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元一天下,虽荒陬远郡,往古之不能臣者,莫非政令之所及.故命宗室之近者,王重地以宁远人.岁终朝觐往还而霍郡适当其衙.于是以那(厂解)蹑为行邸,且虑其隘陋不足以容,散处闾井以为民病.故为广其堂室,多其廊庑以居之.迄大德七年秋仲六日,值地道失宁,民居官舍震撼摧压,荡然无遗.越明年……落成于大德九年夏四月俾予记之……王士贞记.大元大德九(礻巽)清和晦日立石……这是有关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 (三○三年九月十七日)山西八级大地震的碑刻.现存霍县城内霍州署大堂内的墙壁上.虽经多年风雨剥蚀,有关地震的记载,尚清晰可辨.这通碑刻记入《山右石刻丛编》、道光《直隶霍州志》和光绪《山西通志》等书.因为立石的时间为大德九年,距大德七年大地震仅二年,是研究这次大震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公元一三○三年九月十七日(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山西省中南部发生一次八级大地震,余震不止,人心不安,皇帝不宁,元成宗不得不于大德九年(一三○五年)下诏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太原路为冀宁路,可见地震之强烈,余震延续之长久.大宁县桑俄木牌地震题记,为墨笔题书,名曰《桑俄村河白(伯)将军为记》,共一百三十七字(其中有六个字辨认不清).大宁县昕水南岸有南桑峨村,这可能是元大德七年大震震毁桑峨村河神庙河伯将军塑像,后于大德十一年(一三○七年)重新打塑时的题记.其中记述了这次八级大震的详细伤亡数字和地震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米麦的确切价格,是了解研究元大德七年大震的极好资料.现全文录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隆庆五年(1571年)蒲州地震,独见于山西襄汾县辛建村<重建三圣楼记>碑文:"尝稽史策,地震之事,三代以前罕闻者,自汉以后,代代有之.从未闻有若元之大德七年、明之嘉靖三十四年、隆庆五年、及今康熙三十四年,如此之甚者也.  相似文献   

4.
公元1303年9月17日晚9时左右(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戍时),中秋的黄土高原,显得格外寂静。忽然间大风骤起,声如重雷,须臾地震发生,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洞县8级大地震,也是我国有地震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最强烈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本期封面刊登的琉璃古塔,名曰飞虹,是位于洪洞县城东北三十五华里霍山南麓的广胜寺名胜之一.广胜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年间(公元147—149年),初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年)改称今名.毁于元大德七年(即1303年)洪洞赵城大地震.元、明两代相继重修.分上下两寺,上寺青山翠柏环抱,风景格外秀丽.现存主要建筑系明代重建,有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昆卢殿等.下寺在霍山脚下,傍霍泉而有元、明、清三代重修和创建的山门、大佛殿、明应王殿、前佛殿和分水亭等.飞虹塔雄踞山巅,宏伟壮丽,是国内  相似文献   

6.
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公元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强烈地震.康熙《平阳府志》记曰:戌时地震,有声如雷.城垣、衙署、庙宇、民居尽行倒塌,压死人民数万.近期在临汾及其邻近地区.多有记载此次大震的碑刻题记等史料发现.《重修平阳府城大云禅寺碑记》,见于临汾铁佛寺(即大云禅寺)塔内,这是一块镌刻因地震而重修大云禅寺的功德碑,记述了大云禅寺的历史沿革及遭康熙三十四年八级大震的灾害诸情.重修后的大云禅寺,至今仍矗立于平阳古城,颇为壮观,本期封面所刊照片,可见其雄姿,堪称临汾城内的名胜.《临汾县坡子里村地震碑记》,是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专门记录.坡子里村,今属临汾县大阳公社,靠近当时的平阳府城(即今临汾市),地处震中区,死伤惨重.为昭后人,专门刻石以记之,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震碑刻.这块碑刻,为确定此次大震的震中,划分其烈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笔墨虽然不多,实属难能可贵.这两通有关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碑刻,为研究临汾盆地的历史地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从碑刻题记谈华县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56年华县8.0级地震的碑刻题记资料分类进行了概要介绍,提出发震时刻为公元1556年元月23日夜12时前后;碑刻题记记载的地震造成的破坏及人口伤亡情况证实和补充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的内容;简述了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余震、地震引起的火灾和避震经验.认为这些碑刻题记记载进一步验证了这次地震的震中、极震区和影响范围,指出这些资料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是研究这次地震活动和评定地震烈度的物证.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17日是我国史载的第一个8级地震70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公历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洞赵城发生强烈地震。史料记载“民居官舍荡然无存”,建筑物破坏惨重;“山摧阜移,其土之奋怒奔突数里,跨涧鄄谷”“郇堡徙十余里”,山川地貌为之改观;“死亡20万有余”,人口伤亡巨大。震撼之烈、破坏之重、伤亡之大、波及之广当属其震。根据烈度震级关系测算,强度为8级。洪洞至今尚存有这次地震的遗迹,遍散于山西各处的碑刻题记,对当时震害的描述历历在目。抚今追昔,震后思震,洪洞地震的烙印值得反思。洪洞…  相似文献   

9.
《元史》卷五一记载:至正七年三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阴三县地震,河水摇动”.之后,明清时期山东20余种府、州、县地方志相继出现了有关至正七年三月的地震记载.《山东历史地震目录》给出这次地震基本参数为,1347年4月11日至5月10日济阳西南部(36.8°N,117.1° E)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Ⅵ度;《中国历史地震简目(B·C·780~A·D·1986,M≥4.7)》给出这次地震基本参数为1347年4月山东长清东(36.5°N,116.8° E)5级地震.而《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等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都没有这次地震.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岛东北部发生了本岛有史以来的最大地震——琼山地震(震级7.5级,震中烈度十度)。对于这次地震,各种史料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述。《文昌县志》中的“万历三十三年地震尽圮唯文庙独存”,引起了地震学者和建筑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现存的文昌文庙就是琼山大地震前建造的文庙。  相似文献   

11.
由王汝雕编著的《山西地震碑文集》于 2 0 0 3年 9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 4 4万字 ,收录了从唐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319篇碑刻题记全文 ,书中大部分碑刻题记记述了元代大德七年洪洞、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华县、天启六年灵丘、清代康熙二十二年原平、三十四年临汾、嘉庆二十年平陆、道光十年磁州地震的灾情或建筑物破坏情况 ,有若干篇记载了当地强震前后的一些奇异自然现象 ,还收录了一篇故老相传 15 0 0 a前高僧根据地声预告地震 ,寺僧立即撤离 ,随后地震寺毁的事件 ,这是山西省目前发现的惟一一篇地震前成功预告并取得实效的碑…  相似文献   

12.
从新史料看元大德七年山西洪洞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对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洪洞大地震的破坏范围、震亡人数、震中、大型地体滑移、“李忠孝感碑”的下落及地震造成水利设施的破坏等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尝稽史策地震之事,三代以前所罕闻者.自汉以后,代代有之.从未闻有若元之大德七年、明之嘉靖三十四年、隆庆五年及今康熙三十四年如此之甚者也.考元之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路一境房屋尽皆塌坏,压死人口二十七万有余,地震频频不止,直至十一年乃定;再考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地震,蒲州墙垣倒塌,地震数十余次;隆庆五年地震,蒲、解二州倒塌房屋十分,襄陵等处止 二分,地震昼夜不止.若今康熙三十四年之地震较元之世稍轻,较明之时又似略重,何也?本年四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府并东关城垣崩圯,官衙民舍神佛庙宇一概塌毁,压死男妇二万有奇.有阖门尽毙不留一人者.浮山、洪洞亦然.本县城内并三关亦然.阖县共压死男妇七千有奇,牲畜无数.惟本庄稍轻,本庄倒塌房屋百有余间,其未倒者墙垣俱坏,压死男妇二十余人.地震历有数月,昼夜不止.村内三圣楼卧倒,村外玉皇庙(塌)献殿三间,老君庙塌献殿五间,关帝庙塌舞厅三间.今因三圣居村之中心且为一庄之保障,先议修葺,因备述其端末以识之.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十月朔旦  相似文献   

14.
1.1 史料及烈度评定 有关内蒙古宁城西公元1290年地震的史料见于《元史·世祖记》: "[至元二十七年]八月癸巳, 地大震, 武平尤甚, 压死按察司官及总管府官王连等及民七千二百二十人, 坏仓库局四百八十间, 民居不可胜计".  相似文献   

15.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至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科学与历史问题。否定其最大的理由在于因历史记载产生的矛盾。依《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建造候风地动仪,而其卒于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在此期间,《后汉书》只记载过一次地震,即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的甘肃陇西地震。一般认为候风地动仪记到的是此次地震。矛盾之处在于对公元138年甘肃陇西地震的历史记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后汉书·五行志》 记载当时京师“裂城廓,室屋坏,压杀人”,即在陇西地震的同时,京师也发生了破坏性的地震;而《后汉书·张衡传》却说“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记载的是在陇西地震发生时京师并无任何有感地震发生。由此,有人认为,在公元138年候风地动仪记录地震的同时京师就已经发生强烈有感地震了。人都有感,地震动仪记到也就不足为奇了。更进一步,由于历史记载出现矛盾,地动仪无出土实物,发明后很快遗失,因而就认为候风地动仪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其存在性值得怀疑。本文针对这个记载矛盾做出另外一个解释,论证在东汉时有两个京师,一是长安,一是洛阳,京师震指的是长安,而候风地动仪放在河南洛阳。从而对历史记载中的矛盾有所解释,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候风地动仪存在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明孝宗实录》和《国榷》均记载:弘治九年五月乙丑(1496.6.29)辽东东川堡地震.过去一些史志资料在考注这次地震地名时,因没有查到东川堡,只查到抚顺境有东川堡,故以为东川堡系东州堡之误写,或疑东川堡即东州堡.如1934年印行的《奉天通志》十六卷中,引明实录记载此次地震时,已将东川堡记为东州堡;1956年的《中国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陕西省志.地震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有关陕西几次历史地震震中位置作了匡定。认为公元前32年(汉成帝建始元年九月)发生的地震,原定震中在绥德东南25千米不确,应在榆林市东南30千米的王沙坬村。对公元477年6月(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五月)发生在统万镇的地震,指出参考震中既不在横山北,也非内蒙古乌审旗南,而是在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的红墩界乡。对公元1650年9月(清世祖顺治七年八月)和公元1813年7月(清仁宗嘉庆十八年六月)两次地震的参考震中,指出安定现属子长县。  相似文献   

18.
197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将湖南1556年1月岳阳地震定为烈度7度、震级5.5级的地震。笔者对有关这次地震的资料作了新的考证,认为:《目录》中的岳阳地震不是一次独立地震,而是山陕大震影响所致。 《目录》所据的主要资料有二处,一是乾十一年《岳州府志》所记“城中房屋震塌,压死人畜甚多”。二是康熙《宁乡县志》所记“地震有声,西城垛倾”。  相似文献   

19.
嵬白山考     
一九七一年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目录》及其他有关山西省的地震目录中,可知大同盆地的大同、应县间于公元一○二二年发生了一次6.5级地震,对于这次地震,《目录》作了如下的描述:云(治今大同)应(治今应县)二州屋摧地陷,嵬白山(无考)裂数百步,泉涌成流.[注]经查,这段文字记载见于《辽史·圣宗本纪第十六》,注释的内容则是编者因嵬白山无考而作的推断.为了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考证嵬白山的地理位置就显得十分必要.查阅辽史地理志及其有关史籍,均未发现有关嵬白山的记述.在山西的部分地方志里,我们找到了对此山的记载,现摘抄如后:乾隆《大同府志》第四卷第二十四页记有:  相似文献   

20.
地震,对古人来说是一个扑朔迷离、不可捉摸的谜.但古人却一直在观察注视精它.在天文、数学、矿业上卓有成效曾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仪器的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对地震现象极为关注,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一则《地震》笔记,记载了公元1046年4月18日登州地震的情形.全文是:“登州岠嵎山下临大海.其山有时震动,山之大石,皆颓入海中.如此已五十余年,土人皆以为常.莫知所谓.”登州在山东蓬莱.据《宋史》卷十三记载:庆历六年三月“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屡震,辄海底有声如雷.”今山东栖霞县有座岠嵎山,却不靠海.文中提到的巨嵎山(即岠嵎山)可能由于地震山摧,已无法查找.这则笔记只有41字,语言精练,章法纯清,前后勾联,浑然一体.寥寥数语,不仅真实生动地记载了地震的概况,而且深深地发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探索地震奥秘的呼唤.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有一篇名为《地震》的日记.文中记载了公元1668年7月25日发生在山东郯城的一次大地震.全文是:“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饮.忽闻有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