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真海带对硒的积累和生物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海水中添加亚硒酸盐(Na2SeO3)及不同浓度的氮磷营养盐(NaNO3+NaHO2PO4),研究海带对硒的积累,通过分离测定海带富硒前后各生化组分的含硒量来探讨硒的生物转化问题.结果表明天然海带含硒量(鲜重)为0.451~0.596μg/g,海带富硒最佳的Na2SeO3浓度为200mg/dm3,培养56h后的富硒倍率约为50.在天然海带中,硒主要以有机态存在,有机硒占总硒含量的86.22%;在含有200mg/dm3NaO2SeO3的海水中培养56h后测得海带的总硒为24.481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为16.703μg/g,无机硒为4.714μg/g;在添加氮磷营养盐的含硒海水中,海带的富硒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适宜的氮磷条件下(150mg/dm3NaNO3和25mg/dm3NaHO2PO4)总硒含量达到33.649μg/g,而无机硒含量基本不变,为4.497μg/g,因此提高部分转化为有机硒,有机硒含量达到24.678μg/g.这说明海带具有通过自身代谢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师成 《海洋学报》1994,16(2):95-100
本文用光镜(LM)、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在光镜下难以分辨的主要采自海南省西沙群岛的硅藻共6属13种,其中有4个新种,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属(以*号为记),它们是:Synedracy clophoroides sp.nov.,* Cyclophera tenuis,Plagiogramma parva sp.nov.,Plagiogramma pandurata sp.nov.,P.atomus,P.reimeri,Opephora elliptica sp.nov.,O.martyi,O.olsenii,O. sp.*Fragilaria brevistriata var,elliptlca,*F.construens和Pseudostaurosira brevistriata.  相似文献   

3.
黄海、渤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潮汐伴随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大约10a的TOPEX/Poseidon(T/P)高度计资料沿星下轨迹点做潮汐调和分析,提取得到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利用伴随同化方法,同化到二维非线性潮汐数值模式中,模拟了黄海、渤海区域M2,S2,O1,K1等4个潮汐分潮,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各分潮的同潮图.将计算值与观测值的进行偏差统计,结果表明计算值与验潮站资料符合良好.研究过程中做了两类试验:一类试验是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优化,一类试验是针对不同的资料进行同化.第一类试验表明:将开边界条件和底摩擦系数同时作为模型优化的控制参数,其结果明显优于单独优化开边界条件;第二类试验表明:同时同化高度计资料与验潮站资料,比单独同化其中任一种资料,对模式计算结果都有较好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伴随同化方法,利用T/P高度计资料和验潮站资料作为同化数据能有效改进模拟结果,用来反演黄海、渤海的潮波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波动力学方程,提出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内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1992年10月到2002年6月共10a的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和Levitus(1998)资料,给出了整个太平洋M2内潮能通量的分布,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测,两者符合较好.同时也发现沿整个太平洋边界M2内潮能通量向大洋内部输入的总功率为58.4GW,其中北太平洋对此贡献为30.2GW,南太平洋为28.2GW,可见南、北太平洋的贡献是基本相等的.东太平洋的总量为17.8GW,而西太平洋为40.6GW,两者差异较大(以160°W作为东、西太平洋分界线).  相似文献   

5.
海南琼北活火山作为华南沿海重要的第四纪火山, 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对该火山的形成演化已开展了大量深部地质结构的研究, 但对其表层地质结构特征仍然缺乏详细了解。水平-垂直频谱比法(简称H/V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层地质结构的研究, 本文基于35个便携式微功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台阵观测数据, 采用经典全波场H/V(full)和瑞利波椭圆率H/V(Ray)分析方法, 获得了琼北火山区H/V曲线峰值频率(F0)和放大倍数(A0)的空间变化特征。琼北火山区H/V曲线峰值频率变化强烈, 以长流-仙沟断裂为界, 断裂西南侧很难从H/V曲线中获取清晰的F0A0, 而断裂东北侧则存在明显的F0A0。结合已有地质资料, 本文认为长流-仙沟断裂西南侧处于凹陷区, 其浅表层火山岩未发生明显的风化作用, 而东北侧位于隆起区域, 地表火山岩受到了比较严重的风化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H/V方法可反映表层火山岩的风化状态, 火山岩出露场地H/V曲线的峰值频率和放大倍数随风化作用程度的增强而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为琼北火山区浅表火山岩风化状态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硫酸钾培养钝顶螺旋藻,研究硒、硫不同克分子比(Se∶S)对钝顶螺旋藻有机化硒的影响,用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藻体中总硒、有机硒、4价硒及6价硒含量,分析藻体中硒的形态、价态构成.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Se∶S对钝顶螺旋藻产率影响不大,但硒浓度为3.80mmol/L、Se∶S=0.812时螺旋藻产量、总硒及有机硒含量均最高,富硒钝顶螺旋藻中以有机硒为主,无机硒以4价硒为主.  相似文献   

7.
吴乃华 《海洋学报》1991,13(6):741-752
本文考虑到中国沿岸存在较强非线性潮的事实,对Zetler提出的计算辐射分潮S2的方法作了重要改进,消除了主要半日潮中的非线性分潮的影响,并采用这一方法,利用长期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计算了中国沿岸42个站的辐射分潮S2作为比较,同时给出了Zetler方法的计算结果.此外还用响应法计算了其中10个站的辐射分潮S2.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国沿岸辐射分潮S2与引力分潮S2的平均振幅比为0.17,平均迟角差为119°.  相似文献   

8.
群落净生产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on, NCP)代表了总初级生产力与群落呼吸的差值,是衡量生物活动对上层海洋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指标。O2/Ar比值消除了物理过程对海水中溶解氧(O2)饱和度的影响,因此基于生物氧饱和度(ΔO2/Ar)可以估算海洋混合层群落净生产力。本研究于2015年10月,首次利用膜进样质谱法走航获取了黄东海表层海水中高分辨率O2/Ar数据,并估算了其NCP,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本航次观测到的Δ(O2/Ar)范围为-30.21%~44.38%,平均值为(0.32±8.29)%,低值主要出现在长江口北侧,而长江口(11.75±13.75)%和浙闽沿岸(5.42±5.21)%的Δ(O2/Ar)明显高于南黄海(-2.62±5.96)%和东海陆架区(-0.79±5.02)%。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平均NCP为(-9.24±23.15)和(-4.04±18.68) mmol·m-2·d-1<...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潮波响应和变形研究──Ⅰ.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象山港海湾对潮波的响应和湾内潮波变形.结果说明象山港对外海传入的半日潮波的振幅有明显的放大作用.M4和MS4两个浅水分潮在湾内快速增长造成了潮波变形和潮不对称性.潮波非线性的沿程变化和不同区域的潮能耗散说明湖滩与潮波变形关系不大,而湖波非线性在牛鼻水道中的增强对湾内潮波变形是重要的,1/4日分潮在湾内的共振作用也对M4和MS4两个浅水分潮起了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Na4P2O7加入不同灰化助剂经不同温度(200~550℃)灼烧后磷的回收率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灰化助剂除文献中已深入研究过的MgSO4和Mg(NO3)2外,还对MgCl2等10余种盐试剂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除Mg(NO3)2外,MgCl2,MgAc2,CaCl2,Ca(NO3)2等均能使Na4P2O7灰化后的磷完全回收(灼烧温度不低于450℃),而加入MgSO4在任何灼烧温度下磷的回收率均低于80%,效果不佳.因此,在利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由Solrzno和sharp所提出的方法去分析海水中颗粒磷和总磷或有机体中的磷时,应当用MgCl2(或MgAc2)作为灰化助剂来取代MgSO4.  相似文献   

11.
厦门海域大气气溶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12月至1990年3月,利用中美海气实验厦门观测站,采集了厦门海域107个气溶胶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定其中的Na+、Cl-、SO42-、NO3-、NH4+、Al、Fe、V、Pb、Cu、Cd.本文分析了厦门海域大气气溶胶中物质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厦门海域大气气溶胶物质主要来源为海水、土壤尘、煤烟尘和燃油灰,陆源物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季浓度明显低于干季,雨水对大气中颗粒物的清除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毛嵌线螺的研究Ⅱ.捕食行为与捕食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嵌线螺科(Cymatiidae)为肉食性中腹足类,在其贝壳的前唇有长短不一的水管沟,水管可以由水管沟中伸出,在外形上与草食性腹足类显着不同.嵌线螺的头部有一圆柱形的能大幅伸缩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在吻的基部、食道的上方有一由唾液腺特化而成的腺体,该腺体能分泌酸性或麻痹性物质,该物质对嵌线螺捕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3].嵌线螺的捕食对象因种类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主要有多毛类、海鞘、棘皮动物、甲壳类以及腹足类或瓣鳃类[1,4,5].  相似文献   

13.
深海黏土广泛分布在水深超过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以下的大洋盆地中,其沉积速率十分缓慢,只有少量的生物组分(主要是生物磷灰石)被保存,通常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海洋沉积物常用的磁性地层与生物地层相结合的定年手段通常不能有效使用。因此,深海黏土沉积年龄框架的建立一直存在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严重阻碍了对沉积环境演化和稀土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回顾总结了20世纪以来逐步发展应用的多种深海黏土定年方法,主要包括磁性地层、鱼牙87Sr/86Sr定年、鱼牙U-Pb定年、10Be测年、230Thex测年、187Os/188Os定年、鱼鳞石生物地层、恒定Co通量模型以及常用的地层对比方法。这些方法各具优缺点,单一使用以上任何一种定年方法几乎都难以获得完整可靠的年龄框架。因此,综合运用多种定年方法,对获得的年龄框架进行系统对比和验证,将会更为有效地提高深海黏土年龄框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海水中的硒主要以可溶性无机硒和有机硒形式存在。无机硒有Se~(2-)、SeO_3~(2-)和SeO_~(2-)三种形态,其中以SeO_3~(2-)和SeO_4~(2-)为主。有机硒主要以二甲基硒化物和二甲基脱硒化物(dimethyl deselenide)的形式存在。一般总硒含量在0.03μg/l—6μg/l范围内,大部分在0.05μg/l—1.00μg/l之间,硒(Ⅳ)与硒(Ⅵ)的含量大致相同。但不同海域海水的硒  相似文献   

15.
叶瑛  陈志飞  黄霞  杨灿军  陈鹰 《海洋学报》2008,30(3):165-169
洋中脊热液流体供养了特殊的生物群落.热液扩散流中的生物群从流体中汲取基本代谢组分(如H2S,CH4,CO2,O2等),将它们供给共生菌,通过共生菌将它们转化成机体能够利用的有机质[1-2].热液中的硫化氢一方面提供营养给化学自养菌,另一方面对许多海底生物又具有毒性[3-4],因此热液中溶解硫化氢的浓度是制约生物群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的重要因素[5-8].  相似文献   

16.
全球甲烷排放主要来源于厌氧环境中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采集渤海典型站位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甲烷和硫酸盐含量。通过提供不同类型产甲烷底物进行培养,分析了各样品中甲烷产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产甲烷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中产甲烷途径以甲基营养型为主,同时具有H2/CO2还原型途径。同一站点随着深度的增加,甲烷产生量逐渐减少,产甲烷速率相应降低。古菌群落以Crenarchaeota、 Asgardaeota和Nanoarchaeota为主,产甲烷菌Ca.Methanofastidiosales占据优势地位。本研究为全面了解产甲烷菌在海洋生境中产甲烷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M2分潮的季节变化对沿海的海洋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增强调和分析(EHA)既可以提取主要分潮时变的振幅和迟角,同时可以得到其他分潮不随时间变化的振幅和迟角。本文利用EHA分析渤海湾两个站点的水位数据,研究了渤海湾M2分潮的季节变化。为了评估EHA方法的准确性,在理想实验中设计了人造“水位数据”。利用EHA分析得到的M2分潮时变振幅和迟角以及S2、K1、O1分潮不随时间变化的振幅和迟角均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给定值,表明了EHA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当使用EHA分析渤海湾实际海平面观测数据时,得到的M2分潮振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敏感性实验表明,分析所得渤海湾M2分潮振幅的季节变化趋势不受实验设置的影响,是鲁棒的,能够反映该海域真实的M2分潮季节变化。此外,渤海湾M2分潮振幅的季节变化可能是东亚季风通过影响平均海平面、层化和涡动黏性系数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醋酸锌、醋酸镉和硫脲为原料,在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改变Zn/Cd的摩尔比,采用一锅退火法制备了系列g-C3N4/Zn1-xCdxS复合物。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所制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Zn/Cd的摩尔比为1∶1的g-C3N4/Zn0.5Cd0.5S在光反应30 min后,对BPA去除率可达94.9%,是g-C3N4(1.8%)和Zn0.5Cd0.5S (45.5%)的52.7和2.1倍;反应速率可达0.127 6 min-1,是g-C3N4(0.000 9 min-1)和Zn0.5Cd0.5S (0.021 3 min-1)的141.7和6.0倍...  相似文献   

19.
风尘通过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供应从而调控全球气候,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风尘的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并提出将232Th作为一种准确重建约50万年以来风尘沉积通量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基于230Th的标准化方法,它可用于修正由于海洋底流频繁扰动引起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变化,然后结合230Th标准化方法修正后的232Th通量,并利用10.5μg/g换算得出的风尘沉积通量,通过和实测值对比,阐明了此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对比晚全新世与末次冰盛期230Th标准化后的基于232Th获取的风尘沉积通量,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总结该方法在西太平洋的前期应用,认为此方法在西太平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生源组分及其对碳埋藏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 ppm剧增至375 ppm,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海洋作为大气CO2的“汇”之一,每年可吸收人类释放CO2气体总量的30%,对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平衡有重要作用[2]。两极地区是CO2的主要汇区,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反馈窗口。因此,了解碳在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4]。海洋中的生源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碎屑的沉降,主要由蛋白石(以生物硅代替,BSi)、碳酸钙(CaCO3)和有机质(通常用有机碳替代,TOC)组成[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