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秦岭地区的构造体系主要为纬向构造体系,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叠加了它的变种首阳山弧形构造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此外,祁吕贺山字型及北东向构造在本区也有零星分布。本文根据构造体系特征,结合地层、岩浆岩、矿产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铁、铜、多金属矿产划分为几个构造成矿带:武都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多金属矿成矿带;老厂-红山梁帚状构造控制的铁矿田;首阳山弧形构造西翼北西西向铜(铁)成矿带;沙沟街-老铁厂东西向铁矿带和其它成矿带。以上主要热液-矽卡岩型(或热液复合)矿床或矿体相对富集部位有如下特征:矿床相对富集于反射弧顶部,帚状构造靠近收敛部位,反“S”型曲率最大部位,“入”字型分支交汇处及所夹之锐角区间。  相似文献   

2.
海洋山耸立於都庞岭之西,为全州、兴安、灌阳、恭城间之最高山,海拔一千五百公尺左右。二十九年多著者等乘研究湘南‘山’字型、五岭‘多’字型及新夏华式(Neocathysian)构造之便,曾一登其岭,并得机一窥该地之钨矿脉。当时所行  相似文献   

3.
下花园山字型构造位于河北省下花园镇以南。山峰矗立的鸡鸣山乃是该山字型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字型构造规模较小,西自磁炮窑以西,往东经夏家沟、青寺、棘针屯,跨洋河继经鸡鸣山,止干西黄社、盆窑以西,全长8~9公里。北起下花园电厂,南迄棘针屯之南4公里余,为一弧顶大致向南凸出的山字型构造(图1)。   相似文献   

4.
(一) 朱家坝山字型构造的地质概况朱家坝山字型构造位于汉南隆起的东南端,北接秦岭纬向构造带,南邻四川盆地沉降带,东有巴山歹字型构造,西为龙门山隆起褶带。区内出露着一套完整的震旦亚界火地垭群地层,其上覆有震旦统灯影组及下寒武统郭家坝组盖层。当时的岩浆、火山活动较为活跃,因此本区的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或火山岩颇  相似文献   

5.
扎依尔山金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的北西侧。近年来,经过普查勘探工作,获得不少资料,现整理成文介绍于后,供同志们参考。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图1)属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之扎依尔—达拉布特复向斜东段之北翼的一部分,正置欧亚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山(马宗山)一般泛指天山的东延部分,东部与龙首山相接。北山下寒武统双鹰山组是东疆和甘肃河西主要含P—V—U矿层位。目前已发现矿床(点)多处,为重点找矿对象之一。一、含矿岩系早寒武世双鹰山组P—V—U含矿岩系受东西构造带的控制,呈狭长带状分布于震旦纪古隆起带边缘,甘肃境内西起方山口,东至洗肠井,长达400多公里(图1)。含矿岩系以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与上覆中上寒武统西双鹰山组呈整合接触。P—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特征概述6210岩体为一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30公里,呈南北向展布的椭园形,锒嵌状,并列式复式花岗岩体。面积1007平方公里。(见图1)大地构造位置在 WY 山新华夏系西部的 DW 山——Y 山三级隆起带与南岭纬向构造带北缘的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8.
从重力异常看三江地区的地壳构造轮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计算了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的地壳厚度。本区地壳厚度由北而南逐渐变薄,北部最厚达67公里,南部最薄为41公里;横断山中段,有向东西两侧变薄的趋势。根据本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划分出哀牢山、丽江——木里、建水——师宗三大地壳构造带;滇西、滇中、松(潘)甘(孜)、滇桂四大地壳构造区。文中对各区、带作了简要论述,并指出本文的地壳构造区与大地构造的二级构造单元具有一致性;而其中的地壳构造与三级大地构造单元又相吻合。本文从中生代以来海陆变迁关系,指出本区地壳厚度在新生代有剧烈的增加。并根据本区新生代区域性地壳褶皱运动,指出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在这一期间的碰撞,是本区新生代地壳形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1979年,新疆地质局区测队在西准噶尔地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于白垩系发现一大型内陆湖相沉积型膨润土矿床。现将其主要地质特征介绍如下。(1)矿区在地理上位于西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和什托洛盖之南东。在构造上处于欧亚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东部。控矿构造为得楞山—夏子街凹陷内的一次级背斜。  相似文献   

10.
西藏伦坡拉地区系指东经88°30′—91°00′,北纬31°20′—32°20′之间,面积约两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班公湖—怒江深大断裂从本区北部通过,区内段叫崩则错(错意湖)—兹各圹错深大断裂。它宽4—20公里,长约200公里,由数条或数十条断层所组成。断裂带西宽东窄,任姜索日处妆敛,东段走向北西西向,西段走向南西西向。它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甚致早于印支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均有活动。沿断裂带具有一系列东西拉长的重、磁异常和大量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与喷发岩,以及由二叠系等外来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等。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桂阳泗洲山背斜处于塔山—阳明山东西向构造与临武—耒阳南北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大义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南部。背斜西翼棋梓桥组长达10余公里连续分布着润冲—黄毛江—坳上等12个铅锌矿床(点),东翼3个铅锌矿点(图1)。这些矿点,研究程度低,仅五十年代末期,冶勘236队对大水井—付家(即白面城)一带铅锌矿开展过预  相似文献   

12.
可可乃克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中段、吐鲁番盆地之西南缘,托克逊县之西南约60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87°55′—88°10′,北纬42°33′—42°40′(图1). 本区属于中天山构造带.沿该构造线走向(近东西向)广泛出露着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碎屑岩、泥质岩及碳酸盐岩岩系,厚度近6000米.地层总的为南倾.这套地层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阿哈布拉克群,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宋淑和 《地质论评》1946,11(Z2):271-278
绪言新疆钼矿产地有二,一为巴图鲁沟,一为那路沟,均位于精河县境内依兰察布山艾门精河之上游(图版一)二者相距约三十公里,距精河县城则皆在五十公里以内。沿河谷而上,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下侏罗统林山组、中侏罗统罗坳组、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武夷群的建造类型及建造序列 ,总结了侏罗纪陆盆的发展阶段。本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 3个亚旋回 :印支亚旋回 (分为Ⅰ幕金子运动 ,Ⅱ幕南象运动 )、早期燕山亚旋回、晚期燕山亚旋回 ;4个构造幕 ,尤以燕山Ⅲ幕最为剧烈 ,使本区地势由东升西降转变为西升东降。  相似文献   

15.
一工作地区为湘赣中部,其范围包括鄱阳湖、九岭山、洞庭湖、雪峰山之南东,武夷山、诸广山、南岭北面的广大地区,隶属于本区通常惯称的主要煤田有萍乐煤田、涟邵煤田等。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第二新华夏巨型沉降带内。南边是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边靠近规模巨大的淮阳山字型。第二条、第三条新华夏巨型复式隆起带分别从研究区东西两侧通过。多种构造体系在此复合。区内有与南岭带平行的一系列东西向构造,除属于南岭带的大东山-九疑山-铜山岭隆起外,还有赣南纬向构造带,塔山-永兴-彭公庙隆起,白  相似文献   

16.
陕西小秦岭地区位于秦岭东段,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东秦岭东西构造带的北侧,新华夏第三隆起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南侧之复合部位。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宽约54公里;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金矿是区内优势矿产之一,也是陕西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一) 金矿资源概述区内地层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岩系,并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南部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变质火山岩及蓟县系海相碳酸盐地层,东南部有古生界碳酸盐及中新生界碎屑岩分布。  相似文献   

17.
大青山煤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阴山山脉的中段.本区石炭纪含煤建造,系指栓马拉煤系下部,即栓马桩群第一段(CP_1)以及第二段(CP_2),其东西延展长30多公里,南北宽7公里以上.除北面为中生代地层所覆盖外,东、西、南三面均被逆掩断层所限,与桑干群等古老地层接触.几十年来,大多认为大青山煤田石炭纪  相似文献   

18.
中扬子区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建议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反转,总体表现为隆升挤压。印支期以来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南、北两个弧形构造体系,平面上构造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北部(大洪山)弧形构造系呈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南部弧形构造系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具双重结构特征,西部为"隔槽式"构造格局。近期应以江汉平原南部、湘鄂西区桑植石门复向斜为勘探重点,同时围绕深化地质认识,解剖区域结构,加强地震攻关,积极准备中扬子南、北逆冲推覆带勘探。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宣化鸡鸣山断层及其时代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鸣山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在京包铁路沿線下花园镇东南约2.5公里。作者於1949年4—10月曾参加下花园地质工作队完成了下花园、武家沟西窰沟、郭家寺等地的万分之一地质图,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为本区最重要的资料。1951年又参加清华大学教学实习,带同学们来此实习。根据两次搜集的结果,对下花园一带的构造问题,特别是鸡鸣山断层问题,提供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Caner.  J 《地质科学》1996,31(4):313-326
对比利牛斯等造山带典型弧形构造的分析表明,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遍特征,可分为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构造和推覆-滑覆被动型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是与比利牛斯Basque弧在空间形态、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等方面一致的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弧形构造,推测该弧中部存在一巨大的底部低角度逆掩断层并由根部带向北延伸达100多公里,康西瓦断裂(基底缝合带)可能是主根部逆冲断层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