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学良 《海洋科学》1991,15(1):64-64
世界海洋头足类动物的总捕获量近几十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统计,1945年全世界海洋头足类动物的总捕获量为500000t左右;捕捞头足类动物的国家为30个;到了1980年世界海洋头足类总产量约达153×10~4t,有75个国家参与了头足类的捕捞生产。 由于对头足类的过度捕捞,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头足类动物,如柔鱼、墨鱼以及章鱼的产量在过去20  相似文献   

2.
“动”是动物的一大特点,动物因为会“动”而得名。但是,当你到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生物世界巡视一番后便会发现,区分动物和植物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的动物也和人一样,相互间的关系同样纷繁复杂。例如,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互利用。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下面几类动物是怎样相聚一起,成为海洋动物世界“共生族”的。寄居蟹和海葵寄居蟹和海葵是典型的共生关系。为了保护自己,寄居蟹把海螺弄死,自己跆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驯化动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军队非常重视利用动物去完成部队所不易完成的各种作战任务。随之而来,世界各国军队中出现了各种“动物兵”。它们一旦代替人去执行任务,不容易被敌方发觉,使敌方防不胜防。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动物兵”的研究开发,列为高科技武器的重要军事项目。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装备了大量的高科技武器,但是仍然使用了大量的“动物兵”,利用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3):58-58
斑鳖项目 斑鳖,世界上最大的鳖科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鳖科动物。目前,世界上能确认的存活个体仅有三只:我国苏州动物园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一只雌性,越南河内还剑湖一只。  相似文献   

6.
动物遥测技术能够科学地观测世界各大海域、沿海河流、入海口以及大型湖泊中的动物的运动轨迹及生活习性。对环境特殊的海域(例如漩涡、海水上升流等)、难以观测的海域(例如深海沟等)、以及观测成本昂贵的海域(例如南极、北极等),以动物为载体的遥测技术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目前,在动物遥测技术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ATN、澳大利亚的AATAMS和加拿大的OTN。通过对这3个动物遥测网络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动物遥测在海洋环境、海洋渔业、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巨大价值。最后,对国内动物遥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指出国内外技术的差距,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舟山群岛属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区,为世界著名渔场。从1987年以来,陆续发现6个新纪录动物种,其中:菱鳍乌贼、倭鳍带鱼、黄边副鳞鲆为浙江新记录,这些动物种的发展补充了浙江动物分布和区系。  相似文献   

8.
海绵是多孔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仅高于原生动物。它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生活习性群居,生活方式多样化,分布甚广,世界海域大约分布有4000余种。  相似文献   

9.
鱼中酋长     
《海洋世界》将在2009年连载陈万青教授的“动物名称溯古趣谈”,为您讲述海洋动物名称的起源及演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红树区底相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红树林动物生态是潮间带五种生态类型之一。关于我国潮间带岩相、软相动物的生态已有许多论述,而有关红树林动物生态的研究,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红树林生态系是世界上高生产力的生态系之一,其中尤以十足甲壳的生产力更为突出。因此,研究红树区底栖动物的生态,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动物与红树林生境的特殊关系,而且能为红树林经济动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养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6日,北京海洋馆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签订了友好关系协议书,正式成为“姊妹”场馆。这标志着世界内陆最大海洋馆和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海洋世界打开了全面交流的通道。今后,双方将在经营模式、动物驯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的北冰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大洋,这里虽说气温很低、一年中大部分地区都被厚厚的浮冰所覆盖,但是在沿岸地区仍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这些在严寒环境里生活的“勇士”,也和地球上其它地区的动物一样。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有时更是激烈的拼搏,其中北极熊、北极狼和北极狐,它们号称为“北极三霸”,是横行于寒冷世界里的“杀手”。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动物家族里,如果望“名”生义,就会闹出笑话,因为确有一些海洋动物是“名不副实”的……是鱼不叫鱼人世界鱼纲动物约有2万多种,平时我们见到的工鱼类动物的名称中往往带有鱼字或以鱼字作偏傍,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动物虽说属于鱼纲,从名称上看似乎与鱼纲毫无关系,例如海马、海龙等。海马头部象马,身体侧扁而弯曲并带有环状骨板,躯干与头成直角,长3~6寸,它没有腹鳍和尾鳍,靠背鳍和胸鳍不停地摆动来活动,海马在水中移  相似文献   

14.
主编手记     
《海洋世界》2009,(2):10-10
从太空中俯瞰地球,它就像一颗悬浮的巨大蓝色宝石,正是海洋使这块宝石闪烁出耀眼的蓝色光芒,也是海洋帮助地球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生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这样的说法应该一点也不为过。而正是成千上万的生物成为了使海洋世界熠熠生辉的点点星光。神奇的海洋生物所具有的美,不仅是自身之美,更重要的还有它们身上所蕴含的至今仍不被人类了解的奥秘之美。  相似文献   

15.
1959年12月28日是世界著名的苏联水生生物学家、海洋学家、伟大的动物学家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捷留金教授逝世21周年纪念日。捷留金教授一生在比较解剖、动物地理、动物生态和海洋学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卓越的贡献,尤其是由他多年积  相似文献   

16.
林道 《海洋世界》2001,(7):21-21
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尽管名字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鱼。鱼是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而有些动物,虽然也叫鱼,但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主要以线虫、桡足类、双壳类、多毛类和动吻5个类群对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水平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航次平均,渤海小型底栖动物年生物量为(干重)0.404g/(m2·a);1998年9~10月和1999年4~5月2个航次中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水平分布主要表现为渤海中东部和海峡口站位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站位,但在1999年航次,海峡口靠近海岸的站位生物量下降,位于莱洲湾B1站位生物量明显上升.依据小型底栖动物的年生产力P=9B,估算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产力为(干重)3.636g/(m2·a).还对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世界其他海域的进行了比较,认为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数值与其他海域生物量的数值接近,但略偏低.就不同学者研究所得的线虫平均个体干重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极上的生命之海洋动物$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不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其结果是,目前地球上约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感到蛋白质不足。由于人口的增长,适宜放牧的土地面积亦缩小了,从而缩减了动物蛋白的资源。目前对廉价的动物蛋白的需求迫使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的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上舰只开火击沉“疑船”,是48年来首开“杀戒”,这次事件给世界一个怎样的讯息?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