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承载力关注区域土地资源对其发展的限制作用,其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单回顾,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逐渐由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向综合承载力发展,其关注重点也由最初的人—粮关系转向土地—社会经济活动关系。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也逐渐由静态、单要素研究走向动态、多要素研究。具体而言,农业生态区位法(AEZ)、系统动力学(SD)、生态足迹(EF)以及土地资源综合评价法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作为传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象,人粮关系在现代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因为粮食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同时也是区域人口与土地资源平衡的重要判据,特别是对于人口大国而言。传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面应该加强对耕地资源、食物消费水平估计的精确性以提升评价结果质量水平,同时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近年来,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不仅扩充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试图在一个开放系统下讨论土地资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但其在承载机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领域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土地资源裁判署的法律性 质与地位和英国的土地裁判署基 本相同,其主要特色在于裁判署的组织 结构十分完善。其内部组织分为专业人 员和行政人员,地位和待遇也各不相 同。 澳大利亚土地资源裁判署的专业人 员分为主持人员和非主持人员。主持人 员专指主席及两名以上的副主席,由议 会议长任命。裁判署对其主持人员有很 高的要求,必须是最高法院法官(主 席)或地方法院法官(副主席),并且 在矿业、土地等问题上具有专长。同时  相似文献   

3.
《地理研究》2019,(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RARD)成立于2005年。2006年依托该中心恢复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对外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战略咨询和国际合作。招收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与乡村振兴、土地资源工程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2016年发起成立中国科学院非法人机构——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不断应用,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土地资源信息技术逐渐成形。文章研究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存在的成本问题、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融合、时空多维信息的数据表达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等问题,指出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 》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鹤健  张文开 《地理学报》2005,60(2):350-350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新奇博士的新著《城市上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紧紧扣住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科技研究的主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最近与读者见面了。根据结构和内容,全书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阐述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第1~4章)、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来实施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博士撰写的关于"土地系统计量模型"的两本书(<土地系统动态模拟>、 <土地用途转换分析>)已于2008年11月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这反映了我国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并参与了全球土地科学研究计划(GLP)相关研究活动,并在土地系统格局演替动态模拟、土地用途转换分析的方法与模型研究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地理科学与农业发展中的若干综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苏联地理学家参加的农业发展的研究工作有下列重要课题:从土地利用观点研究土地资源(分类、制图和土地的经济评价),农业现状的地域研究(类型、区划)和合理农业地域组织的论证(短期和长期预测)。从农业土地利用观点研究土地资源对环境地域综合体的研究,即土地类型学的发展,在过去是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在将来也会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重点综述了土地整理的程序、土地整理的规划与设计、土地整理的评价、土地整理的产权分析以及土地整理的资金等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它们的优先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初中来实现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土地生产力与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向家坝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库区经济地理现状 ,确定土地人口载量研究区域 ,并利用GIS和R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建立“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本文还建立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潜力递减法 ,进行以村级为单位的耕地粮食综合村尺度的近期和远景 (2 0 12 )土地人口承载量研究 ,提出与当地农业发展相一致的整个研究区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与其它耕作方式相比 ,复种耕种可获得更大的人口承载量 ;库区环境容量已趋饱和 ,而且未来库区土地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通过改良品种、扩大水稻播种面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矛盾。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西安市土地资源调查(详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利用现状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全市土地利用进行分已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在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中心的综合考察和区域开发建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所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与原新疆农垦总局勘测大队(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院二分院)共同牵头,承担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新疆荒地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研究》,从而开展了以荒地资源为中心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研究。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各考察区的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互万年前,从欧洲人进入算起也有两百年。毋容置疑,土著居民有着以宗教解释土地为特征的本身的地理,他们通过刀耕火种来改变自然景观和影响动物区系。欧洲人居住澳大利亚后,在相对短的时期使这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他们把工业革命的动力强加于这块土地,根据全球经济对粮食和原材料的需求,选出合宜的地域进行开发。城市网和运输系统增强了澳大利亚联系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纽带。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的破坏土地资源,致使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陕西省的特点,论述了土地合理利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人为破坏土地资源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16.
凌裕泉 《中国沙漠》1985,5(2):60-60
澳大利亚生物地貌学家贝克利(R.Buckley)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地理地貌系,现任澳大利亚阿孟德尔公司的环境科学顾问。多年来,他从事于国民经济开发中风沙地貌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特别是对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及北部海岸沙丘,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他对中国沙漠和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传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引进表征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考虑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呼和浩特市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与方法,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即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为310万人,货币型人口承载力为1 723万人,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 000万人口,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多出食物型人口承载力5.56倍,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对综合人口承载力的贡献远超过了食物型人口承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8月21日、22日和23日、25日、26日和9月4日组织并通过了《德宏州内陆边境民族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口岸建设条件评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科委下达项目)、《云南省1:50万土地资源系列图》(共8幅图件:地貌类型图、坡度图、气候图、植被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资源评价图)(省科委下达项目)和《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云南省科委“七·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并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刘彦随、卓玛措主编的《中国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受经济快速发展和石漠化日益严重的影响,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探究喀斯特区域未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本文选取喀斯特土地退化和石漠化严重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借助ARCGIS和SPSS18.0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各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制,结合Markov模型和DLS模型模拟了该区域2030年在自然增长、土地优化、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四种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2000年以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和速率明显增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也迅速增加,主要表现在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度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2)以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利用Markov模型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需求数据,然后输入DLS模型得到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果显示: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主要归因于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小,这将是未来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3)验证Logistic回归精度的ROC曲线面积值均大于0.7,Kappa值达96.1%,说明模型对于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该区域后期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更好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