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并推导用解析法测定象片对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公式,目的在于提高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的精度,简化计算的表格,提高生产效率。全文分为理论的推导和实验工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由现有的上下视差和相对定向元素的基本关系公式出发,对相对定向元素采用了一个新的系统,经过公式的推导,提出按主点定向时,上下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新的基本关系公式,并且制定了计算的表格。第二部分,在实验工作中,应用f=70毫米和f=100毫米的山区象片进行了测算,并与其他公式作了比较,结果说明了下面几个问题:(1)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2)新公式解算的精度能达到各种精确解算公式所能达到的程度,生产效率可以提高,适宜于山区象片作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内容是研究并推导用解析法测求一对像片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目的在提高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的精度,使供用于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本文所拟解决的问题是:1.推导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及实用公式;2.推论如何利用多余的观测以减少观测的误差。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曾发觉影响此项观测结果最主要的一种仪器的系统误差(立体坐标仪),从而判断其源由并建议顾及此种误差的办法。本文分为第一部分理论的推导和第二部分实验工作。在理论部分内,由纵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的基本关采公式出发,推出完全考虑到地形起伏影响的严密公式,使可保证由于计算上近似性的影响不致减低相对方位元素解算的精度。此外从严密公式出发再简化为实用公式,可以使用在一般不特别要求高精度的计算中,也就是达到现有各种精确解算公式所能达到的程度,并制定了计算的表格。在研究如何利用多余的观测以减少观测误差方面,系采用了在像片对重叠面内均匀分布的九个标准点的观测方法,推导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的公式。计算的公式并不特别复杂,但是这样做法理论上精度的提高是不很显著的,在航向倾角τ和τ′角方面均方误差的减小为0.9而在旁向倾角差方面均方误差的减小为0.8,因此只有在特别要求高精度的解算中才宜于考虑到这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解算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通常用于具有相同焦距的立体像对这一现状,为充分利用不同相机所拍摄的现有影像信息,以像点坐标作为观测量,给其加入改正数,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对共面方程进行严格的线性化,推导出了适用于解算不同焦距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摄影测量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作业中常用的三个相对定向元素二次项计算公式,即汝科夫二次项实用式、按左主核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式和瓦洛夫公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按方位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地面高程差和象片倾斜角均在较大情况下求算相对定向元素,这时由于舍去的二次以上各项的影响较大,即使采用了趋近计算法也不能保证所得成果的应有精度。而按左主核线定向的相对定向元素二次项基本公式,由于公式本身比较精密,其应用范围应当超过按方位线定向的二次项公式。但是,常用的按左主核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式,由于处理不当,其计算结果的精度反而不如采用方位线定向的瓦洛夫公式,因此公式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本文还对这些常用二次项公式在作业中规定的某些应用范围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目前国内外某些书刊文献和参考资料上有关这方面的结论,不够十分妥善。在公式推导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按左主核线(近似)定向的新实用公式。新公式在近似垂直摄影条件下,具有普遍应用价值,一般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结果,并且计算工作简便。用于山区象片作业时,其成果的精度稍高于瓦洛夫公式,趋近计算的收敛也很快。文中还对新公式的应用做了一些说明。本文还探讨了象片定向误差对求算相对定向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推导了一套解求绝对定向元素的线性公式,利用该公式解求绝对定向元素,与惯用的解求方法相比,不仅花费计算时间少,其计算精度大约相等,而且也可解求具有大倾角的像片的绝对定向元素。  相似文献   

6.
从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的数学模型出发,分析并得到在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中分别作为基准坐标系的基线坐标系与左方像空间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进而推导并给出独立法和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的直接转换的具体方法。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独立(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可使用本文算法转换为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且其相对定向精度指标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精度指标相当,满足实际生产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无初值依赖的快速收敛是大角度相对定向解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合共轭梯度算法,具体过程是:①采用随机爬山算法对给定的相对定向元素初值进行随机扰动,产生保证优化方向的初值;②局部优化中以超线性收敛的共轭梯度法取代相对定向中的最速下降法,以提高其收敛速度;③全局收敛条件为计算误差小于规定的限差。对比试验表明,混合共轭梯度算法无初值依赖性,具有较高的解算精度和较少的迭代次数。  相似文献   

8.
用于非量测相机的相对定向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景摄影测量中,用非量测相机获取的资料进行相对定向时将会遇到两个困难,一是如何计算相对定向元素的初始值;二是非量测相机设框标和严格的主距。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算法。从共面条件出发,采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导出确定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在相对定向方程中象主点坐标和主距的改正值均作为未知数。当答解上述方程时,为了削弱方程系数的相关性,必须根据若干象片组成的不同立体象对建立联立方程。该算法的实时计算程序已在C-100解析测图仪上研制成功,并且已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算加密中提供的相对定向元素和绝对定向元素,在测图时大都未被利用。其中相对定向元素,在电算加密采用反复迭代进行解算,对于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的限值规定不超过0.03mm(实际上大部分象对的残余上下视差不超过0.01mm),这也就是说,相对定向元素安置在仪器上之后,若不考虑仪器误  相似文献   

10.
在全能仪上进行象对的相对定向方法很多,这里推导一种适用于象对内一个或二个象主点“落水”情况的相对定向方法。由于连续象对相对定向和单独象对相对定向方法基本相同,现以连续象对相对定向为例进行推导。我们熟悉的连续象对相对定向元素与上下视差Q的一般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传统近似垂直摄影条件下的立体像对相对定向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条件下的解算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的新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视角倾斜影像组成的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以单独像对相对定向系统为基础,重新推导了小倾斜情况下的共面条件方程形式,进一步分析了大倾斜情况下的解算工作,给出了重新确定相对方位元素初值和对倾斜像片像点坐标进行旋转变换这两种方案。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用Z/I DMC面阵数字相机拍摄的嵩山地区检校场的航空影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解决倾斜摄影条件下非下视影像或旋角过大影像的相对定向问题,解算结果满足了相对方位元素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景摄影测量中影像与地面坐标系间存在大旋转角的问题,在分析现有绝对定向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大旋转角影像的绝对定向方法,采用奇异矩阵分解获取较准确的角元素初值,并结合最小二乘平差进行粗差剔除和绝对定向精确参数解算。试验表明,本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相对定向的解算需要利用足够数量的同名像点。针对同名像点对应的空间点分布处于临界配置时相对定向不能获得唯一解的问题,该文对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内常用的相对定向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利用物方形式的共面条件方程推导了临界配置中危险表面的通用方程,分析了直线和平面配置下相对定向的退化情况,并利用奇异值分解推导了不同相对定向算法的临界配置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讨论GPS定向中大地方位角计算的三种算法,给出算法的数学模型,推导不同算法的误差公式,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利用坐标旋转算法和利用子午面与法截面的关系的算法解算方位角精度较高,且精度相同的结论,同时还给出提高定向精度应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本斌 《四川测绘》1998,21(2):91-92
本文介绍后方交会的另一种解算法,对解算公式作了简要的推导,公式的形式较简单,计算工作量较仿权公式有所减少,且便于编程计算,并同时可计算出待定点的两组坐标,以资校核。最后附有5100S计算器的解算程序和复例。  相似文献   

16.
陆栋  周复旦  扈现民 《测绘科学》2011,36(5):167-168
关于子午线收敛角和长度比的计算公式在许多大地测量书籍中都已导出,但精度要求不同,公式推导方法就不同.子午线收敛角和长度比计算是大地测量学中的常规计算,但其公式推导较复杂,初学者难以掌握.本文提出了一种子午线收敛角与长度比的简捷算法,本法公式推导简单,便于理解,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与传统方法解算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对定向角未知数的处理方法,提出利用投影矩阵法来处理定向角很适合于方差分量估计,并推导了相应的公式。该处理方法具有理论严密、计算简便和实用等特点。最后用一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文鸿雁 《四川测绘》1994,17(4):168-171
本文推导了“三点法”修匀通用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便于计算机编程自动处理,计算结果精度比图解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解析法相对定向元素公式,是解析摄影测量的基本公式之一。早年都是用行列式推演,随着短阵在摄影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在推导公式中渗着行列式与矩阵两种数学形式,看起来较为繁杂。我们完全用矩阵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的逐渐推广应用,如何利用这种快速的计算工具解算航测空中三角测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系就这个问题作出建议,初步认为采用所建议的运算方法,理论严密,且运算过程比较简单明显,可以大大地减少在电子计算机中程序的输入和运算的工作数量。本文的基本思想系模仿了在全能仪上连续象片衔接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定向的过程,使得每个单独模型总是在统一的坐标系内进行运算。由任意一对同名射线和基线三根线共面的条件出发,推导出了当代人近似的相对定向原素值,以致这个条件不能满足时,其不符数值R与该点在空间模型中的上下视差Q间的关系。因此,就可以利用逐渐趋近方法逐次改正各相对定向元素的近似值。本文除去推论出必要的公式以外,并借一对“模型象片”,利用手摇计算机进行一部分试算,验证了这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