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沿线风沙活动的气候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沿线风沙活动是由塔木盆地内热能释放与冷空气入侵相互作用的结果。冷期,盆地内冷高压逆温作用较强,地面热能不足,使得风力和风沙活动强度弱;暖期,盆地内热源剧增,每当热能源饱和遇到冷空气入侵诱导,导致了强风及强风沙活动天气。可见,区内风沙活动及风成景观的塑造过程,主要是在暖干期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山地土壤系统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善忠  肖洪浪  罗芳 《山地学报》2003,21(6):763-774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以甘肃河西地区土壤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数据和已有的土壤资源研究资料,在原有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对河西地区山地土壤系统分类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概括和总结。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山地土壤分为5个土纲(干旱土、钙层土、半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8个亚纲,10个土类和26个亚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京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针对2000-2002年北京沙尘天气增加和2003年沙尘天气迅速减少的现象,统计分析了近几年北京沙尘天气的特征和出现的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形势、气候特点、气象要素以及可能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沙源状况进行分析。2000-2002年春季,我国处于西北气流的控制之下,冷空气势力强,以西或西北路径影响我国。2003年春季亚洲东北部高压脊偏强和日本海气旋较弱,使得冷空气路径偏北,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产生大风沙尘的动力条件减弱。气候特点分析表明,1999-2002年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少,年平均气温偏高,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土壤干燥疏松。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季,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北京周边地区的主要沙源地一直被积雪覆盖,植被覆盖度扩大,有效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关中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陕西歧山等剖面高分辩率孢粉分析和古土壤类型研究得知,全新世大暖期关中地区发育的土壤为淋溶型森林土壤,而非过去所认为的半干旱气候下的森林草原型的黑垆土;该区全新世可分为三个时期9个阶段,全新世早、晚期分别包括2个阶段,中期包括5个阶段;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间有森林草原出现;中全新世气候最佳阶段年均温比今高约3℃,年均降水量比今多200mm左右。  相似文献   

5.
赵烨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5,7(2):21-27
本文在考察菲尔德斯半岛成土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代表性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粘粒、粉粒和全土中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认为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土壤次生粘土矿物主要是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土壤矿物风化过程包括脱盐基、周期性滞水氧化-还原脱铁锰和微弱的脱硅过程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中富钾少磷;钙、镁含量丰富;硼、铜、铁、锰含量在剖面上表现为向下增加;土壤中氮、磷、钾、钙、铜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硅、钠含量丰富,显示出较强的沙化、盐碱化趋势,其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钴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加深而降低;钡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有增加的趋势;而稀土元素总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并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其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柑桔生态条件 (一) 自然环境对发展柑桔有利 皖西大别山南坡,位于北纬29°47′~31°11′之间,地势自西北部的大别山主体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1000米以上的多云尖、陀尖、多枝尖、猪头尖、天柱峰、将军山、罗汉尖、棋盘石等山峰,集结成阻挡北方冷空气入侵的主要群体障壁。地势南延为东北至西南向的屏列岭峦与起伏山丘,是抵御冷空气南侵的二级防线。皖水、潜水、沙河、长河和罗昌河等主要河流沿地势向偏南方向迂迥穿切注入长江,使本区成为北部突起向偏南方开口的众多簸箕状地形。这种地形大势既能削弱南下冷空气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黄土中古土壤淀积类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景波 《地理学报》1995,50(1):25-40
作者在西安附近发现了第1、4层古土壤的双层淀积和第5、8层古土壤多层淀积现象。资料表明,双层淀积、多层淀积和厚度异常大的CaCO3淀积层是土壤具多元发生过程或受后期淋溶的产物,它们常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壤期。第1层古土壤下部的两层结构均不属古土壤组合部分,该层土壤为中、酸性森林土壤。第8层古土壤特殊的厚层淀积代表了气候的多次变化和多个成壤期。第4、5层古土壤具不连续CaCO3和Fe2O3、Al2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中的大气环流及昆仑山北坡的黄土堆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积地貌形态所揭示的风向及盆地边缘25个气象站40 a的盛行风,我们恢复了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对大气环流分析表明,在暖季(春、夏)由于地面对大气感热加热作用强烈,形成了浅薄的热低压。当冷空气入侵时,在和田—于田—民丰一带形成强大的辐合上升区,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其扬起的粉尘沉降在昆仑山北坡而形成黄土堆积。由于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同,粉尘的扬升高度也不同,昆仑山北坡黄土厚度表明平均扬升高度在海拔2 900~3 400 m左右,最强的沙尘暴可将粉尘扬升到5 500 m的西风急流区。  相似文献   

10.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已成为我国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入侵植物之一,对我国沿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互花米草的入侵机理,选择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为切入点,拟从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对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土壤有机碳、土壤氮和重金属)和土壤生物(底栖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阐明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并重点对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有机碳的增减变化进行系统梳理,为互花米草的生态治理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懋 《地理学报》1995,50(4):377-384
本文着重讨论了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的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研究表明:(1)阳武河袭夺问题是不存在的,其干、支流分别沿NW和NE两组性质不同的构造发育而成;(2)奇村宽谷在更新世期间曾长期作为滹沱河汊道与界河铺峡谷并存,后因西部山地河流的超补偿堆积而最终断流。(3)滹沱河是一条先成河,自上新世末形成以来,其总的流路并未改变。石岭关风口早于盆地而形成,可能是一条更古老的河流所造成。  相似文献   

12.
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变化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示变化包括大气臭氧层的损耗,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候增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外来种入侵等因子,植物入侵与其它全球性变化因子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大气CO2浓度增加将导致C3植物比C4植物竞争力更强,低营养生态系统会变得更易入侵,变化的气候条件下,许多种类面临迁移或外来问题,土壤变暖也将使许多休眠植物改变习性,增加紫外辐射将使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减少。进而会对其竞争和生态过程有间接的影响,CO2浓度升高时硫酸盐的沉积可以增强C3植物的竞争力,较致密的生境破碎化后,一些入侵种可通过边缘进一步向群落内部入侵,增加或降低典型干扰的频率和强度及引入新干扰,能促进外来种的定居和扩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间的关系改变对植物入侵的速率和效果有明显影响,世界性贸易和运输为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王振中  张友梅 《地理学报》1989,44(2):205-213
作者通过一年的定位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动物群落的基本状况。共获得土壤动物30类,隶属于4门11纲,其中弹尾类、蝉螨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群,占全部土壤动物捕获量的92.88%;平均土壤动物密度为67.27万个/m~3;地带性常绿林下发育的黄棕壤中土壤动物密度高达100.47万个/m~3,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动物主要分布于森林凋落物层和土壤的腐殖质层中,向下急剧减少;在山地土壤垂直带上,土壤动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坡耕地侵蚀过程与土壤理化特性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少燕  查轩 《山地学报》2002,20(3):290-295
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问题是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坡耕地土壤侵蚀过程和土壤退化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应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坡耕地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侵蚀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演变规律;明确了不同中下坡面单位时间产沙三个过程特征;揭示了泥沙中不同粒级颗粒组成、团聚体和营养元素迁移规律及导致土壤退化加剧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过去高考复习往往是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能力培养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现在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复习方法,改革不适应高考要求的局面,特别要体会高考命题改革的思想。在高三地理复习时要充分体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建立双向多边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服从祖国挑选的学习动力,以复习初、高中地理内容为载体,强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为生长在闽江河口的本土植物,以短叶茳芏沼泽为对照,研究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0~4 a、入侵4~8 a和入侵8~12 a的0~50 cm深度互花米草沼泽土壤中的各形态氮含量和密度,同时测定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花米草入侵后,互花米草沼泽0~20 cm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含量与短叶茳芏沼泽相比有所增大,并随着互花米草入侵时间延长而增大。在互花米草入侵初期,互花米草沼泽30~5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含量比短叶茳芏沼泽小,入侵4 a后超过短叶茳芏沼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0~50 cm深度持续增大。0~10 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密度分别在互花米草入侵8 a、入侵4 a和入侵初期开始增大;30~40 cm和40~5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密度在互花米草入侵初期比短叶茳芏沼泽小,分别在入侵4 a和入侵8 a开始增大;0~50 cm深度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密度都持续增大。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和氮密度主要受含水量、盐度、容重和土壤粒径等环境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康林  季明霞  黄建平  管晓丹 《中国沙漠》2013,33(5):1453-1460
根据1960-2010年全国701个地面站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春季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发现南疆和内蒙古两个沙尘源区的沙尘指数51年来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其中内蒙古沙尘指数总体较小、年际变化较大,而南疆沙尘指数的波动较小。通过分析南疆和内蒙古沙尘指数典型高、低值年春季环流场发现,控制两个沙尘源区的环流场存在明显差异:南疆沙尘指数低值年时,西路入侵的冷空气减少,受此影响蒙古气旋和南疆热低压减弱,导致南疆地区近地面西风减弱,最终导致南疆沙尘天气减少;内蒙古沙尘指数低值年时,西北路和北路冷空气入侵次数减少,地面场上西伯利亚冷高压和蒙古高压减弱,并且蒙古气旋的发生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内蒙古西部近地面西北风和偏西风减小,最终导致内蒙古地区沙尘天气减少。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莱州湾南岸是我国典型的咸水入侵区,古环境变化构成了现代咸水入侵发生的背景。本文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A1、A5孔岩芯系统的孢粉、有孔虫、粒度、14C及热释光测年资料的分析,结合100余个钻孔的沉积特征,论述了莱州湾南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特征。本区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冷暖气候波动,三次显著的暖湿期为85~76kaBP、50~24kaBP、10~4kaBP,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这三个时期分别与晚更新以来的三次海侵相对应,与相邻区域相比,全新世海侵开始早、结束晚;两次冷干期为76~50kaBP、24~10kaBP,分别对应于早大理冰期、晚大理冰期,为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凌裕泉  吴正 《中国沙漠》1997,17(2):112-118,T001
金字塔沙丘表成的动力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非沙质床面的气流场辐合区,一般具有三个以上近似均布的主风向,各主风向的风力强度、出现频率及持续时间不尽相同,但年总输沙能力较为接触,而且月输沙能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二是不太充裕的沙源和高浓度不饱和风不少流;三是不同尺度地形条件的动力作用,和沙漠与戈壁下垫面的热力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7个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D=2.817—3.030),探讨了分形维数D与土壤粒度组成、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0.05mm的细颗粒物质,尤其是粘粒,其次是粉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分形维数D还能作为评价土壤水土流失和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