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经达6英里的小行星在今天的加勒比海地区击中地球。由此引发可怕的“星击海啸”和“星击之冬”,海水淹没陆地,空中爆炸尘埃长久遮住太阳,生活在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恐龙灭绝。6500万年以后的今天,地球上的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绘制出所有进入地球运行轨道、直径大于6英里的天体,目前他们正抓紧搜寻可能击中地球、直在半英里左右的小行星和慧星。2001年,就在俄国科学家宣布将有58颗小行星向地球方向飞来时,美国科学家操纵一架小探测器,成功登上一颗距我们几亿公里的小行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小行星。在它们接近我们之前,我们先接近了它们。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2):65-65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预测,在2012年地球将遭遇“超级太阳风暴”,太阳将会向地球喷发数十亿吨的物质,从而诱发电磁暴,人类几乎所有的电子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超级太阳风暴”抵达地球,额外电流将穿过地球上的电网,成千上万个变压器上的铜线都将快速加热并熔化,从而导致多数电网陷入瘫痪状态,人类将重回“黑暗时代”。  相似文献   

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这句诗是黄大年教授在微信朋友圈最后的签名. 2017年1月8日,卓越的科学家、无私的爱国者,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不幸逝世,享年58岁. 1958年出生于书香家庭的黄大年,从小随父母下放农村,17岁进入地质队工作,20岁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  相似文献   

4.
“Geotimes”2002年2月版介绍了7位地球科学家,他们用自己所掌握的地质学知识支持美国的军事战役,监测武器实验,帮助潜艇导航,并在国防实验室从事研究工  相似文献   

5.
测绘动态     
根据对人造卫星的观测材料苏联科学家确定地球形状据新华社莫斯科七日电 苏联科学家根据对人造卫星运行情况的观测材料,已经求得关于地球扁圆率的精确数值,并确定两个半球是非对称的。地球北半球比南半球更要向外凸出一些。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科学家和新闻记穿过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奔赴由美国军事卫星测定的神秘天体和地球相撞那一瞬间坐标的地点。就住那里,在名叫妈妈新村的周边地区,他们找到了首批“物证”——一颗大陨星爆炸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地图》1998,(4)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怎样才能洒脱地环游地球呢?请随我打开光盘《三维地图册》,通过环境、地形、行政三个主球,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地球。环境球通过上千幅卫星照片模拟地球;地形球带你领略地球的地质地貌;行政球让你了解各国地理,各国风土人情。利用三维飞行你可以悠悠然飞过因奇特风景而吸引众多滑雪者、登山者和游人的阿尔卑斯山脉、拥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崎岖险峻壮美著称于世的落基山脉,你更可以施施然走进分布在北非、中东、澳大利亚。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带的沙漠,位于沙漠和草原中间的边缘地带,也称灌木…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地球观测系统(EOS)数据有大量的各种不同的用户,从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科学家到一般的工程师或决策者,他们之所以对EOS数据的使用感兴趣,是为了回答有关农业产量、森林资源管理、流域管理或公共事业需求的问题。目前,很多科学数据档案是从非常不灵活的固定观测站采集的,它们虽然可以检索和传输,但不易处理成适合用户要求的格式。科学家们受到数据档案  相似文献   

9.
假如你遇到一场雷雨,而且你的发根竖立起来,这就预示着,一个闪电即将霹来。有两兄弟及—姊妹正站在约塞米蒂公园的一个观测台上时,他们的头发根部都竖了起来。这种头发倒竖的现象是不多见的,于是他们三个互相拍了照。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尼     
卡西尼王近仁(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210024)卡西尼(Cassini)姓氏是17~18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族,包括祖孙四代,在天体运动、地球形体、子午线测量、实测地形图等方面都相继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他们子继父业、孙承祖志在科学上不断探索攀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探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影响的相关性,并尝试建立一定的相关性模型是其中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分别利用地球自转速率数据与全球气温数据分析与建模,并判断模型温度预测的可行性,发现仅可进行短期温度预测;研究全球温度数据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数据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可知二者有强正相关性;最后研究气温预测的可行性,对气温和自转速率数据回归拟合,利用拟合公式,进行实际与预测的地球自转速率温度预测实验,结果证明推测方法可行.实验以IERS官网获取的日详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数据,以及伯克利地球组织获取的全球气温数据为例.  相似文献   

12.
“我在XX大厦门口等你呢,快来!”听着电话挂断的嘟嘟声,作为路痴的你是否感到眼前一片茫然。或许你还遇到这样的尴尬,旅途中拿着地图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边看地图边开车,即便这样还经常走错路;另外还常常找不  相似文献   

13.
秦昭 《地图》2010,(6):76-83
"把智利的土地还给智利人!""你们为这个地球做了一件大好事!""美国佬,不要以为你有钱就能拥有一切!""这次旅行让我回到了曾经陌生的大自然,重新感受到了正在远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2,(3)
“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一条直线”——对,还是不对?这条熟悉的公理在各种世界地图上几乎很少是对的。事实上,只有少数几种制作世界地图的方法能够将两点间的最短距离表示成一条直线。与制图中遇到的其它很多问题一样,困难在于地球是一个曲面、而大多数地图却是平面这一简单的事实,即一幅地图必须以二维形式描绘出一个三维空间。设想你试图把一个球体展开,那么你就必须  相似文献   

15.
<正> 本书于1986年在纽约和伦敦出版,作者;J.William Trerett。长期以来,人们调查自然资源和测制资源图都是借助于航空象片。现代的卫星图象也可看成是极高空航空象片,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引用,对图象的完全分析就很复杂了。雷达图象将为资源科学家提供一种新的成象技术,这种方法虽然有些方面还处在幼年期,但在资源研究方面却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许多地球科学家在实际工作中,已从应用航空象片为基础,发展到应用卫星象片。本书试图为地球科学家提供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世纪的下半叶中,地球上总共损失了30万个物种,酿成这样的物种大灭绝的元凶正是人类自己亲手。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们对未来几年中地球生物物种面临的威胁仍然忧心肿肿,地球物种灭绝的风向标在指向一个个人们不愿看到的严酷事实……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86,(1)
地球仪上面绘有的经纬线网是直接在球面上绘制的吗?不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地球仪表面是由以一定间隔的经线构成的若干瓣梭形拼接起来的。地球仪出厂时有一定的规格,例如其直径为60厘米、32厘米或15厘米等。假如你为了某种目的要在地球仪上反映你的科学研究的某些内容,或者需要在展览厅里陈设一个精确和美观的地球模型,但又很难买到所需要的规格和内容的地球仪,可以试一试自己动手来做;在  相似文献   

18.
周重林 《地图》2012,(2):26-35
我已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朝圣者、访茶人,但却记得他们说过的一句话:"做茶人,不来这里,能做出什么好茶?"  相似文献   

19.
周重林 《地图》2012,(2):24-35
我已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朝圣者、访茶人,但却记得他们说过的一句话:“做茶人,不来这里,能做出什么好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2007,32(4):44-44
国际大气科学家小组提出,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要求改变卫星发射方式,并可能影响GPS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