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城市地貌形变与防汛墙地理工程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上海城市地貌形变的阶段性、致灾性,探讨了防汛墙与地貌形变的相互关系、工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阶段性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同时认为,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自然地貌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阶段性沉降变形(即地貌形变),并由此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地貌形变发生后很难修复并具有明显的致灾性,使地势本来低平的上海受到来自洪水的更大威胁;作为地貌形变后的防汛墙治理工程其设计标高在近期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存在局限性。上海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只有从宏观和长远的城市规划层面上去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城市地貌环境呈现出明显的致灾性。通过从地貌物质、地貌过程和地貌形态三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地貌物质中含水沙层广泛发育和层数多是地貌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其横向上的不连续性、成因和形成时间的差异性更为地貌灾害的发生埋下阴影;地势低平及中心城区碟形洼地的存在使得洪水构成对上海城市安全的最大威胁;高强度人类活动不仅改变城市自然地貌面(下垫面)的性质、特征和规模,而且直接导致它的沉降变形,从而使城市地貌环境更为脆弱和致灾机制的复杂化。特别是地貌形变过程的不可逆性,已引起城市自然地理其它要素(如水文、气候等)的一系列变化和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城市规划建设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上海只有重视城市地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地貌环境的有效保护才能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交通服务价格与服务次数、城市居民居址到RBD与到城市旅游边缘区的距离、城市人口等因素对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指出上海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为: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资源的空间互补特性、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竞争上的优势、上海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快速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及上海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景观殻”,它是一个巨大综合体,体内务部分都有局部的特征,所以普通自然地理之外,还有区域自然地理。 区域特征是指“主要的区域综合特征”,它是由各个主要要素的综合状态中表露出  相似文献   

5.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景观殻”,它是一个巨大综合体,体内务部分都有局部的特征,所以普通自然地理之外,还有区域自然地理。 区域特征是指“主要的区域综合特征”,它是由各个主要要素的综合状态中表露出  相似文献   

6.
街道名称作为城市线状物体的指称,是城市地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者。因此,城市街道命名要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城市的特色。同样,沿海城市的街道命名也要围绕沿海城市的特点,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沿海城市的特征。具体说来,沿海城市街道命名应把握以下原则:1.要围绕沿海城市地理位置独特的特点,突出反映沿海城市的地理特征。沿海城市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沿海城市街道命名,就要突出反映沿海城市的这些地理特点,以便使所命名的街道名称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鲜明地体现出沿海城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方法的沿海城市人口变动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城市,人口迁移流入集中于24个沿海城市,约占沿海城市总数的一半。借助GIS技术,应用空间聚类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趋于均匀,从人口密度方面看,2010年较2000年在空间上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提出了优化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上海城市地域结构演化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上海城市地域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必须加速优化。  相似文献   

9.
刘玉振 《地理学报》2002,57(3):374-374
《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是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马建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的“面向21世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的主要成果,该书由著名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先生作序,教育部审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1994年9月上旬,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了首次全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研讨和经验交流会。在那次会议上我们不仅成功地进行了学术和工作交流,还自发地形成了“例会制度”,成立了全国沿海城市地名管理联席会。会议70余名代表共同协商通过了《联席会协定书》。我在这里再次重申一下其中的主要原则内容:本联席会是沿海县级以上城市地名机构  相似文献   

11.
王建明 《地理教学》2009,(11):45-46
“图也是课文”,或者说,“图就是课文”,这是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给学生灌输的一种观念。学生学习地理感到比较头痛的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中的原理、问题绝大部分体现在示意图上。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来引导学生剖析图意,是决定一节课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南阳地图集》是一本小型综合性地图集。本文首先阐述了图集的编制背景和确立图集的设计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少而精”原则和统一协调原则。进而重点论述了图集的结构与选题内容及其编制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五年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几乎在各个分支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图集的完成显示了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政区地理研究和地名考释论著丰富,但对其意义的认识尚显不足。人文地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必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繁荣的分支。自然地理研究较集中在气候、地貌、水文方面,深入挖掘文献资料与新手段的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土地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需求,探究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从而实现对地区土地利用可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三个子系统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探究海峡西岸城市群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效益及其时空演化过程和耦合协调关系,进一步识别限制各城市耦合协调关系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存在持续上升的时序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高效益单元主要分布于沿海门户城市及中心城市,且趋于聚集,低值单元主要长期分布于内陆城市和南部沿海城市,且范围不断缩减。(2)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在时序上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中高西低”,西部低值区范围明显变小;社会效益小幅增长,中东部形成“环状”中效益区;生态效益整体较低,中部低效益区范围扩张显著。(3)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近年以协调发展为主,耦合协调程度表现出由沿海向内陆城市递减的空间异质性,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受复合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5―2010年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数据,利用ArcGIS和空间统计的方法,分析了1985、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6个时间节点沿海城市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沿海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整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0年沿海城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6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9.70%,平均人口密度在640人/km2左右。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集中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南通市以北地区大部分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小于南通市以南的沿海城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地位与功能、国家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等是沿海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人口迁入已成为影响人口密度时空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为进一步促进沿海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建议加强引导沿海地区人口有序流动,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注重提高环境的承载力,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述编制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的市场前景。从资料搜集、地理编码和数字化、软件系统设计、地图制作和图集集成、地图集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等5个方面,详述图集编制的技术特点。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存储在CD-ROM光盘上,该图集包括中国200个主要城市,其中还容纳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台北市。每个城市以矢量数据格式存储,按照点、线、面分为3大类,对于每一类数据又分成若干地图层。光盘自带浏览器,用户使用该浏览器可以很方便检索和查询任何一个城市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的内容包括道路名称、地物名称以及当前显示城市的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由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自然地图集》已于1998年出版发行。本图集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把有关福建省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资料综合地表示于其中,以反映福建省的自然地理面貌和各种自然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成果。该图集的特点:1-它是福建省首次编制的综合性自然地图集,又是作为省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加省志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可读性,这是一大特色,在全国也是创新。2-以地图为主体,综合彩照、文字、统计图表、卫星遥感和机助制图等…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一课从自然地理条件阐述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环境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如何教学好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现将教学构思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忠  张燕  刘继荣 《地理学报》2001,56(Z1):78-85
论述编制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的市场前景.从资料搜集、地理编码和数字化、软件系统设计、地图制作和图集集成、地图集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等5个方面,详述图集编制的技术特点. 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存储在CD-ROM光盘上,该图集包括中国200个主要城市,其中还容纳了香港和澳门持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台北市.每个城市以矢量数据格式存储,按照点、线、面分为3大类,对于每一类数据又分成若干地图层.光盘自带浏览器,用户使用该浏览器可以很方便检索和查询任何一个城市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的内容包括道路名称、地物名称以及当前显示城市的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地域认同视角下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乾斌  计利群 《地理科学》2016,36(11):1688-1696
海洋是影响整个沿海城市发展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定义沿海城市的海洋性特征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13个体现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对形成地域认同感作用的直接程度为逻辑判断标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影响人们地域认同感的递进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海洋景观、城市涉海就业、城市海洋产品和服务消费对沿海城市地域认同感的影响最为直接;城市海洋文化和城市海洋产业生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他影响因素是系统的基础元素。参照该结果,构建了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评价体系,并运用舍弃等级论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7个典型沿海城市进行评价排序。评价结果显示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大连>青岛>宁波>上海>厦门>天津>深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