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01年5月以来,为了满足云南省部分地州市地震局实现测震数字化的需求,昆明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在不影响台网正常观测的前提下,相继为6个地州市地震局及弥勒县地震局进行了测震数字化建设。测震数字化系统建设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当地地震局的地震监控能力和分析速报能力,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从1966年建立以来,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模拟观测系统由初级到完善,信号传输方式由一线1台发展到一线8台,传输方式由单种(有线)到多种(有线、无线、有线和无线复合等),记录方式由熏烟记录、光记录、墨水记录到磁介质记录,记录内容由图纸到数字,地震分析和地震速报由纯人工到人机结合,地震速报速度由几十分钟提高到10min,观测规模由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发展到华北地震台网联网;观测系统由模拟观测系统发展到数字化观测系统。33年来,经过台网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夜…  相似文献   

3.
遥测地震台网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是将各遥测台站传输到记录中心的地震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进行地震速报的实时系统,为尽可能地减少干扰,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准确无误地处理每个地震事件,我们研制了GDGL-97型光电隔离器。经在沈阳遥测地震台网数据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的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承担山东地区及附近海域的大震速报和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济南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九五”期间改造建成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十五”期间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后,台站布局、监测能力、大震速报效能得到加强,为地震研究、地震速报、地震应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遥测地震台网在两个地震叠加时地震波形记录的表现和区别方法,以及在大震速报时的快速分辨方法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1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速报 2004年,根据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速报责任分工,山西省地震局及时出台了<山西省地震局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实施细则>,规定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大同台网)在本地区及其附近发生速报地震时所承担的地震初报、正式速报、有感地震及余震的速报任务.  相似文献   

7.
天津数字测震台网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为完善与强化首都圈地震监测及速报能力,天津数字测震台网在原有数字遥测台基础上,新建及改造升级部分测震台站,并建立环渤海虚拟监测台网,以加强对环渤海地区的地震监测。建成后丰富了记录信息,扩大了观测动态范围,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提高,速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地震速报与互联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到我国遥测地震台网承担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利用互联网络进一步发挥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作用的构想。其基本点是:在合理规划和统一的信息递约定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和设施辅以必要的专用软件,实现遥测台网数据信息的快速通报、汇集、组织与发布,从而更好地为防震减灾特别是大地震应急服务。文中提出宜区分“下式速报”和“非正式地震信息通告”。  相似文献   

9.
根据台网布局和实际获得的参数,运用反推方法,对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和模拟遥测地震动中网的监控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粗定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速报责任区的范围,并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大震响应能力进行了讨论,依据数字化台网的两期改造方案,估算了其监控能力,结果表明,目前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部和南部的台站密度明显不够,北部监控能力为1.8级,中部监控能力为2.3级,南部监控能力为2.5级,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对网中大震参数的测定能力为6.6级。  相似文献   

10.
回顾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走过的30年历程,面对长城脚下的世纪钟,我们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一同跨入新世纪。为了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总目标,必须加强地震观测。地震观测是开展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基础。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开始于单台观测,后来发展为地方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台网联网和数字化地震台网。对于地震观测来说,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今后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诞生(1966年4月)我国现代地震观测始于19世纪末。当时建立了20多处地震台站,其地震的观测方法大多是有人职守的单…  相似文献   

11.
使用振幅比法计算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软件,要求条件低、计算简便易行,可满足地震台网在地震速报中同时提供震源机制解参数的需要,利用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考核运行期间的数字记录资料。进行了震源机制解的速报与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运行的时间很短,能够计算震源机制解的地震有限,但是结果仍可显示出受华北构造应力场一定的控制作用,半数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华北强震的震源机制解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级地震台网采用各自的交换协议及交换平台,尚未有统一的交换平台,这对业务系统及各级之间的信息交换极为不便。测震台网业务交换平台在各级台网间制定各类测震业务信息交换协议,为台站仪器参数基础数据、测震统一编目数据、地震预警、地震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台站仪器状态等信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存储及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3.
将河北省地震台网2015~2016年地震预警和测震数据从地震触发、地震速报和编目方面着手,在地震三要素及震源深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梳理三网(测震、强震、烈度)数据融合工作现状,体会地震预警系统数据作用和工作实效,发挥地震台网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辽宁省地震台网由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遥测台网 )和有人值守测震台 (下称台站 )组成。遥测台网由分布在全省各地的 1 5个遥测地震台站组成 ,但这些台站分布不够均匀 ,使得一些地区监测能力较弱。台站有的和遥测台在一起 ,有的则正好分布在没有遥测台的地区。为能在使用交互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地震定位时 ,充分利用这些有人值守台的数据 ,使台网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使地震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编制了面向台站速报的 LN-LHDW-1检测管理软件 ,以实现遥测台网与台站地震数据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15.
提高地方遥测台网地震速报水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多年来西昌遥测地震台网在地震速报处理的技术经验,针对地方遥测台网在地震速报中经常出现的地震参数误差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东部地区的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定位西部地区的某些地震时总产生偏差,这一现象很普遍。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2001~2003年测定的中国西部地区(云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地震,比较上海数字地震台网的大震速报结果,对上海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定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进而加深速报人员对西部地区地震记录特点的理解,提高东部地区的地震分析人员对西部地震的速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承担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乌鲁木齐地区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乌鲁木齐模拟遥测台网;“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台网改造为数字化台网;“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将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台网建成后,台网布局较为合理,将为新疆的抗震救灾,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方便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地震波形记录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测震图分析是地震预报的一项基础工作,近年来随着地震预报工作的发展,对地震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总结了小浪底水库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用实例说明了不同距离、不同方位、不同类型的地震震相的特征,以及地震、爆破和塌陷波形的区别,发现小浪底水库地震台网波形记录有其特定的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的一套计算机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以《全国遥测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近震分析》理论为依据,实现了数据输入,震相选择,数据处理,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结果输出及贮存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快速确定地震三要素,提高速报速度和精度之目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实用的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合肥数字遥测台网承担着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工作,自2000年9月数字化改造以来,记录到了大量地震事件,为地震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遥测台网记录同一区域发生的地震波形有很多相似特征,子台记录地震初至波顺序也有一定规律,对不同区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分类处理,找出震相特征,建立典型震例数据库,方便查询,对提高地震分析人员的速报水平和地震应急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