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西气东输”探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徐永昌  沈平  刘全有 《沉积学报》2002,20(3):447-455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宏伟工程之一.第一期输气目标为120×108m3.供气基地主要为西部四大盆地, 特别是其中的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剩余可采储量3397×108m3,基本满足了第一期工程对资源储备的要求.但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完善和全国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大,提供更充分的资源保证是地学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研究四大盆地主要大中型气田地球化学特征,对此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以几个前陆盆地的煤型气为主,四川盆地以川东为过成熟油型为主,鄂尔多斯盆地以台盆型煤型气和高-过熟油型与煤型复合气为主,柴达木盆地则以低演化煤型气为主.特别是前三个盆地,其资源潜势很大,都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探明储量突破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它们不仅会为西气东输,而且将我国在今后5至15年间,天然气产能达500×108m3和1000×108m3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 截止1998年底,中国陆上及近海海域气田总数为321个,其中小型252个,中型54个,大型15个。大中型气田构成已探明地质储量的主体,占84%。在层位上,已发现气田主要分布在新生界、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天然气的分布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 多种类型天然气混合分布在同一气藏中由于中国多数盆地具有多旋回的演化历史,在纵向上盆地存在多个含气系统,使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存在于同一地层中的现象十分普遍。魏永佩特别强调,在同一气藏中存在天然气的混源现象。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不同研究者对气田的成因类型归属总是有一定分歧,很难将气田划分为某种典型的成因类型。实际上,在中国已发现的大中型气田中,以某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气将是我国今后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支柱。西部目前已发现 12个煤成大气田 ,这些大气田均分布于生气强度在 2 0亿m3 km2 以上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条件及潜在勘探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岩  柳少波 《地学前缘》2008,15(2):109-1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天然气产量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大、中型气田的发现,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探明可采储量的89%主要分布于地质储量大于100×108m3的大、中型气田中。近年来很多新领域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文中通过总结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地质特点和形成条件,提出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四大因素:(1)煤成气和油型气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气成因类型,煤系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是大、中型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2)大面积分布的孔隙型储层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类型,包括大型河流三角洲砂体、大面积礁滩型灰岩、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溶蚀白云岩、火山岩等;(3)煤系及膏泥岩是大、中型气田保存的优质区域盖层;(4)前陆盆地大型构造圈闭和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大面积岩性圈闭是大、中型气田聚集的关键。未来天然气勘探领域主要是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和河流-三角洲砂岩岩性体、东部断陷盆地的深层、东海和南海海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要含气盆地构造动力学类型与天然气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芳  刘子贵 《沉积学报》1999,17(12):805-810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遵循盆地构造动力学类型分析的理想模式和地质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主要含气盆地划分为6类9型15种,并系统分析了各类盆地的天然气地质条件。认为在中国东部边缘海裂谷盆地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优越地质条件,陆内裂谷盆地可寻找由中小型气田片而成的大中型气区;在中国西部,寻找大中型气田的重要领域是克拉通转化盆地。  相似文献   

6.
短讯     
<正> 勘探与进展我国西部地区形成四个国家级大气田据资料统计,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6.7%。至1998年底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149亿立方米,实际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8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上述四个盆地的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将达到3.45万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付广  庚琪 《沉积学报》2009,27(3):551-557
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量计算和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及形成时期统计,对其扩散散失气速率、聚气速率和聚散气速率比值进行了研究,得到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天然气扩散散失气速率为0.2×106~49.5×106 m3/km2Ma,平均为7.2×106 m3/km2Ma,聚气速率为2.1×106~528.1×106 m3/km2Ma,平均为79.4×106 m3/km2Ma,聚散气速率比值为1.5~94.2,平均为14.5。通过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与聚散气速率比值关系研究得到,二者为正比关系,聚散气速率比值越大,大中型气田储量丰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我国要形成高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的聚散气速率比值最小应大于4.1,中等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在4.1~2.3之间,低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比值应小于2.3。  相似文献   

8.
张立含  周广胜 《沉积学报》2010,28(2):388-394
通过统计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得到盖层厚度、排替压力、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气藏压力和天然气粘度是影响我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封气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这5个主要因素与盖层封气能力作用关系,改进了气藏盖层封气能力评价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盖层封气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得到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盖层封气能力等级以差为主,其次是中等封盖保存能力的大中型气田,再次是好封盖保存能力的大中型气田,最少为较好封盖保存能力的大中型气田。通过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盖层封气能力与其储量丰度之间关系研究得到,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中等盖层封气能力的大中型气田平均储量丰度最高;其次是较好盖层封盖保存能力的大中型气田;最低的是好和差盖层封盖保存能力的大中型气田。这表明盖层封气能力并不是我国高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唯一主控因素,其储量丰度高低还要受到其它成藏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张子枢在《石油消息》上撰文报道断陷盆地及复合盆地(前陆盆地及克拉通盆地的复合)天然气资源丰富,往往形成富气盆地(油气储量的当量比气大于油);在一个盆地内,天然气常常富集在某一个地区及某一层系。天然气的分布不均(全球已发现的26556个气田中,83.3%在北美),天然气的富集成带(已发现的102个巨型大气田,只占世界气田总数的0.4%,而储量却占总储量的60%),与大地构造挤压带有关。D.G.Howell(1992)发现其富集有明显规律,在靠近造山带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四川盆地的大中型气田在层系上和区域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以川东石炭系最为集中,根据盆地天然气的气态烃,浓缩烃和非烃的组成特征及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大中型气田在层系上和区域上的发布特点及盆地内主要烃源岩地地化特征,本文得四川盆地天然气均有机因气,不同区块不同层系的产天然气分属不同成熟阶段的油系气和煤系气及共混全气的结论,并从地球化学角度提出了威远震旦系气藏为水溶脱出气成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规模巨大的新型潜在能源,因其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埋藏浅、能效高、污染低等优点,是后石油时代的最佳接替能源之一。世界各国特别是各能源短缺国家非常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工作,其研发重点已从资源勘查逐渐向开发利用方面转移。中国正在进行第三个阶段天然气水合物工作,已在海陆发现3处天然气水合物产地,并在祁连山成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计划在2017年实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随着勘查试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的实施,中国将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性开发,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The Mohe permafrost in northeast China possesses favorable subsurface ambient temperature, salinity, Eh values and pH levels of groundwater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gas, and the Mohe Basin contains rich organic matter in the Middle Jurassic dark mudstones. This work conducted gas chromatography and isotop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es of nearly 90 core gas samples from the Mk-2 well in the Mohe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yness coefficient (C1/C1–5) of core hydrocarbon gas from approximately 900 m intervals below the surface is larger than 98%, over 70% of the δ13C values of methane are smaller than ?55‰, and almost all δD values of methane are smaller than ?250‰, indicative of a microbial origin of the gas from almost 900 m of the upper intervals in the Mohe permafrost. Moreover, the biomarker analyses of 72 mudstone samples from the Mohe area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m contain 25-norhopane series compounds, thereby suggesting widely distributed microbial activities in the permafrost. This work has confirmed the prevailing existence of microbial gas in the Mohe area, which may be a potential gas source of gas hydrate formation in the Mohe permafrost. This res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as hyd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permafrost across China.  相似文献   

13.
14.
王汉卿撰写<中国纬向带褶皱构造研究>的思路,始于阅读"东西复杂构造带和南北构造带"(李四光,1959)一文.作者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分别在南岭和西秦岭地区从事构造体系、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阅览多幅1∶20万地质图和野外观察、综合研究,于1984年夏-秋将西秦岭地区澄江、晚加里东、海西、印支期4期以海相沉积地层为主的褶皱构造,按其延伸方向、形态特征、排列方式分析对比,发现具有"隔期相似,邻(原著为临,下同--编者注)期相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关於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认为华南的基底是“华夏古陆”,或古元古—太古代的“华夏地块”,或“扬子-华夏古陆”。另一种意见认为除小的古老地体外,华南不存在古老基底,而是在洋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槽褶皱区。华南地槽褶皱区开始于造山纪(2050Ma),它的西部边界是武陵断裂带,与西南地台相邻;其北边界一般认为是长江断裂带,其实很可能是华北地台。对持“华夏古陆”及相似观点进行了质疑和评论,对华南地质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椐长期地质研究积累,如地槽相沉积、复理石或浊积岩的巨厚沉积、蛇绿岩套、细碧(角斑岩系、安山岩带、许多下古生代等地层标准化石,以及大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等,提出华南从元古代到新生代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可分为5个造山带,即:① 武陵—双桥山—双溪坞—舟山造山带;② 震旦—早古生代造山带;③ 海西造山带;④ 印支—燕山火山岩带;⑤ 台东—喜马拉雅火山弧。  相似文献   

17.
南方页岩气黔绥地1井为全井取心钻进,通过加工模拟绞车实现了绞车传感器的安装、安装开关代替了悬重传感器的安装、将泵冲传感器安装到皮带轮保护罩上等解决方法,使得气测录井在黔绥地1井中顺利进行。影响黔绥地1井气测录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储集层、钻井液、钻井工程以及脱气器,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给黔绥地1井气测录井资料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减少对气测录井资料解释的困扰,必须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录井培训,使录井人员在工作当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可控因素对气测录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质钻探气测录井的准确度,为南方页岩气地层划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玻璃国土”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玻璃国土"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玻璃地球"的称谓。这是一个地质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结合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可供多用户访问和开展决策分析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浅层地壳。其目的是便于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同时揭示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和机理并实现预警和减灾。"玻璃国土"建设不仅涉及理论、方法论和高功能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研发,还涉及获取深部探测新资料能力、新资料综合和解译能力的建设,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预警等模式的建立,核心是地质信息科学和技术。"玻璃国土"建设的目标与各地质矿产部门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一致,但更系统、更完整、更完善,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储集层通常为低孔、低渗透率,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采收率变化较大,且低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先进的开采技术使页岩气成为未来能源的希望。从理论研究、资源量评估、技术标准、钻完井压裂技术、国家政策、环境保护、天然气价格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开发页岩气的现状,得出目前中国还不适合大规模开采页岩气,其理论价值远大于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