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姆斯·希尔顿于1934年出版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对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进行了细腻而详尽地描写,其中兰月亮山谷的风土人情、美丽、明朗、安然、休闲、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的生态景观无不令人振奋,令人向往。由此诞生了"香格里拉"一词,香格里拉也成为一个神秘的所在,成为人们追寻的圣地。关于"香格里拉"一词的由来、含义和地域的真实所在,也成为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2.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初探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出版 ,从此香格里拉 (Shangri-la)在人们心灵深处传播。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族人民“心中的日月” ,它象征人神共有的自然和谐的美好境界 ,是天地人合一的意境。通过对香格里拉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梳理 ,总结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香格里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以便更好地促进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竞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川藏三省区的相关地州市围绕"香格里拉"的归属、核心、主导等议题之争近20年,《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7—2020)》的出台和实施也已经过去了5年,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成为各方的共识。简要回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竞争状况,剖析内耗式竞争的弊端,论证区域合作是促进大香格里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途径,为推动"香格里拉"成为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0,(20):35-37
一、课程引进 2008年夏,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会长刘蕴华女士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UNESCOBering)Jayakumar Ramasamy先生达成协议,引进由以色列专家开发的水教育创新课程《蓝色的星球:地球上的水循环》(西班牙文版,供初中生阅读)。经过近一年的辛苦准备,在香格里拉学会的协调与资助下,  相似文献   

5.
近日,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破坏当地自然景观的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先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严厉批评”,再是相关部门高调介入,之后是各种媒体口诛笔伐,最后是建设部下发《关于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等活动的通知》。这个事件说明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6.
30年代初,一个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外国人发表了一部轰动一时的探险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写了一个在藏语中被称作香格里拉的地方,香格里拉一就是天上人间,一个永恒宁静的,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中国藏区的神秘峡谷里,周围环绕着金字塔般的雪峰、“兰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各种宗教的寺庙殿宇辉宏壮丽,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生活祥和安宁,是一个世外桃源。究竟这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还是一个真正的所  相似文献   

7.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2,(15):2+67-F0002,F0003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那里有澄碧的蓝天、漫山开放的杜鹃和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几年以前,迪庆州的有心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宁静的地域竟然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惊人地相似,莫非詹姆斯小说中的景物就是以迪庆为背景的?于是,香格里拉就成了迪庆的新称谓,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游客不辞劳顿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8.
生态平衡与农业地理研究——生态平衡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平衡一词近几年间在我国流行甚广。有不少人只是人云亦云,完全不考虑它的涵义。其中也有一些是我们地理学家。1962年H.汉逊(Hanson)的《生态学字典》(Dictionary of Ecology)是我所知道最早的生态学字典,在我国许多图书馆中都可以找到。由此可以查到“生态平衡”是“自然界平衡”的同义语,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有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彼此谐协的状态。据我所知,“自然界平衡”是达尔文首先使用的名词。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10,(18):32-33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西南隅,距县城七公里处,神奇的石卡雪山脚下,群山环抱的草甸中,“长江水学校”香格里拉区域的一所项目学校,就座落在此。这就是香格里拉建塘镇尼史完小。  相似文献   

10.
进步     
词汇和人一样,有的分外走运,受宠,是正面角色,有的就相反。进步就是个走红的词,套用《红灯记》里"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来说,就是"做词要做这样的词"。上学,头一学期排名第十,第二学期排名第八,进步了;工作后,头一年评合格,第二年评优秀,进步了。再往后,当了副科长,当了科长,当了处长……进步了,进步了,又进步了……人就可能在进步中高人一等,在进步中荣耀起来,富贵起来。  相似文献   

11.
都者,大城也。《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亦引申指首都,《三国志·吴主传》“秋九月,权迁都建业。”而且诸侯之都城,繁华之大市,盖有“都会”之说。柳宗元《封建论》所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谓“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即可为证。柳永《望海潮》词则更写尽杭州古都会之极:“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据传金主完颜亮读之,欣然有慕于此词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神州之都,世皆祈仰,江山多娇,人共折  相似文献   

12.
一、说不尽的苏轼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7月,我国北宋的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这颗巨星就是做了四十年官,遭到多次打击,却又终生与文学相伴的苏轼。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对地名文学贡献最杰出者,他毕生浸淫在文学艺术生涯中,给后人留下2,700多首诗、300余首词和数百篇文、赋。其中,一些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名著如《游金山诗》、《新城道中》、《安国寺寻春》、《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中秋》、《浣溪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一组     
正地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把"生死"校订为"死生")之说。"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这样解释"地理"一词: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  相似文献   

15.
“胡同”这个词最早见于元曲。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所著《单刀会》一剧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戏词。一些古籍中也有记载,《析津志》一书里讲得较为贴切:“京中二十九巷通,巷通本方言”,就如同上海称胡同为“弄”一样。也有人认为“胡同”一词,自蒙古语演化而来。作为元朝的都城北京,当时在生活中免不了用一些蒙古语词汇。至今北京还保留着一些用蒙古语称呼的地名,如沙拉胡同、义溜胡同、蚂螂胡同等。  相似文献   

16.
冬苗 《中国地名》2012,(4):74-74
我们知道唐代有个张继,只为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枫桥夜泊》。张继,字懿孙,湖北襄州(今襄阳)人,天宝十二年中进士,大历年间入内侍,该诗写于他中进之前,尚是一名默默无名的穷儒生。一首短短的小诗,成就了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注册的《摇篮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律优雅甜美的摇篮曲,是世界音乐文化领域里的一朵奇葩。较为著名的有奥地利的《摇篮曲》(戈特尔作词、弗里斯作曲);法国的《梦》(JJ.卢梭作曲);英国的《清溪水.慢慢流》R.彭斯作词,美国人A.休漠作曲);德国的《摇篮曲》(勃拉姆斯作曲)、奥地利另一支《摇篮曲》(克劳谛乌斯作词,舒伯特作曲),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宝贝》(印尼民歌,吴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浩如烟海、叹为观止的古典文献中,《山海经》是一部独具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它所记载的东西,有很多不能被后世读者理解,常被斥为怪诞不经。西汉司马迁对其评语:“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汉书》作者班固对其评语中有“放哉” (今意荒唐 )词。连“五四”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也认为《山海经》是“古之巫书”。正由于它是“奇书”,也吸引了历代一些好事者去研读,刺激这部分读者产生了一些兴趣。如汉代有很多人研读《山海经》,认为其“奇可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第一手原始文献和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上海南洋公学自编出版新式教科书意义的基础上,对上海南洋公学编辑出版的新式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在出版时间、版次、册数、内容、特点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考述。本文对“《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为我国第一套国人自编地理教科书”“《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二书均为1901年编纂出版”“基于张相文《南园丛稿》卷九之《沌谷笔谈》卷一认为‘教科书’一词首先出现于《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等主流观念提出了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10,(6):35-36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城的两南隅,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这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一所重镇,至今已经流转过1300余年的光阴。小镇街巷蜿蜒,古朴悠远,“长江水学校”云南区域的一所项目学校就坐落在这美丽的独克宗古城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