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地理课堂多采用"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了将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用地理视角分析身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本文尝试在高二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时布置不一样的"寒假作业"--地理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地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翻转课堂"是美国的学校从2011年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也称"颠倒课堂"。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学生运用网络、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姚伟国 《地理教学》2012,(11):12-14
课堂是学生的,但如何把学生"带进"课堂,则需要教师去思考的。"图说地理、形象比喻、教师经历、重视反馈、走进生活",这是我带学生走进课堂,增值课堂的一些做法。狭义的教材内容+课外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生活中地理是课外内容之一。它因链接学生的生活经历,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学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讨论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思想。因此,课堂讨论成为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有些课堂讨论的效果不太理想,有些课堂讨论只是一种形式或点缀。有的课堂讨论只有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讨论,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上经常会产生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正是这些"意料之外",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变得美丽、灵动。只有教师善于挖掘、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才会产生令人叫绝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地理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滔滔黄河"一节,接近尾声时,课堂上传来不协调的窃窃私语声,寻声望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有幸参加了在江苏苏州第十中学举行的"诗性课堂、有效教学"——江浙沪三地名校"聚焦课堂"活动。来自不同城市的教师同课异构"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以下对其中两位教师的课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户清丽  陈宁 《地理教学》2019,(5):16-19,7
地理教学论将"基于项目式学习"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引入翻转课堂,构建了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项目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情境化重构,并对翻转课堂"网上自学"和"课堂探学"学习时空进行了学习进阶和行动支架设计,以解决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网上自学动力不足和课堂探学效果不佳的实践难题。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地理师范生基于项目情境开展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活动,实现其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12,(21):41-41,33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汲取式学习;而地理教师则通过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者、指导者。正因为如此,当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培养积极的课堂学习情绪,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的幸福感,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由于主观认识不足和调控方法不当,教师对课堂学习情绪的调控往往收效甚微。本文立足于教师对课堂学习情绪的主导作用,认为有效调控课堂学习情绪,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操作制度以确保教师落实此项工作;其次应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迫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学习;再次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所有学生的激励与发展作用;最后还必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本土化"的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0.
陈俊 《地理教学》2015,(2):47-48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走近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将会使地理课堂活起来。本文就地理课堂中走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一、以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迅速让学生回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1.
宗宏伟 《地理教学》2019,(11):33-35,30
在地理课堂中要经常使用地图。地图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地图能化繁为简、概览全局,能展现全球要素的空间分布、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助手"。将前沿的地图技术融入地理课堂,不仅能活跃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吴文亚 《地理教学》2012,(19):15-18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及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比赛中,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呈现都是比较精彩的,但大多数课堂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却是很低的,课堂低效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这些低效课堂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本文将介绍几类低效课堂及其原因分析,并结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锋面系  相似文献   

13.
梁伟 《地理教学》2013,(5):39-40
正真实性的课堂不可能是一个完全遵循教学预设的封闭系统,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知识和思想的激烈碰撞,有血有肉的课堂。由预设衍生出来的生成,往往灵活多变、"始料未及",给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难题。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需要在处理课堂中动态生成时,以学生为本,尊重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们观摩教学中,会发现有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精妙,让听课老师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引人入胜的导入、锦上添花的小结、新颖独特的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的课堂设问、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设计精练的课堂作业、色彩和谐的教学课件等等,使老师们在听课时有享受课堂之感,觉得一节课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过了45分钟。这些教学设计不但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组合,使教材焕发新意,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新冠肺炎的疫情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纷纷开始了网络直播教学。网络直播课堂的学习环境与线下课堂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种变革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从地理资源、学习工具、地理情境、学习管理、学习形式及师生关系六要素着手,构建了地理直播课堂学习环境分析框架,分析不同学习层次、不同课型的八门地理直播课例的学习环境,根据两轮课堂观察和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地理直播课堂学习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韬  杨丽萍 《地理教学》2021,(8):41-42,45
本文以"等比例太阳系模型制作"的课堂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阐释,探究地理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研究验证了选择合理的主题,可以实现地理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的统整,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培育、学业成绩提升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7.
耿峰 《地理教学》2013,(9):38-39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到今天,场的存在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科学事实,场论亦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我们都知道物理上有电场、磁场、引力场,这种"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实存在!而且有巨大的影响!我也坚信,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课堂学习场。在课堂学习上,一定也有这种"场"的存在,虽然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摸到,但是它一定存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学习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是明艳 《地理教学》2021,(19):48-50
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在一线教学中展开.课堂评价、课程标准与外部考试需要做到一致性,这要求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优化.本文基于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以"地球的运动"一节的内容设计为案例,介绍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呈现了课堂评价与教学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洋  叶超 《地理教学》2021,(20):60-64
"世界"不但是人类生活的时空场域,也是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地理学思想是探索"所有可能的世界"的工具,其教学对学生理解世界与地理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地理思想及其发展史课程相对匮乏,教学模式也亟需创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本文提出"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课堂自由研讨、微信讨论分享、实地调研和关键词教学等方式和方法,打破教学边界,将地理学思想与课堂空间、网络空间和户外空间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教学社区,使学生改变了对地理学思想的刻板印象,更深入理解了地理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师生的良好互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