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长春市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简要阐述了长春市地铁2号线第三方监测、第三方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内首例装配式地铁车站—袁家店站,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装配式车站监测技术作业方法。以及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第三方测量检测关键技术(竖井定向联系测量、隧道控制网等)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全国各大城市在地铁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的三级管理模式,结合作者在广州、沈阳、南京等城市的工作实践及管理经验,总结地铁控制测量工作各阶段的实施及管理要点,对城市地铁建设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有测量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主要以青岛轨道交通地铁3号线控制网和地铁2号线控制网的布设以及数据处理情况为例,研究了青岛城市连续运行基准站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第三方监测的工作内容及信息反馈方法,总结了监测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地下铁道建设的第三方环境变形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来法 《测绘通报》2004,(11):48-51,57
结合深圳、广州地铁建设开展第三方监测的实践和经验,论述开展第三方监测的必要性,分析沉降变形的原因及规律,着重对变形控制标准(报警值)进行探讨,提出一套第三方监测变形控制标准,可供使用和制定相应规范时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施工单位、标段监理、第三方测量单位各方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测量管理工作要点,目的在于思考和探讨在三级管理体系下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测量错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应用测量技术解决城市地铁与地下管线影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铁和地下管线是城市设施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同处地下空间,相互影响,测量是解决二者空间冲突和安全建设、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分析城市地铁与地下管线在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影响关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介绍了解决措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地铁建设、运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等有关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铁施工第三方监测WebGIS系统的构架、相关技术和主要功能。系统有效的促进了第三方监测信息数据的上报、反馈和预报警,能为地铁的施工提供有利的安全保障,能有效地规避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控制网是为城市地铁工程布设的专用控制网,是城市地铁工程所有测量的基础依据,是城市地铁工程全线线路与结构贯通的保障.城市地铁的建设特点是网状规划、建设周期长、分期建设等.随着新建线路的增加,单地铁线路的控制网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已有线路和新线路的衔接,是城市地铁控制网设计和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福州市4#、6#及F1线控制网建设为例,通过将已有线路控制网纳入到新线路控制网进行整体平差,有效解决了这一衔接问题,提高了新网与已有网的契合度,使控制网精度更均匀,同时提高了新线路控制网精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日益高涨,运量大、准时、快速的城市地铁交通因此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十五”计划期间,国家用于城市地铁建设中的投资就达到了至少两千亿元人民币。鉴于地铁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地铁事故所可能导致的重大后果,如何确保地铁在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则成为地铁工程和运营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地铁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是确保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由于其观测时间长,观测时段和频率受限制,测量结束后…  相似文献   

11.
地铁盾构法施工的贯通控制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有许多城市进行了或正在进行地铁建设,而地铁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横向贯通误差的控制。本文结合南京地铁盾构I标的地下控制测量部分,通过贯通误差分析,特别是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得出了贯通控制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实际贯通结果表明,本文所论述的贯通控制测量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8.5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6座地下车站和车辆段及出入段线、OCC控制中心、国铁专用线以及与规划的5、6、4、2、3、7号线及6号线支线在相关7个站点的衔接。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开工,2009年12月建成,2010年开始试运营。在地铁建设期间,实行监理测量可以对地铁全线的测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在地铁建设期间基础测量工作统一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全线按设计要求准确贯通。监理工作有以下4个方面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成枢  武光耀  纪萍 《测绘通报》2017,(1):115-118
为了提高地铁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地面卫星定位控制网,采用城市CORS作为起算依据,联系测量采用悬吊三根钢丝的方法和双测站法来增加检核条件,隧道导线测量中加测陀螺边等改进措施,结合某市地铁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观测结果,保证了地铁隧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地铁建设地面控制网为研究对象,结合某市地铁工程,就实施过程中坐标系统的选择、不同时期数据处理时坐标转换、不同时期各线路之间的公共控制点间的连接、对控制网的监理检查等问题,进行了技术要点分析、工作要点论述和探讨。并对地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提升进行了理论升华,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五号线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健 《测绘工程》2006,15(5):61-64
通过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实践,介绍并分析TCA2003智能型全站仪在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中的适用性,提出平面位移量的计算方法,总结了第三方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地铁建设会引发城市地表形变灾害,而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难以实现城市地铁工程区域的精细测量。本文利用TerraSAR-X高分辨率数据,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方法对徐州地铁1号线东部工程场地进行了形变监测,获取了该区域2016年6月15日-2016年9月11日期间的形变时序图。通过与人工角反射器布设点的水准测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利用两种时序InSAR测量方法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非常一致,形变误差均在1 mm以内;而SBAS-InSAR探测地表形变的敏感性低于PS-InSAR。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SAR影像监测城市地铁形变具有亚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和米级的定位能力,同时证明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在城市地铁工程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城际交通发展,地铁列车运行时速也大大提高,轨道工程面对列车运行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铺轨基标的测量方法很难满足轨道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通过将高铁CPIII测量技术结合无砟轨道铺轨测量、轨道精调检测等技术引入到城市地铁的轨道施工中,研究了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CPIII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CPIII测量技术的整体道床轨排粗调、轨排精调、轨道精调技术,并在南京地铁某城际线轨道工程实例中加以验证。通过轨道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铺设的轨道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实现了南京地铁某城际线轨道的精调。通过对两种测量技术铺设轨道的平顺性检测结果比较,可知采用基于CPIII的地铁轨道测量技术比传统的铺轨基标方式具有精度高、安全可靠、有利于地铁轨道施工高效开展以及有利于运营后轨道的检测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一)测量的特点及布网原则城市及工业地区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曾是国内外学者们不断探讨的课题。笔者以为,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控制及测图的用途出发,其次要适应我国的地形特点,顾及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水平和我国测量的技术习惯,实事求是去考虑。工业地区测量控制网的用途主要有三:第一,为新区(即将建设的非建筑区)的大比例尺测图提供控制依据;第二,为旧厂区(已建成的工厂区)的扩建改建所需的1:500地形及细部坐标的施测提供依据;第三,为新建区域的建筑方格网测量提供起算数据。总的说来,工业地区的测量工作主要是为设计部门提供各个设计阶段所需的测量图纸。工业地区测量工作的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院在承担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仙霞西路隧道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中贯通测量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作业方案、测量手段、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的总结,概括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樊辉 《江西测绘》2012,(3):20-22
本文结合长沙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对GPS控制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在城市地铁工程控制测量中相结合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