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罗超  李世忠 《地球科学》1994,19(6):831-837
本文以金刚石在孕镶钻头中均匀分布为基础,从理论上推导出唇面径向不同位置的金刚石切深、受力。结果表明,在正常钻井情况下,金刚石切深约为其出刃的1/10,且距钻头中心越近,金刚石工深、受力越大;并由此解释了实钻较微钻钻进能力更强以及随着钻压(P)、每转井尺(h)的增大,碎岩效果,即单位钻压每转进尺(h/p)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目前常用钻进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钻进中应采用控每转进尺的钻进控制方式,并对部分孕镶金刚石大钻头和做钻头进行了室内钻进试验,由每转进尺h和单位钻压每转进尺h/p得出不同岩石中不同钻头的合理每转进尺范围,且由h/p值对不同岩石进行的最佳钻头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磨损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刚石钻头定每转进尺钻进试验表明:在每转进尺合理范围内,钻头磨损率较低,在此范围外,则较高;并发现钻头多出现内喇叭型不均匀磨损唇面。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刚石钻头出现这种磨损唇面的原因:即内侧金刚石切深、受力及每周碎岩体积较大;并据此探讨了包括镶钻头在内的金刚石镶嵌措施,以使唇面均匀磨损。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外改善金刚石回转钻进工艺主要靠提高转数、改进钻头结构,采用绳索取心技术等措施.金刚石钻进由于钻压不大,提高转数后,岩石仍以表面磨削或疲劳破碎方式被破坏,每转进尺近似保持常值.若再增大钻压会带来冲洗条件变劣、金刚石温度增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金刚石钻进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金刚石钻进的效果,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从金刚石镀膜,胎体添加稀土元素2个方面来提高金刚石钻头的工作能力,采用以每转进尺为基础的恒钻速钻进方法,利用泡沫作为冲洗介质的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往评定金刚石钻头使用好坏的依据是钻速、钻头进尺和单位进尺金刚石消耗量(克拉/米)三个指标,今后应明确将金刚石钻头每米成本列入合理选择钻头的主要指标。推广金刚石钻头钻进以来,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钻速、台月效率、台年进尺不断增长,钻头进尺(天然孕镶钻头和人造孕镶钻头)逐年提高,初步摸索出了孕镶钻头的钻进规律,即在岩层(7、8、9级岩石)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天然孕镶钻头比人造孕镶钻头单位小时进尺略高一些,而钻头进尺和钻头价格则高很多。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钻探专家提出在金刚石正常钻进条件下,破碎岩屑的数量应与孔底排出岩屑的数量相应,否则,岩屑将会充满孔底部分,形成“岩屑垫”,阻碍岩石破碎,所以设计钻头和选择钻进规程参数时,应该保证破碎岩屑体积与孔底表面、钻头胎体间的体积,即充满孔底的体积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械钻速(钻头每转进尺)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给出了机械钻速与金刚石底出刃、岩屑排出程度的关系。提出了金刚石正常出刃和非正常出刃的概念,并对正常出刃金刚石钻头和非正常出刃金刚石钻头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研究和野外生产试验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深孔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施工中,由于所配置的钻机钻进能力强,在深孔的中深及以浅孔段钻进时转速高、钻效高,常因钻头工作环境或某一钻进参数的改变,而发生金刚石钻头(岩心管)与岩石烧结为一体的严重烧钻事故。通过严重烧钻事故案例,分析出中深孔段金刚石钻进易发生严重烧钻事故的几种工作状况,并对预防严重烧钻事故及处理严重烧钻事故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碎岩钻具每回转一周的钻孔进尺量(以下简称“每转进尺”)是评价钻进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取决于金刚石压入岩石的深度、金刚石的冷却效率、岩粉的数量、粒度以及金刚石和胎体的工作状态。进行的研究证实,这个指标与消耗于孔底钻进过程的功率直接相关(后者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即  相似文献   

10.
刘蓓  胡远彪 《探矿工程》2014,41(5):57-60
MDES2000型微钻实验装置可模拟真实钻进情况,可开展岩石研磨性与可钻性试验、金刚石钻头性能参数及寿命试验、优化钻进规程参数试验等室内的各种微钻实验研究工作。该实验装置可通过手动或程序控制完成模拟钻进工作,能够实现钻进过程中各项钻进参数(钻压、钻速、扭矩、转速及进尺)的监测、采集、处理及存储功能,还可建立钻进参数报表文件数据库。该实验装置对岩心钻探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在弹-塑性岩石(大理岩、石灰岩、砂岩)中的工作机理与孕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机理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根据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在切削过程中的受力作用,研究了复合片切削刃的工作机理,并将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机械速度随着复合片切入岩石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切入岩石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复合片受到的轴向载荷及切削角等参数,且随着转速或轴向载荷增加,动荷系数B应取较小的值。分析结果有助于设计金刚石切削具和钻进参数。   相似文献   

12.
周龙昌 《探矿工程》2004,31(12):48-49,52
在PDC钻头切削齿磨损机理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PDC切削齿复合层厚度对金刚石钻头的寿命及机械钻速有较大影响,因而切削齿复合层厚度的选择在金刚石钻头优化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青海野马泉矿区在钻探生产中通常采用大钻压、高线速度的钻进规程。由于在钻进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岩粉量多、摩擦生热快且难以排出,常出现钻头非正常磨损现象,导致钻头提前失效,使得提下钻频繁,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根据现场地层情况和工艺条件设计了钻头,改进了钻头配方和钻头制造工艺,将钻头水口进行了适当的加宽。数值模拟分析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加宽水口可以有效地排粉、降温和提高钻头寿命。  相似文献   

14.
新型打滑地层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钻探施工中,经常遇到打滑地层,为了解决打滑地层钻进难题,国内外专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金刚石钻头,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保证了切削齿具有良好的自锐能力、切削齿与岩石接触面的比压大等特点,从本质上提高了钻头对打滑地层的适应性.室内微钻试验表明,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钻进打滑地层时具有高时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电镀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研制方法和原理。此种钻头适用于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即所谓打滑)地层的钻进。攻克“打滑地层”的途径是:(1)降低钻头胎体耐磨性,促使金刚石出刃;(2)改变钻头底唇形状,提高金刚石破碎岩石的比压,增多孔底破碎岩石的自由面,使之易于破碎岩石。从4个钻探队、39个钻头的生产试验结果来看,上述研制工作既合理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孕镶金刚石钻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钻头切削齿结构对钻进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Image-Pro Plus的应力面积分布对比方式。结果表明:同心环齿型钻头在钻进初期沿旋转方向切削齿前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花齿型钻头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2种齿型钻头在钻进后期均会不同程度出现内外径边缘靠近水口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易导致钻头内外径部位变相磨损;花齿型钻头的钻进效率要优于同心环型钻头,但是钻进寿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热压金刚石钻头在钻进中尚存在钻进时效不高、适应性不广的弱点,进行了聚合粗粒金刚石钻头的应用研究,从聚合粗粒金刚石的聚合方法与工艺,到聚合粗粒金刚石破碎岩石的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制的聚合粗粒金刚石钻头,在室内进行了钻进试验,钻进Ⅸ级中—细粒致密花岗岩能获得2.59 m/h的时效,和普通金刚石钻头相比钻进效率提高了24%,表明聚合粗粒金刚石可以弥补普通金刚石钻头对岩层适应性较低的弱点,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吴成芬 《探矿工程》2013,40(7):114-116
金刚石是电镀钻头主要的钻进和切削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对钻头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充分了解金刚石的性能,掌握并利用各种检测手段,才能合理选择出性价比高,又能满足钻头需要的金刚石。主要对金刚石的性能和检测方法以及电镀钻头中如何选用金刚石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地质钻探工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金刚石钻头设计是个复杂的系统。俄罗斯技术科学博士Скоромных В. В.教授等使用系统论方法设计表镶金刚石钻头,以机械钻速为目标函数,以钻头切入岩石深度为切入点,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程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金刚石在孔底的工作情况和钻头破碎岩石的过程,对于深入研究孔底岩石破碎过程机理和判断金刚石钻头设计的合理性及其对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田勘探中存在大硬度、弱研磨性、高胶结强度地层的低钻效问题,为此进行了聚晶金刚石取心钻头的研制。该聚晶钻头底唇设计为阶梯状,水口不超过8个,聚晶在底唇上采用抛物线布局。聚品金刚石取心钻头经与PDC钻头、金刚石钻头对比,其在大部分地层磨损正常,钻效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