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发虎  王亚军  丁林  姚檀栋 《地理学报》2022,77(7):1565-1585
本文收集整理了1949年以前对青藏高原区域的主要探险和考察活动。青藏高原的探险和考察主要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 古代主要是与国内外宗教活动相关的附带零星记录;② 晚清时期主要是西方人以科学名义的初步科学考察;③ 1912—1949年中外联合科学考察; ④ 1912—1949年中国学者主导的较系统科学考察。清代以前对青藏高原的考察,以地理现象描述、资料收集、单学科考察和研究为主,1912—1949年科学考察已过渡到采用简易科学仪器进行地理要素的测量、对某一专题(如植物)的局部区域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12—1949年中国学者从配合西方科学家开展联合科学考察发展到政府组织国内学者对青藏高原地理、地貌、地质和气象气候、植物等的考察和研究,中国学者的一些成果也开始走向国际,扩大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文君  李鹏  封志明  游珍  肖池伟 《地理学报》2021,76(9):2118-2129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环境与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了中国面积大、分布广的“无人区”(UPAs)。然而,当前有关“无人区”面积、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等研究尚无定论。客观、准确界定“无人区”的空间范围,对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家公园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居民点分布信息,据其地形、气候、生态、土地利用等要素特征,本文综合表征了居民点的自然—生态—土地利用耦合关系,率定了居民点分布上限的各要素阈值,通过多要素空间叠加构建了“无人区”评价综合模型,并以居民点分布的自然极限、生态(含氧量)下限、土地利用规律为关键阈值界定了青藏高原“无人区”空间范围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 以居民点分布累计比例< 0.1%计,确定“无人区”的地形阈值为海拔> 5665 m、相对高差> 2402 m、地形起伏度> 8.59,气候阈值为相对湿度< 76.2%、温湿指数< 33或 > 71。② 根据居民点分布及人体对含氧量耐受情况,确定“无人区”的生态阈值为气压< 500 hpa、大气含氧量< 40%。③ 青藏高原严格“无人区”面积达1912 km2,其中新疆699 km2、四川413 km2、西藏331 km2、青海291 km2、甘肃178 km2。空间上呈零星分散状,多分布在四川贡嘎山、珠穆朗玛峰附近等极高山地区、可可西里东部—罗布泊地区;以及少部分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3.
张镱锂 《地理研究》2004,23(3):422-422
为纪念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主编,近70余名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老、中、青学者联合著述的科学著作———《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近期已经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序言中,刘东生院士、孙鸿烈院士和郑度院士分别撰写了题为“青藏研究的科学范式、效应及其精神内涵”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两篇文章。文章用客观的、科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30年来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体的青藏高原研究在各个阶段的科学考察与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从自然科学史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升华、凝炼并提出了“青藏效应”,即探索自然奥秘的凝聚效应、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效应、人  相似文献   

4.
滇中城市群不透水表面时空变化与反常气候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学科前沿也是热点和难点,其中城市不透水表面(IS)的热岛、雨岛等气候现象是研究重点,但有关其他气候要素的研究尚有待开展。本文以全球30 m IS数据集(GAIA)和中国区0.1°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为数据源,通过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法和贝叶斯模型等方法,对滇中高原湖滨城市群在1985—2018年间IS的时空变化特征、气象要素变化与IS的关系,以及反常气候现象进行了刻画。结果表明,相较1985年滇中城市群的IS面积增加了227.56%,2007—2018年增长速度达到最快(89.85 km2/a),主要在S、NE、SE、W 4个方向扩张;34 a滇中城市群气候整体经历冷湿(1985—1995年)、暖湿(1996—2006年)、暖干(2007—2018年)3个快速转化阶段;IS具有显著的“热岛现象(气温+0.63 ℃,长波+4.49 W m²)”“雨岛现象(降水+38.27 mm)”“湿岛现象(比湿+0.51 g/kg)”“风速低岛现象(风速-0.025 m/s)”和“气压高岛现象(气压+602.64 Pa)”;滇中城市群的长波辐射主要分布在313~329 W m²、比湿8.9~9.9 g/kg、气压76235~79946 Pa、短波186~194 W m²、降水840~876 mm和876~998 mm、风速2.08~2.38 m/s、气温13.85~15.85 ℃区间内,且显著受IS分布影响。IS对气压和湿度的影响具有“气压反温度现象”和“湿度反常现象”,这可能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海拔和大型湖泊(湖陆风)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世界第三极地区,是全球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之一,对中国、北半球乃至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第三极地区对全球环境变化及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亦有敏感响应,同南极和北极一样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2009年,“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国际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以“水—冰—气—生—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题,旨在解决第三极地区过去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冰圈与水圈相互作用及其灾害过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及该地区环境变化的适应对策等科学问题,以揭示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规律,从而为提高这一地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该计划自启动以来,以TPE科学委员会及TPE项目办公室为依托,,有效执行各种实施方案,已经在第三极冰川变化、季风与西风相互作用、台站建设、数据共享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后,将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和研究地区,与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相对接,为第三极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指数模型对2010—2019年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效应,并探究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各子系统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但多数城市暂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② 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出“极化效应”显著、“回程效应”与“扩散效应”微弱的特征;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④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禀赋基础力、居民消费需求力、基础设施保障力、规模效益催动力、人力资源潜在力、经济发展拉动力“六力”共同驱动下形成的。最后,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区域联动、瞄准核心驱动力等针对性建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盐湖分布区。在青藏高原第一次综合科考时曾对青藏高原盐湖开展过系统调查。二次科考在一次科考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一些工作程度不够的极端困难区的补充调查,还重点开展了气候变化及资源开发双重影响下青藏高原盐湖资源与环境的变化趋势;现代盐湖关键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古钾盐成矿预测;盐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等研究工作。经过近3年的系统工作,专题获得了大量一手科考数据,已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科学成果。研究系统介绍了盐湖专题科考方案的整体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前期获得的亮点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PSR框架的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敏感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敏感性是测度区域沙漠化可能性的关键指标。鉴于沙漠化敏感性研究“重评价、缺框架”、“重格局、轻变化”的研究现状,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分析框架,构建了“气候条件—地表覆盖—植被恢复”沙漠化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2000、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除流动沙地(丘)外)沙漠化敏感性,结合县域人口密度开展了区域沙漠化防治分区。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以中度敏感区为主(27.04%),其次为轻度敏感区(25.53%)、不敏感区(22.96%)和高度敏感区(20.82%),极敏感区占比最小(3.65%),沙漠化敏感性呈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5年间,内蒙古自治区9.20%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等级降低,24.83%则趋于增强。研究区可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沙化治理区、综合发展区和生态移民区四大沙漠化防治区。  相似文献   

9.
学科树视角下地理学和建筑学人居环境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梅    汪德根 《地理学报》2022,77(4):795-817
本文从学科树视角比较分析地理学和建筑学的人居环境研究进展。首先,梳理研究脉络,指出两个学科具有相同的“树根”(即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树干”(即九大主题和八大尺度)和“树枝”(即33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异的“树叶”(即各领域数量迥异的研究成果)。其次,比较研究成果特点,发现两个学科成果差异明显,表现为在适宜性等6个二级主题上,地理学成果较多,建筑学成果较少;在规划等6个二级主题和建筑尺度上,建筑学成果较多,地理学成果较少;在空间格局等12个二级主题和城市等6个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多,但侧重点不同;在行为二级主题和全球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少,但侧重点不同。最后,剖析学科成果差异的生成逻辑,并展望未来进路。学科成果差异的逻辑起点是学科门类差异,逻辑链条是“学科门类—学科特性—研究主体—研究偏好—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差异传导机制,其中研究范式差异是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未来人居环境研究应促进框架延伸化、主题展拓化、尺度统筹化、数据多源化、方法混合化等范式提升,同时回应全球化、美好人居、突发事件、跨学科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赵赞  陆林  任以胜 《地理学报》2021,76(8):2032-2047
随着旅游地发展复杂性的增加,非线性研究方法成为旅游地演化研究的有效选择。以上海为案例地,运用水平可视图算法,将旅游需求作为旅游地复杂系统动态行为表征,探讨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过程及动力学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具有小世界和近似无标度网络特性,混沌动态行为特征,表现为混沌确定非线性动力系统;上海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处于“无序中的有序”混沌或混沌边缘,原有秩序已瓦解,系统新的属性和结构逐渐涌现,有待新的高级有序态生成;旅游地复杂系统遵循“有序—混沌(边缘)—涌现—新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跃升的过程;外部环境和主体系统主导下的重要事件是旅游地复杂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的“关键要素”,政府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系统阶段性演进起到“推进器”作用,旅游企业开始显现主导地位,成为未来推动上海旅游地复杂系统演替发展的主导力量。上海国际入境旅游客源国(日、韩、新、德、英、法、加、澳)和国内旅游外地游客市场处于不稳定的混沌区域,是影响上海旅游地复杂系统混沌行为的重要因素,应进行混沌控制,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上海旅游地复杂系统新演化阶段有序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本区至今还是综合科学考察的空白区。为查明基本情况,1989年夏以乘汽车路线考察方式穿行该区而作了预查,搜集了当地地质、地理、生物等基本资料。经考察发现,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上新世以来火山活动普遍,湖泊众多,矿产资源可能有良好前景;所在区又为自然地域和地质构造的重要界线,对青藏高原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库姆塔格沙漠,地跨新疆、甘肃2省区;东起敦煌鸣沙山、西临罗布泊、南依阿尔金山、北抵阿奇克谷地;面积超过2万km^2。境内气候极端干旱,地貌类型复杂、沙丘类型多样,是"羽毛状沙丘"在我国的唯一分布区。受自然条件和技术装备等制约,一直是我国八大沙漠中综合科考的最后空白。2006年,"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被列为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历时4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填补了多项沙漠科考和研究空白。主要包括:(1)首次发现、命名并定义了"沙砾碛"这一库姆塔格独特的地貌类型;初步探明了该沙漠独有的"羽毛状"沙丘的形态学特征及形成过程;(2)基本探明了库姆塔格沙漠地表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及2个主要物源端元,揭示了晚新生代沉积物特征和地层序列;(3)初步确定了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古风成砂的形成时代,并阐明了该沙漠的成因和演化过程;(4)初步查清了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现代水系分布及水文特征,绘制完成中更新世晚期、汉、唐、清、民国、现代6个时期的水系演变图;(5)首次确认了库姆塔格沙漠土壤类型及其发育过程和区域分布特征;(6)首次建立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库姆塔格沙漠气象观测场,实现了基于卫星传输的气象数据实时采集,初步摸清了羽毛状沙丘形成的动力条件及周边气候演变趋势;(7)基本查清了库姆塔格沙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特别是发现了沙生柽柳、白花柽柳、侧花沙蓬等6种植物的分布新区;(8)系统调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双峰野骆驼种群及其生境,对野骆驼的行为生态学进行定位观测研究;(9)完成了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提出了"大敦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为拯救敦煌绿洲、保护敦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度中国南极冰穹A考察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波  崔祥斌 《极地研究》2008,20(4):371-378
冰穹A(DomeA)是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蕴藏的科学资源受到国际科学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成为国际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前沿区域。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CHINARE24,2007/2008年度)继续开展DomeA地区考察活动,具体执行内陆建站选址任务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PANDA计划。本次内陆冰盖队在到达DomeA后,在DomeA核心区域以及中山站-DomeA断面上开展了多学科系统性的科考工作,取得了以"南极DomeA科学考察"、"内陆建站选址"和"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支撑能力建设"为代表的新进展,提升了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的支撑保障能力和科学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婷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4):500-512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及其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际科学家的关注。本文以SCIE和ES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2009-2015年间上述数据库报道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文献及其引用情况,通过文献计量方法,采用多种分析工具,从多个角度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国际青藏高原领域的研究态势,主要结论为:整体上近年来国际青藏高原领域研究规模和学术影响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研究实力上,中国、印度、美国仍稳居国家论文产出前三位,但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尼泊尔发展较快,在机构层面上中国机构的整体优势逐渐扩大。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青藏高原的发文期刊仍以地学、环境类期刊为主,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高质量的综合类期刊上。青藏高原的研究学科持续完备,研究内容地域特色明显,研究主题包括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高原各个圈层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寒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等。今后,中国青藏高原研究应着力聚焦前沿科学问题,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协同化集成化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成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卢芳华 《极地研究》2016,28(4):523-531
北极在气候、资源、航道、科考等诸多领域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科考活动在资源争夺上的工具价值更是独一无二,同时,科考作为低敏感领域的活动也最容易开展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目前北极科考活动主要的法律规范。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既有对北极科考的法律依据又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北极科考活动的拓展关涉中国在北极航道、渔业、投资等领域重要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我国未来在北极事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北极科考活动力度,参与北极科考活动法律规范的制定,进而提升我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权和发言权。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The TP is a spectacular field laboratory for analyzing 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geo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s well as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Kutzbach et al., 1993). Being the largest and highest continental plateau with a mean …  相似文献   

17.
The Tibetan Plateau (TP) plays a unique role in Earth System Sciences. It represents a key area to understand not only basic geodynamic processes link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uplift of mountains and plateaus,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teau uplif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the last 50 million years the formation of the TP has considerably influenced the global climate and monsoon system. Moreover, the TP proves to b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present-day global change phenomena. Based up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ITP)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through the Memorandum signed by the CAS and DFG (Deutschen Forschungsgemeinschaft), both CAS and DFG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intensify TP research and to develop coordinated research programs. “The Tibetan Plateau – Geo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consisting of one big projects funded by CAS and five projects funded by DFG that cover the pre- and early-collision history of the TP, the Palaeogene/Neogene uplift and climatic dynamics as well as the Late Quaternary and recent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on the TP. The projects are linked through several levels of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再论青藏高原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镱锂  李炳元  刘林山  郑度 《地理研究》2021,40(6):1543-1553
伴随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高原内外多学科研究程度和认识的提高,及地理大数据、地球观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青藏高原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系统论述了确定青藏高原范围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分析探讨了高原地貌宏观结构(高原面、高原内低盆地与高原边缘河谷低地等)和周围边界各自然地段构成的基本特征。采用ArcMap软件,通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及新资料对高原地貌比较研究,实现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精度的青藏高原范围的界定。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起西昆仑山-祁连山山脉北麓,南抵喜马拉雅山等山脉南麓,南北最宽达1560 km;西自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西缘,东抵横断山等山脉东缘,东西最长约3360 km;范围为25°59′30″N~40°1′0″N、67°40′37″E~104°40′57″E,总面积为308.34万km2,平均海拔约4320 m。在行政区域上,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9个国家。其中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58.09万km2(占高原总面积的83.7%),平均海拔约4400 m,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新疆等6省区,西藏和青海两省区主体分布在高原范围内(约占高原总面积的6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