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卫 《地理教学》2005,(10):25-27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开始实施新教材时,虽然我也想转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但总是觉得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敢放手,生怕把学生的心放“野”了,收不回来,影响了教学成绩。所以一直没从新教材中找到新感觉。直到有一天,一堂公开课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2.
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过程。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基于这一教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了地理识图探究学习三步曲“观察  相似文献   

3.
动手学地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以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课程目标。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不仅是新课标中首次对地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明春 《地理教学》2011,(13):39+41-39,41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观念,感晤地理之美,这是我们地理教师的目标与追求。那么,我们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贯彻新课标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感悟地理的魅力,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呢?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中之重,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课程标准还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相似文献   

6.
地理考试是地理学习的延伸,也是目前地理学习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高中新课改一年来,老师在探索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渴望学习地理方面花了不少气力,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如何让学生喜欢考试、渴望考试。《普通高中新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应“关注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考试“要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目前,地理探究学习已在新课程推进中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探究学习泛化”的现象(即在地理探究学习应用中未能充分考虑学校条件、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制约因素)。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地理探究学习的主旨。实际上,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应范围,探究学习更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地理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我们认为,适宜探究学习的地理课程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8.
黄守仁 《地理教学》2009,(10):41-41
新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新课程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过高一地理的教学,感触颇多,深感构建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效。如何有效地教学?如何有效地教会学生会学?这些是我们教师最要考虑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9.
邵俊峰  俞若昊 《地理教学》2010,(8):52-54,12
利用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是地理新课程永不过时的话题,是课堂个性化、课堂生活化的保证,符合新课标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理念。本地有山(丘陵)有水,工农业发达,城市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探究有较好的资源保障。另外,发达的网络和交通也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刘倩 《地理教学》2010,(15):8-1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相似文献   

11.
卫松香 《地理教学》2010,(19):26-27,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合作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被采用,用得恰到好处时可以使学生获益匪浅,使课堂和谐融洽。通过合作学习,一些复杂的问题能在商量讨论中可以迎刃而解,可以在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教育部制定出版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而这种探究式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因此构建地理问题情境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关键,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桕建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地理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地理教育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应该成为地理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曹军 《地理教学》2013,(21):1-1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提出“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已将行为体验列为重要内容,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严哲伟 《地理教学》2010,(18):47-48
新课标“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要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的深入要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的收尾要再现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进入丰富多样的“剧情”之中,亲自经历和体验趣味的学习过程,以此唤起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钱明 《地理教学》2005,(10):29-30
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所要努力实践的基本理念。这在课程标准中有具体的表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金爱春  王晨光 《地理教学》2013,(23):32-33,15
一、背景提出 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在课堂中使用乡土地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1,(11):24-27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是服务于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地理教材的有效、有机补充和完善,这些“活动”内容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学习地理的情趣、培养地理基本技能和技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具有“源头活水”的探究作用,是对地理教学应用的—个有效途径,是地理教学“学用结合”的一个积极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