005—2007年7、8月份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获得了近3a同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部(简称南疆)是典型的干旱区,地形和下垫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南疆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回顾了南疆干旱区暴雨的科学认知、研究进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南疆暴雨具有降水集中度高、相对强度大、极端性强、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南疆暴雨研究经过了从大降水个例到多尺度相互作用机理和数值模拟发展应用的阶段,目前在南疆暴雨的重要影响天气系统和水汽输送等方面取得新的科学认识。最后,对干旱区暴雨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和展望,以期承上启下,为未来新时期南疆暴雨研究提供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15.
空冷是指电站采用空气冷却取代原有的水冷却。空冷水的消耗量只相当于水冷电站的20%-35%,节水性能显著,在水资源匮乏的新疆,空冷无疑是火力电站冷却方式的最佳选择。空冷项目的气象参数分析研究是新疆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先导,不仅为空冷工程提供气象参数设计指标,而且涉及到未来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是气象如何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空冷气象观测站的组成和气象参数对比分析研究在空冷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天津市2002--2005年夏季最大电力负荷过程的天气背景场、气象要素场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显示,在电力负荷上升阶段,高空由低压槽转为高压脊,副热带高压逐步北抬,地面气压、气温回升,风力减小;峰值阶段,副热带高压完全控制华北地区,地面均压,最高气温多日维持在35℃以上,综合反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舒适度指数超过1200。当高空槽再次临近,副热带高压南撤退出天津地区,强降水过程出现,气温、气压急剧下降,电力负荷极值过程宣告结束。分析表明,夏季最大电力负荷过程与天气系统的高低空配置、气象要素、舒适度指数存在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气象观测规范(试行)》、《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基于3S技术,利用CBERS和EOS/MODIS卫星数据结合前期相关专业调查成果和数据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研究并构建了一整套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指数,如湿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生物丰度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生态质量气象监测模型与评价标准以及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模型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