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在勘探和开发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其它有用矿藏的工作中,已广泛地应用自然伽(亻馬)測井。一般地說,在这些工作中,不仅需要根据自然伽(亻馬)測井曲线确定目的层的厚度及深度,而且在确定矿层的放射性元素合量、貯油层的合泥量与渗透率等工作中,还必須根据自然伽(亻馬)測井曲綫确定代表地层放射性的真正曲线幅度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量实际资料,肯定了声波测井、伽(亻马)-伽(亻马)测井在检查固井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并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应用声波测井和伽(亻马)-伽(亻马)测井的方法来检查固井质量,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普通电极系因受井眼中泥浆的分流作用及邻层的屏蔽影响很大,借以查明某些地貭剖面,特別是由电阻率不同的交互薄层組成的地貭剖面就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各石油工业先进国家,都广泛使用一种微电极系測井,这种电极系具有很多普通电极系所不及的优越性,除了可以精确地划分地貭剖面外,还可以确定岩石孔隙度,定性地估計渗透性。 1958年大跃进以来,随着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开展,我国各石油勘探区都相继展开了微电极系測井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地面放射性勘探油、气田方法,是一种年輕的直接勘探油、气田的方法。1927年苏联波果雅夫連斯基最初开始了这种方法的試驗研究,在已知油田进行了地面放射性測量工作。此后,主要的資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試驗研究。从1953年起,苏联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也正式开始研究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已做了大量的野外放射性測量和室內試驗研究工作。这些国家都获得了不少的結果和經驗,同时制造了适合于油气田放射性勘探的稳定性能良好和灵敏度相当高的放射性測量仪器。  相似文献   

6.
一、 4Be9是鈹元素唯一的稳定同位素,可以利用鈹核的光致核反应:4Be9(γ,n)4Be8来測定岩石样品中鈹的合量;此反应要求γ射綫的能量大于中子在鈹核中的結合能。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超声测井是一种新的地震測井法,它是利用超声波来研究小間隔內(1-2米)鈷井剖面岩层的物理机械性貭。近年来,由于石油探測事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方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中受到了广泛的注意。根据超声測井的試驗和应用的結果看来,这种方法可以簡捷、經济、精确、詳細地測定出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貭(纵波和横波的波速,波的吸收系数等等)及其随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工作是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测定我国西部三江断裂带若干地点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中的石英颗粒晶格中E′及Ge—Li缺陷中心密度并利用样品原位自然放射性年剂量计算活断层的年代,初步实验表明ESR方法对一些断层的新老、历史上是否活动及最近活动的相对年代测定结果与地质实际颇为符合。然而,利用U、Th和K自然放射性年剂量计算出的某些绝对年龄的正确性仍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海水温(地温)观测台网各井孔动态背景分析,确定各井孔水温(地温)动态变化类型,并对井孔性质与水温(地温)动态类型之间的关系、升温型井孔特征及引起水温(地温)动态变动的原因等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青海水温(地温)观测台网中,各井孔水温(地温)动态背景与水文性质具有一定关系。升温型井孔变化形态表现为准斜直线上升和弧线上升,每种曲线形态各井孔数据间具有较好相关性,但曲线的上升速率与井孔的地理位置、水文性质、地质构造等关系不明显。水温(地温)动态的明显变化与观测系统变动、对比观测仪器间的相互影响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监测系统检查维护及改进对比观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储层多数具可观的油气资源潜力。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因其具有与泥质地层相类似的放射性测井响应特征而常被误判进而会导致有效储层遗漏。本文在分析常规砂、泥岩地层中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常规砂、泥岩地层中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具有同步性且呈正相关,然而在相对高放射性砂岩中两者并不同步。基于这一关系,实现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化识别,并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放射性"虚拟补偿",同时就其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可以减少对储层的误判和遗漏。  相似文献   

11.
整理大地电流观測資料的总和法,是匈牙利的康达士教授提出来的。这种方法的理論前提是正确的,但是,它的具体步驟却存在着缺陷。原总和法在理論上的缺陷表現在:求新的全变化分量的坐标变換公式,在当前場合下,是不成立的;其整理步驟也太繁杂。本文对总和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其要点是:求出椭圓与外切长方形各边相切的切点坐标,井通过切点坐标用图解法画出椭圓,或用計算方法求出椭圓面积。在改进方案中,原有的理論上的缺陷沒有了,整理的步驟簡化了。  相似文献   

12.
当发生喷涌异常的XMW—5井附近有断层影响时,我们深入研究了该井异常恢复水位阶段的过程。根据DSF理论给出了此阶段剩余降深与时间对数的关系曲线,它近似为由两条直线段组成的折线,且两直线段斜率的比值ξ=2。从而为用场地观测资料检验DSF理论做好了准备。使用本文作者在成果(A)中引用的两次震例资料,即1984年6月、1986年3月XMW—5井两次喷涌异常事件,把它们异常的恢复水位观测值(剩余降深)与相应观测时间对数的数据画出观测曲线,其结果与理论曲线形态完全相同,且由两次异常观测曲线测得的ξ_1=2.14,ξ_2=1.998,与理论值ξ=2,非常接近。至此,DSF理论获得了场地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地球物理学报》1956,5(2):189-204
(一) 在電測井的時候,工業交流電常常由於線路中存在漏電現象或感應现象而進入测量線路,有時还經過線间電容或由MN電極而進入測量線路。工業交流電的頻率一般是50週或60週,頻率已經相當高了,對電測電流計來說已超過其頻率響應範圍,不會影響测量結果。但是在作電阻法測井(KC)時,由於線  相似文献   

14.
地表岩石中21Ne和22Ne有多种来源:宇宙成因、原位放射性成因、捕获的地壳源放射性成因和捕获的微量大气.本研究报道了首次在中国开展的对地表石英中宇宙成因21Ne和22Ne的测定工作.我们采用了一个独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效地去除了石英中的包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放射性成因21Ne和22Ne的贡献.多阶段加热结果表明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地表岩石样品R9202和R9203中宇宙成因21Ne和22Ne的含量分别为(3.83±0.87)×108和(5.22±0.51)×108atom·g-1,其相应的最小暴露年龄为(2.2±0.5)和(3.0±0.3)Ma,表明哈丁山顶的暴露至少从上新世中期就已开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如CASE法),作者提出: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通过实测冲击能(总能量)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利用振波图计算力(P)和位移(S)动态关系曲线、确定屈服点。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S曲线的相关常数,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剖析新疆新04井(泉)水文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新04井(泉)流体测项长程趋势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性、气温等物理场的相关性。新04井(泉)流体测项长程趋势变化是由于区域应力场增强与浅层水渗入量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2.热传导作用:岩石圈地温分布曲线当热传导模式存在于地表的热边界层中时,它适用于岩石圈。在深度δ_(TBL)上,地幔是向上逐步变冷的,而在较浅的深度上,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因为它反映了指向地面的热损失与来自局部放射性衰变生热作用和来自下方热流的合成作用之间的平衡。因此,在远比δ_(TBL)小的深度上,我们  相似文献   

18.
1958年6月开始,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低頻折射地震的試驗工作,目的在于探測埋藏很深的基岩,以及基岩以上的主要沉积岩界面。根据地貭資料的推測,盆地中部基岩埋藏的深度可达10公里以上,利用其他的地震勘探方法是不容易得到效果的.所用检波器的固有頻率为13周/秒,最远两个相遇炮点相距約90公里,接收距离达100公里.关于仪器的性能与工作方法,已在前文叙述,对于低頻地震波性貭的研究,仅有簡短的报导.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地震前这种短临异常现象的普遍存在。在新疆米泉县魏家泉5号井(XMW-5)用浮子式自记水位计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连续观测,其间共捕获到4次异常事件。观测表明,这种异常现象的水位曲线有着特定的形态。对这种异常水位曲线的典型形态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这是由于震前一种未知的快速变化的应力场压缩观测水层造成的弹性形变渗流效应,由此提出了“在矩形脉冲状变构造力作用下单一水层二维径向非稳定流弹性渗流模式”的成因假说。据此,从理论上定量地合成了异常水位曲线。该假说构成了作者“弹性形变渗流理论”(The Elastic Deformation Vadose theory)—EDV理论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疆有许多废弃的石油井、石油探井及一些油气泉、泥火山泉,这些井(泉)有的正好处在断裂带上或断裂带附近,井(泉)中的流体携带有大量的地壳深部信息,是理想的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泉)。观测中发现这些井(泉)的水质非常差,含有大量的气体、油脂和泥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