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昆阳磷矿沉积环境与矿床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帆 《地质与勘探》2011,47(2):294-303
滇东地区昆阳磷矿床是特征海相沉积大型磷矿床,位于扬子古地块西南缘,矿区内广泛出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ε13q),为含磷岩系顶板岩系;中谊村组(ε12z)含磷岩系和小歪头山组(ε11x),含磷岩系底板岩系;寒武系沉积基底为上震旦统灯影组(Zbdn),其间均具有冲刷面,显示舍磷岩系出现在地球变暖期,即海进旋回沉积早期.磷矿沉...  相似文献   

2.
三一一一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和寒武系;局部地段可见上中石炭系不整合于寒武系之上。地质构造情况较为简单,岩层产状平缓,断裂构造除一南一北的两条规模较大外,其它都较小(见图1)。矿床铀矿化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中段(Zb~(2-2))的硅质泥岩或泥质硅岩中;此外,在陡山沱组硅质泥岩和寒武系中(即层间构造控制)也可见到零星的工业矿化。该矿床的矿体具有薄、广、贫的特点,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倾角一般只有10—20°。矿体上复地层为寒武系炭质岩,厚度多数为100米左右,也有的可达200多米。在这样的盖层  相似文献   

3.
湖南保靖县且溪科铅锌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溪科铅锌矿位于湖南省保靖县。区内倒转褶皱和断裂构造彼此贯通,形成良好的导矿构造系统,对区内铅锌矿的控制最为明显。铅锌矿体呈似层状形态大致顺层产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灰色中层夹薄层条带状粉—细晶云岩、砾屑白云岩和层间碎裂岩、角砾岩内。矿区铅锌矿床的形成是区域构造、矿区地质构造、沉积建造、热液活动等多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其中矿区地层岩性与岩相、构造是本矿床成矿控制的主要因素。位于麻栗场断层上盘褶皱构造内的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上段白云岩,是该区铅锌矿的主要找矿方向,有希望找到大中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矿床地质概况该矿床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一个钨、铀伴生矿床。矿床位于某古隆起东南缘的一个向斜盆地中,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西侧为一复式花岗岩体。泥盆系是矿区的含矿地层,分下统、中统和上统。下统为底砾岩,中统应堂组为碎屑岩及东岗岭组白云岩及灰岩,上统榴江组为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及泥灰岩等。矿区内的F_1和F_2断裂是控制铀、钨矿化的  相似文献   

5.
外生铀矿床中,铀在矿石内多以吸附状态存在,粘土矿物和有机质被认为是重要的吸附剂。对蒙脱石粘土矿物吸附铀的研究已有文献报导。本文就我国南方某地寒武系下统黑色页岩中与埃洛石粘土有关的901后生淋积型铀矿床铀的富集作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矿床地质概况:矿区出露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灰岩、寒武系下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黑色页岩。矿床处于 NNE 和 NE 向断裂夹持地带的下寒武地层倒转向斜内。矿区内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6.
1 矿床地抽鸡头山Mo-W矿位于长江下游池州市南约40 km处.矿区内发育主要构造单元-鸡头山背斜,背斜核部由中寒武系杨柳岗组地层组成;背斜因受构造岩浆活动侵入,南东翼地层缺失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棠甘山锰矿是一个新的富含硫锰矿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湖南冶金地质二四六队费时五年对该矿床进行了评价勘探,现将其地质特征介绍如下.矿区地质概述矿区位于湘中印支褶皱带(涟邵复向斜)北端,江南古陆南侧.矿区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出露不全;南部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地表缓、深部陡(33~62°),北部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0~35°.含锰岩组处于下震旦统南沱砂岩组之  相似文献   

8.
<正> 湖南省桃江县伍家坳黄铁矿,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矿床,中小型规模,黄铁矿平均含S 为30%左右,高可达38%,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为了扩大黄铁矿的找矿领域,笔者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进行探讨,并与相邻益阳县岩子潭矿区祝干沉积型矿床作相应的比较。一、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矿区地层有前震旦纪板溪群,不整合于其上的有震旦系的南沱砂岩组、南沱冰碛岩组、陡山沱组、灯影组、下寒武系的小烟溪组。顶部被第三系、第四系所不整合。(二)构造矿区总的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复式单斜构造。由于响水冲矿段南端黄砸仑及先锋山一段构造线扭曲,造成了伍家坳响水冲两矿段褶皱和断裂发育。  相似文献   

9.
栖霞山铅锌锰硫矿床的多源层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十年代,栖霞山矿区只是一个小型氧化锰矿床,经过多年的找矿勘探,现已探明为一个大型铅锌锰硫多金属矿床. 关于矿床的成因,曾有岩浆中-低温热液、沉积改造、火山热液成矿等观点.通过近年的地质研究,笔者认为,该矿床具有多源层控的特征,铅锌和锰的主要物源不同,矿体定位受层位和构造的控制.锰为同源层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石炭系碳酸盐地层;铅锌属异源层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前寒武系基底岩层.矿床的形成受地层  相似文献   

10.
一、地层岩石与矿床关系本矿区的区域地层很简单,除第四纪冲积层外,仅有下部古生代岩层,下寒武系与中、上寒武系局部为假整合接触,寒武系与奥陶系为整合接触,下奥陶系与中奥陶系为假整合接触,奥陶系与志留系为整合接触。大区内无火成岩分布。  相似文献   

11.
樊灏  陈国荣  马杰 《云南地质》2014,(4):532-537
库独木金矿属韧性剪切带浸染型金矿床,含矿岩层为泥盆系上统(D3)绢云板岩、硅质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河南刘楼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均作了阐明,并对矿床成因作了简要分析。通过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区重晶石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碳酸盐地层中,矿体形态、规模及品位变化均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最后提出了在类似矿区寻找重晶石矿(体)的一些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桓仁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分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桓仁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寒武纪灰岩与燕山期闪长杂岩体接触带之间的夕卡岩.矿物成分多样,结构构造复杂,围岩蚀变强烈,矿化分带明显.对桓仁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进行了的探讨,并选取了不同深度的穿透岩体及矿体的典型穿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类型的划分和金属元素的测试,并结合其他地质特征,分析讨论了矿体、岩体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带规律.详细讨论了不同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为今后在其的深部、边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报导了中国西北晚中新世—第四纪陆相咸化湖泊介形类群中发现的有孔虫和钙质超 微化石组合‚并从生态和古地理的角度论证了它们属于非海侵来源‚图示了这些生物化石的 地理分布。认为由于主要受到干燥气候下咸化湖泊环境的控制‚中新世以来‚喜盐水生生物 群介形类、有孔虫和钙质超微生物等随干旱气候控制的咸化湖泊不断向东扩展。因此‚不能 笼统地把这些生物化石作为海侵证据。根据地质学现实主义类比原则‚提出中国东部早第三 纪没有大规模的海侵沉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来自陆相咸化湖泊和深水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15.
禹州方山铝土矿是河南省已知铝土矿勘查区中含钾量最高的一个矿区。方山高钾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硬质黏土是构成高钾铝土矿的主体,高钾铝土矿层最厚79.47m,最薄1.98m,平均18.78m;主要含铝矿物为一水硬铝石,高钾铝土矿的化学成分与铝土矿基本相同,全矿区w(K2O)的平均值为3.75%,最高10.16%,最低0.04%。矿区很少有云母等含钾矿物的存在,高钾铝土矿中的K2O不完全来源于含钾矿物,也非矿区内仅存交换吸附阳离子能力最低的高岭石所致,况且方山铝土矿周边的寒武系张夏组水泥灰岩中w(K2O)<2%,在方山地段含铝岩系中能形成w(K2O)超过10%的地层实属罕见,方山铝土矿中K2O的来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藻礁,风暴层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阳  乔秀夫 《地质论评》1999,45(2):193-207
笔者详细研究了徐州贾汪地区中-上寒武统的二郎山等剖面,将张夏组-凤山组划分为3个各具特色的三级层序,根据各层序内副层序的堆叠形式进一上划分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及高位体系域(HST)其中张夏层序的藻礁为中-晚寒武世期间发育的最大规模碳酸盐岩缓坡藻礁,崮山层序凝胶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大海泛(海侵)期沉积,长山-凤山层序顶部白云岩代表中-晚寒武世最小海平面(海退)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德江县大元萤石矿床位于务川汞矿带金鸡岭背斜的南东翼,矿体(脉)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第一段白云质灰岩中,产出层位独特,矿物组合简单,矿石质量尤佳。经初步研究认为,萤石矿床的形成与地下低温热卤水的活动有关,并严格受张性断裂、岩相古地理和地层岩石组合的综合控制,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其成矿时代归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湖南郴州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矿区有利赋矿层位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NE向成矿构造发育,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将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类型分为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花岗斑岩型三种,其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中的似层状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9.
吴金生  张统得  刘卫东  钱锋  胡立 《探矿工程》2016,43(10):117-121
高原生态脆弱区若尔盖铀矿田是我国四大基本类型铀矿田之一,地处高原藏区、生态脆弱、山高坡陡,地层为灰岩、硅灰岩及碳质板岩交互,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层产状陡,孔内漏失、垮塌、水敏缩径及孔斜并存,导致取心率低、钻进效率低、质量差。解决若尔盖钻探技术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改善孔内安全、提高钻进效率、改善施工质量、减少钻机搬迁及提高搬迁效率等方面集成创新、综合治理,形成一套适合若尔盖复杂地层的综合钻探技术体系,在西部高原及深孔复杂地层钻进具有示范与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0.
翁望飞  罗家元  张帆 《江苏地质》2023,47(3):259-270
“黟县青”是皖南黟县西递特有的一种地方性工艺建筑石材矿,含矿地层为形成于浅海陆架相环境的寒武系大陈岭组,主要产于蓝田向斜盆地内,为受沉积成因控制的大理岩化灰岩矿床,矿体严格受地层产状控制。黟县青石材矿赋矿岩层为深灰色巨厚层纹层状大理岩化微细—细中晶灰岩,因具有高密度、抗风化、抗冻、耐碱、耐水、刚度大于普通灰石、抗变形能力大于混凝土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徽州地区明清古建筑。燕山期黟县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使灰岩发生大理岩化,对矿石品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矿产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西递水口亭地区黟县青石材矿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为皖南地区该矿种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