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农地和非农用地整理。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前阶段,土地整理通常是指农地整理。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史好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近些年来,全同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笔者随国土资源郭土地整理系统学习考察团赴比利时学习考察土地整理工作。历时19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对比利时的土地整理成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乡市整理、复垦与开发各类利用不充分和未利用土地的类型、区域分布规划,指出了这些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利用方向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分利用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为编制新乡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肯定过去几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绩的同时,从土地开发整理一般定义及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面临后备资源缺乏等一系列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拓宽思路、挖掘潜力等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大胆创新路子和办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行为。积极探索,采取了四项措施,确保了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招投标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既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也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土地整理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国土整治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是开展土地整理比较早,土地整理制度建设较完备,土地整理理论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土地整理在改善农林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景观、促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土质疏松,暴雨频繁,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选取具本区典型特征的山西省汾西县对竹镇作为案例进行黄土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研究,探讨在这一地区开展土地整理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结合实际,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很多,其潜在风险较大。目前,很多土地整理项目都未达到预期目标,有的项目甚至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要解决目前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从土地整理项目的全局出发,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对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工程组织、工作程序、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工作环境、生态环境及权属调整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10条工程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促进土地整理项目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一句话新闻     
《河南地质》2008,(12):49-49
近年来,焦作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积极推进黄河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组织实施了武陟县北郭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区总面积2.44万亩,总投资4533万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2.35万亩,将把滩区土地整理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田。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实践和体会,从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剖析了项目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项目选择申报、前期工作、实施方案编制、标段划分、规章制度建立、施工单位管理、监理单位选择、项目变更控制、资料整理、后期管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提出了具体办法和建议,对一些暂无规程的环节进行了探讨。对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土地整理项目相融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从先后时序上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最后对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李倩 《河南地质》2010,(10):7-9
日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未来十年,土地整治应沿着什么方向推进?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的定位是什么?与上一轮规划即2003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哪些不同?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5.
杨沛 《山西地质》2010,(2):44-46
通过详实的数据,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宣传。通过评价,我们发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促进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增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结合湖北丹江口青塘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实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用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8日上午,温县黄庄镇林村村民代表来到温县国土资源局,在一阵鞭炮声中,为县国土资源局送上了一面锦旗。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新年后上班第一天,南乐县国土资源局院内一片欢声笑语。 “各位领导,新年好啊。我们来是谢谢你们的!” “我说多少次了,我们把项目做好,为的不是锦旗!”  相似文献   

19.
范燕  李会明 《河南地质》2008,(10):22-22
2008年9月8日,荥阳市国土资源局门前鞭炮声声,原来是豫龙镇赵家垌村村主任王雨代表全村表谢意,在豫龙镇土地整理项目竣工之际,为该局送来了“土地整理、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锦旗。  相似文献   

20.
赵静 《山东地质》2011,(10):62-64,67
根据编写审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预算,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出现的规划设计与实际脱节、施工管理不到位、资金不足、缺乏后期管护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土地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