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辽盆地东南缘中生代火山岩及其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辽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盆地,在盆地的深部及其周边存在着大量火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火山岩和盆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区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具有高钾的特征,为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其岩石类型主要有:钾玄岩、响岩质碱玄岩、橄榄粗安岩、安粗岩、粗面岩、流纹岩火山岩的REE和不相容元素分布特点与造山带火山岩不相容元素的特点相似,在构造判别图解上,本区火山岩落在与俯冲作用有关的造山带火岩区域中,对火山岩的特征分析表明,本区火山岩与俯冲作用有关,本区总体构造背景与伊佐奈琦板块向东亚大陆腐冲作用有关,是一个冲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
王方正  赖旭龙 《地球科学》1997,22(3):311-316
西藏羌塘地区火山岩主要见于第三系古坪顶组,主要岩石类型是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辉石粗安岩、角闪粗面岩、角闪英安岩、黑云母英等,其次可见次火山岩相的黑云母英安质碎斑熔岩和黑云母粗面质碎斑熔岩,以及辉石黑云母花斑岩,它们均为陆相中心式喷发的产物,岩石化学上属钾玄岩组合,可进一步分为钾玄岩系列和高硅钾玄岩系列,具非常典型的二元岩浆混民因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其REE有向量元素特点表明二元岩浆混合前两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地区火山岩主要见于第三系石坪顶组,主要岩石类型是呈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辉石粗安岩、角闪粗面岩、角闪英安岩、黑云母英安岩等,其次可见次火山岩相的黑云母英安质碎斑熔岩和黑云母粗面质碎斑熔岩,以及辉石黑云母花斑岩.它们均为陆相中心式喷发的产物.岩石化学上属钾玄岩组合,可进一步分为钾玄岩系列和高硅钾玄岩系列,具非常典型的二元岩浆混合成因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其REE及微量元素特点表明二元岩浆混合前两个端元岩浆分别来自幔源和壳源.这些火山岩岩浆热事件对盆地有机烃类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是有利的,而破坏作用仅仅发生在火山机构附近  相似文献   

4.
吉林平岗-渭津中性-中基性火山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岗-渭津中性-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岩石类型主要有钾玄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歪长粗面岩,岩浆系列以高K钙碱性系列为主,伴有钾玄岩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轻稀土富集,Eu异常不明显;Sr、K、Rb、Ba、Th等强不相容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Nb相对亏损,反映出火山岩具火山弧与板内玄武岩构造背景的双重性.钾玄岩的Mg值及Ni含量表明钾玄岩属进化了的基性岩浆.根据Nd、Sr同位素比值及英安岩中辉石巨晶的结晶深度、松辽盆地东侧的地壳厚度等资料,认为钾玄岩浆来源于幔源基性岩浆.通过对岩浆密度及结晶压力、温度的估算认为多斑钾玄岩的形成与岩浆密度、斜长石密度及斜长石的结晶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朱勤文  路凤香 《岩石学报》1997,13(4):551-552
松辽盆地周边中生代火山岩高峰期为J3—K1,与煤系地层共生,距古俯冲带1000~2000km。盆地东侧(Ⅰ带)、西南端(Ⅱ带)、西侧(Ⅲ带和Ⅳ带)火山岩,均以高钾钙碱系列为主,少数为钾玄岩系列和钙碱系列,主要岩石组合为钾质粗面玄武岩-钾玄岩-安粗岩-粗面岩-粗面安山岩-高钾流纹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造山带火山岩之属性,但又有别于俯冲带弧火山岩;火山岩同位素比值显示中等Sr、低Nd及源区无洋壳组分参与等特征。故而认为松辽盆地周边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叠加陆缘活动带,是岩石圈调整过程中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而不是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产物。可称为大陆边缘扩张型活动带的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6.
大别造山带北缘后碰撞富钾火山岩: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大别造山带北缘晚中生代富钾火山岩分布在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北的上叠式火山盆地中,主要为一套以钾玄岩-粗安岩-安粗岩-粗面岩为主体的中偏碱性岩石组合,晚期出现少量碱性火山岩。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贫钛、氧化系数较高等特点。岩石的Rb、Ba、Th、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高,富轻稀土,La/Nb、Ba/Nb及LREE/HREE比值高,并且有显著的Nb、Ti负异常和Pb正异常,而铕异常则不明显。富钾火山岩的Isr值较高(=0.70872-0.70895),εNd(t)值显著偏低(=-14.62--18.51)。根据对岩石产出动力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同位素组成的混合模拟,表明本区富钾火山岩最可能起源于受俯冲陆壳析出流体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富集地幔(EM I)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7.
滇西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滇西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微量元素和矿物学特征表现出钾玄岩系列火山岩之主要特征。据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确定为陆内弧火山岩。中三叠统忙怀组富K_2O、富Al_2O_3流纹质火山岩属碰撞型弧火山岩,上三叠统小定西组高钾玄武岩—钾玄岩—安粗岩火山岩组合和芒汇河组钾质粗面玄武岩—高钾流纹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属滞后型弧火山岩。  相似文献   

8.
西藏扎雪地区始新世钾玄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久库 《世界地质》2009,28(2):171-178
西藏扎雪地区钾玄岩包括浅成侵入的石英二长斑岩和帕那组的火山岩, 分布于冈底斯岩浆弧带中段。石英二长斑岩侵入于前奥陶纪松多岩群和石炭-二叠系来姑组中, 并被帕那组火山岩呈火山沉积不整合覆盖。钾玄岩中的石英二长斑岩K-Ar年龄为54.42 Ma, 帕那组火山岩中的粗安岩K-Ar年龄为41.46~45.14 Ma, 时代为始新世。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典型的钾玄岩特征。在稀土配分曲线上, 显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存在弱至中等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 出现Rb、Th、Hf明显的峰和Ba、Sr明显的谷, 类似于“岛弧”环境的岩石特征; 而大离子亲石元素Ba、K和高场强元素Hf、Zr的相对富集则反映了板内钾玄岩的特点。扎雪地区钾玄岩具有岛弧和板内火成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点, 与青藏高原上广泛发育的后碰撞火成岩极其相似。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该套钾玄岩形成于陆壳加厚、部分熔融环境, 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后碰撞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大灰厂东狼沟组钾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京西山大灰厂早白垩世东狼沟组火山岩为钾质粗面玄武岩、钾玄岩和安粗岩,总体属于严格意义的钾玄岩系列(橄榄安粗岩系列)。该套火山岩富集钾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是由于底侵幔源母岩浆在高压(1.2~1.5GPa,相当于42~50km深度)的岩浆房内经历结晶分离作用所致,母岩浆相对富钾也是原因之一。该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带开始发生崩塌的后碰撞阶段起始时期,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生代东亚大陆活动陆缘宽广的内带。深俯冲到250km或更深深度的大洋板片的脱水作用是诱发该火山岩地幔源区熔融的主要因素。东狼沟组钾玄岩的发育表明当时燕山存在约50km的厚地壳,古地形高度可达海拔3.9km。燕山中生代高原(高山)地貌和相应的气候条件可能为原始鸟类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庐枞盆地与滁州盆地的火山岩岩石组合分别为钾玄岩安粗岩-粗面岩组合和安粗岩-粗面岩组合,并分别与Fe,Cu矿有成生联系,形成于早白垩世,约130Ma.庐枞盆地与滁州盆地的火山岩组合,具明显不同的化学特征,他们分别为:①SiO2-ALK系统的碱性和亚碱性,②Pcacock's碱钙系统的碱性(A,~50.8)和钙碱性(CA,...  相似文献   

11.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74,自引:7,他引:74  
庐枞中生代火山岩产于下扬子断裂坳陷带的继承式火山盆地中,主要为一套以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安粗岩-粗面岩为主体的偏碱质中基性岩石组合。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Pb)和贫高场强元素(如Nb、Ti)等特点。在郯庐断裂中南段及其邻近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庐枞盆地火山岩的特征最接近钾玄岩系火山岩。这套火山岩具有较高的ISr值(0.70570-0.70653)及偏低的εNd(t)值(-5.01~-9.96)。火山岩产出地质背景的全面分析及元素-同位素的综合示踪,排除了岩浆上升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地壳物质的混染,富钾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应为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所形成的富集地幔(EMI),岩石主要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2.
所研究的玄武岩包括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苦橄粗玄岩和钾质玄武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变化表明,中国东部玄武岩既是不同深度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又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层作用。强不相容元素比值的变化特征显然与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有关。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并导致上覆不均一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是形成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所研究的玄武岩包括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苦橄粗玄岩和钾质玄武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变化表明,中国东部玄武岩既是不同深度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又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不相容元素比值的变化特征显然与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有关。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并导致上覆不均一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是形成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藏南江孜盆地北缘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孜盆地北缘火山岩可分为2个火山岩带,各带又有2个喷发旋回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具相似的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钛、富铝、富钠、低钾的特点,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三叠纪和早白垩世火山岩的痕量元素具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的特肛.稀土元素及其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显示其喷发构造背景为大陆裂谷环境。晚白垩世火山岩的痕量元素特征可分为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高场强元素和仅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2种类型,上下层位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不同,喷发的构造环境分别为大陆裂谷环境和大洋环境。结合区域地质成果认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三叠纪和早白垩世时为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晚白垩世早期为大陆裂谷向大洋演化的构造背景,晚期形成洋壳,其形成至少经历了4次脉动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怀宁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的一个,盆地内的火山岩主体以高钾和相对富碱为特征,属典型的橄榄玄粗岩系列.但晚期出现玄武质-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盆地内的火山岩均表现出明显富集Rb、Th、U、K等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分别测得怀宁盆地早期彭家口组粗安岩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9.4±1.6) Ma和(131.6±0.6) Ma,晚期江镇组双峰式火山岩的酸性端元——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2.3±0.7) Ma.区域对比表明,怀宁盆地内火山作用的时间总体与庐枞盆地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火山岩盆地中岩浆活动的时代类似,但火山活动结束的时间要晚于其他盆地约6 Ma.怀宁盆地内的火山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盆地相比具有更宽广的εNd(t)值变化范围和相对更低的εNd(t)值,这与其所处的构造位置紧邻大别造山带,有更多地壳物质的参与有关,显示怀宁火山岩盆地内的岩浆主要来自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但不同程度地混染了古老的下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中国东部广泛分布中生代火山岩,它是环太平洋火山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是中生代火山岩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其形成时代从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火山作用最强烈的时期。中生代火山岩主要有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并以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有钾玄岩、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粗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从东向西火山岩表现出了一个化学组成上的极性。岩石的Ti、Ta含量低和富K、Rb等,以及构造判别图解表明该区火山岩属造山带火山岩。上述特征表明,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属于与伊佐奈崎(Izanagi)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挤压造山。与火山岩共存的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表明,早白垩世东北地区处于拉伸构造环境。因此,松辽、海拉尔以及二连等盆地的形成与早白垩世造山带的崩塌有关。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发育在宁芜、庐枞、溧水和怀宁四个火山岩盆地内,该系列的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上以相对富碱、高K、明显富集Rb、Th、U、K等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为特征。Ba和Sr的特征在不同盆地内随岩性的不同表现各异,表明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可能在这些盆地内岩浆演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盆地内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的部分地球化学性质(如Ce/Yb比值)与大多数发育在大陆环境下的橄榄玄粗岩系列岩石不同,而类似于大洋岛弧环境内的同类岩石,可能意味着区内由于岩石圈的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到了相对较浅的部位,控制源区部分熔融的主要是尖晶石相地幔岩。这些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总体处于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地幔附近,指示它们的母岩浆主要是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但盆地所处的构造位置对岩浆的性质也有显著的影响,指示地壳基底物质的混染也不同程度存在。区内榄玄粗岩系列火山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主要集中在约128~134 Ma左右,峰值约130Ma,其成因的动力学机制可能与晚中生代发生在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事件有关,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盆地所在地带对应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减薄的中心部位。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山西段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组合,缺乏酸性火山岩和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以富集LREE和低离子位不相容元素以及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火山岩形成于具有中等成熟度的岛弧环境,其中发育于东水峡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弧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庐枞盆地砖桥地区科学深钻ZK01中的粗安岩、正长岩和黑云母二长岩进行了LA-MC-ICP MS锆石U-Pb定年,年龄分别是131.29±0.85Ma,130.95±0.56Ma,130.88±0.41Ma。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ZK01中的火成岩富钾(K2O平均为3.7%)、富碱(K2O+Na2O平均为8.4%),富集强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均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在SiO2-K2O图解中,绝大多数样品点落在含钾较高的钾玄岩区域中,火山岩和侵入岩均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岩浆演化过程中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粗安岩、正长岩和黑云母二长岩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12.9~-7.6,-10.1~-6.5,-11.1~-3.4。推测ZK01中的岩浆岩主要来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稍有陆壳物质的混染,岩浆形成于岩石圈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20.
藏北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在岩性上以粗安岩、粗面岩占优势,富碱(尤其是K2O)和LREE,属高原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其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及昆仓的新生代火山夺完全可以对比。根据K-Ar同位素定年数据可将该火山活动划分为四个喷发阶段,时代分属始新世-渐淅世。羌塘地区火山岩的形成一新生代以来高原深部岩石圈的演化关系密切,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早期阶段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