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在水井类观测点观测过程中发现,外界观测环境的变化对于痕量氢浓度的观测存在一定干扰。文章依据宁河痕量氢观测井的观测环境及供电系统的改造过程,对2017年11月11日井房改造完成前后的痕量氢浓度数据进行分析论述,为该仪器的后续观测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TG-300H便携式测氢仪,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进行野外定点连续观测,并对泰来3.3级地震震兆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肇东痕量氢表现为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持续时间短;氢气浓度4组高值异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通过对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异常特征及异常机理分析,为痕量氢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夏县地震台痕量氢气与气温、气压及降雨量的变化关系,与理论固体潮进行对比,重点对痕量氢气突变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项具有较好的短临及临震异常对应关系,对判断地震短临异常有一定指示意义,体现痕量氢观测技术的可行性,对进一步开展痕量氢观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下氢气是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灵敏的气体地球化学组分,逸出气痕量氢是一项新型的气体地球化学观测手段,在我国很多省份进行了试观测。本项目实现逸出氢在高温自流井和土壤中的连续、并行观测,重点对痕量氢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差异性,并讨论温泉地热井逸出氢高值突跳异常的成因。经频谱分析发现地热温泉井中的逸出氢与土壤中逸出氢都存在日变,前者的浓度与井水位、水温有关,与地表环境因素无关,而后者主要受地表环境因素影响。庐江地震台地热温泉井逸出氢浓度的高值突跳来源于深部水体上涌过程中的气泡携带,为非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5.
范树全  宋贯一 《地震地质》1996,18(4):417-420
在系统整理华北9个气体观测井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华北地下释放氦、氢异常的时、空、强特征及其与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的关系,从而总结为以京棉二厂井的氦、氢异常为依据,其它测点的氦、氢异常为参考,预报华北北部5级以上地震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6.
氢气作为1种灵敏的指标能够指示断裂活动过程。文中基于长期全时段的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观测资料,根据测量值的分布范围对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氢浓度映震评估,认为氢浓度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异常判定指标。并结合氢浓度异常特征对测点周围350km范围内的有感地震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2010年10月24日和2011年3月8日在河南太康分别发生M_S4.6和M_S4.1地震前1周左右震中距330km的山西夏县土壤高精度氢浓度观测到的相似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表现为"突升—转折下降—地震—恢复背景值",变化幅度达正常背景值的20多倍。认为断层氢浓度异常变化与地震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在同一地点发生的2次相似地震,断层氢浓度出现相似变化,异常重现性好。高精度断层氢浓度观测是短临预报的1种有效手段,可为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短临跟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在山西夏县地震台开展了试验测试,记录到比较翔实的观测数据。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分析,地震前观测到断层氢气的异常特征是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对2012年3-11月痕量氢观测的背景值突变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对观测资料的进一步使用奠定基础,为新型仪器观测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在山西夏县地震台开展了试验测试,记录到比较翔实的观测数据。根据观测数据结果分析,地震前观测到断层氢气的异常特征是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对2012年3—11月痕量氢观测的背景值突变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对观测资料的进一步使用奠定基础,为新型仪器观测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夏县痕量氢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在山西夏县开展短期专项测试,记录到比较翔实的观测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地震前观测到断层氢气的异常特征是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本文对2011年1月6日夏县痕量氢及东郭井水位、水温在地震监测预报中跟踪情况进行论述,并对映震情况进行分析,为新型仪器观测提供一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ATG-6118H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在朱夏-商丹断裂带南阳地区布设独山、马山口2个氢气观测台,研究设备取气深度、抽气时间设置长短对观测断层氢气浓度的影响,从而为利用痕量氢设备进行断层氢气观测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①取气深度越浅,观测到的氢气浓度越高,日变化幅度越大;②集气管内氢气浓度偏低时,抽气时间设置略高于导气管路排空时间,氢气浓度明显变化,否则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克苏ATG-6118H痕量氢分析仪自观测以来,在距离测点300 km范围内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4次震前存在较为显著的短期异常。震前异常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氢气浓度值的快速上升和幅值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地表自由逸出气体、溶解于水和吸附于土壤中的气体浓度变化来监测预报地震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地震预报方法之一,随着高精度痕量氢浓度ATG-6118H型数字化测氢仪在地震观测技术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新开展的观测项目,必须研究它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研究的结果,不仅对于异常变化的识别,而且对于异常机理解释和对预测效能的评价,都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痕量氢自动分析仪开展断层土壤氢气观测时间不长,目前处于实  相似文献   

13.
氢气的浓度变化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映震灵敏性,是地震短临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台站地质构造背景场勘察,观测孔埋设集气方式探索,观测室建设采取的防干扰影响措施以及对大气温度、气压、降水对产出数据的相关分析,为宁夏后续痕量氢观测台站建设应用推广,为开展实用、有效的地震前兆观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洛阳地震台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升级改造,地电场观测系统短极距NS、NE测道数据出现大幅度阶跃变化,其中NS测道变化达-420 mV/km,NE测道变化达-290 mV/km。通过走访调查地电场观测环境,巡检测试观测系统,并核实、分析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发现本次数据变化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应为电源防雷插排漏电及机柜内接地线未明确分类所导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2021年12月阿克苏断层氢观测点周边300 km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层氢浓度值出现了8次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通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总结,将已取得的震例划分为波动型、突升型和突升恢复型3种不同类型。利用R值评分法对阿克苏断层氢观测进行预报效能评价,阿克苏断层氢对周边300 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R值评分为0.462,预报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0月19日山西大同—阳高发生了6.1级地震。震前河北省怀_4井氢、汞浓度出现了显著异常,我们根据此异常对这次地震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7.
2015年5月15日河源市东源县3.2级地震前,新丰江和平地电台地电阻率测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变化,对自然环境、观测系统,特别是场地环境进行分析,认为该地电阻率变化由测区内钻孔施工干扰所致,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认识汶川余震区破碎断裂带逸出氢的动态特征,选择位于北川—映秀断裂的映秀地震台观测井开展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实验数据显示:映秀台井孔逸出氢浓度较高,日变幅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日变规律,呈现与气压变化同步及负相关的特征,日变形态与气温、水温、静水位相关性较小。通过不同仪器与采样方式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清晰、测值平稳,作为地震前兆观测地下逸出氢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前后,拉萨地磁台(以下简称“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异常变化。在对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条件、观测系统以及观测结果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能量合成累加”和“MSA功率谱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时间域”和“频率域”两个方面,对该异常变化的主要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拉萨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异常变化,经历了“趋势变化一扰动变化一发震期一恢复期”等发展阶段,以及“低频变化一高频变化一平稳变化高频变化”等演化过程。综合分析认为,拉萨台地电场观测异常变化特征和演化过程,与相关现象和机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能够完整反映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具有一定客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怀来地震台伸缩仪观测曲线年变形态每年出现2次较大幅度的阶跃型上升,且变化幅度大小不同。对该地震台观测山洞周边4 km范围内抽水井的分布、2016-2017年季节性抽水时间、抽水量、群井开抽数量等进行调查,并与伸缩仪观测曲线异常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时间及变化幅度上,二者同步性较好,分析认为形变观测的周期性大幅度上升变化应与观测山洞周边群井抽水有关,非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并对抽水引起的形变观测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干扰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