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974年云南省昭通地震破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南岸的山地中。 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震区大地测量资料,根据破裂与应变的关系,确立这次地震震源破裂属于逆冲型。依据烈度衰减和余震分布特征建立了矩形滑动断层模式参数,并应用曼辛哈(Mansinha)和斯迈利(smylie)给出的倾斜、有限滑动断层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表达式,求得平均倾向滑距。结果是:断层走向N6°W,倾向N84°E,倾角60°,断面长20公里,宽30公里;断面顶部距地表深度2.5公里;平均倾向滑距2.8米,地震矩5.4×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51巴;释放的应变能下限1.2×1023尔格。 作者还扼要地讨论了P波节面解和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并解释了一些宏观地震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对已有地质资料、卫片和航片的判读分析,抓住东川、寻甸、嵩明、宜良、华宁、个旧、建水等小江断裂带的关键部位进行实地调查,作了1/5万的地质填图,测得了该断裂左旋水平错距的时空分布资料。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在宜良以北(北段)的水平总错距达55公里;华宁以南(南段)的水平总错距仅12公里,它的左旋水平运动始于晚渐新世,而第四纪的最大错距约为30公里,占整个最大总错距的一半。文中还讨论了错距分布不均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估计中国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量的大小,本文以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资料为基础,结合其它有关资料,测定了区内142个小区域的水平应变。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大致以云南小江断裂一线(东经103°)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以北西-南东向压应变为主;西部地区,其北段主压应变为北东向,往南转为近东西向,更往南应变方向多变,但与那里的山系转折相协调。察隅-松潘一线的线应变达-0.5。察隅相对于松潘,往北东移动了360余公里。 作者还指出,印度洋、欧亚、太平洋三大板块的聚合和碰撞,是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壳水平形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以下简称圣安断层)是世界上研究得最详细的几条大活动断层之一,也是目前地震台网和其它地震前兆台网布置得最密集的断层之一。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短期考察和所涉文献归纳其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重力异常看三江地区的地壳构造轮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计算了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的地壳厚度。本区地壳厚度由北而南逐渐变薄,北部最厚达67公里,南部最薄为41公里;横断山中段,有向东西两侧变薄的趋势。根据本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划分出哀牢山、丽江——木里、建水——师宗三大地壳构造带;滇西、滇中、松(潘)甘(孜)、滇桂四大地壳构造区。文中对各区、带作了简要论述,并指出本文的地壳构造区与大地构造的二级构造单元具有一致性;而其中的地壳构造与三级大地构造单元又相吻合。本文从中生代以来海陆变迁关系,指出本区地壳厚度在新生代有剧烈的增加。并根据本区新生代区域性地壳褶皱运动,指出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在这一期间的碰撞,是本区新生代地壳形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地形变资料测定通海地震的地震断层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用大地测量资料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确定通海地震断层参数的一个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求得如下结果:断层走向N60°W;倾向S30……W;倾角84°;断层面长52公里;宽22公里;断面出露地表;平均走向滑距-2.24米;平均倾向滑距0.14米;地震矩8.5×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34巴;释放总应变能量下限为6.5×1022尔格.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简化了曼辛哈和斯迈里断层位移场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原生地震裂缝(地震断层)的确定在地震考察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地震造成的地表裂缝均以次生裂缝(主要有边坡裂缝和沙土液化引起的地表裂缝)在数量上占优势。为了从大量次生裂缝中区分出原生裂缝,作者从讨论原、次生裂缝的一般含意入手,指出边坡裂缝同原生裂缝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受地形影响。因此,作者依据岩石力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判断边坡稳定性的投影方法用于鉴定裂缝是否受地形影响,从而确定是否原生裂缝。在地形平坦处的松散沉积物中,必须注意沙土液化引起地基局部沉陷和液化滑坡所发育的地表裂缝同原生裂缝的差异。为了解释本文提出的方法和说明观测中的要点,列举了磨黑地震中的两组裂缝。本文中还提出了裂缝应力分析的投影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地震区三角网平差和利用平差结果反演断层参数的随机尝试————动态平差方法.通过新丰江水库5.3级地震区三角测量资料的处理, 进一步阐述如何应用这种方法, 并给出反演5.3级地震断层参数结果:断层走向北东62, 倾向南东, 倾角59, 断层长4.7公里, 上界面深0.45公里, 下界面深4.5公里, 倾向滑距73.4毫米, 走向滑距25.5毫米, 为正断右旋走滑断层, 地震矩 m0=2.01024达因厘米, 应力降=12巴, 释放的应变能下限 E=1.21019尔格.文中依据所得结果, 结合地震机制和构造资料讨论了新丰江水库地震的力源问题, 指出区域应力场是主要力源, 水压应力场是主要的诱发力源。   相似文献   
9.
普洱磨黑6.8级地震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以及地质部门提供的地层和重力资料,总结了震区区域地质基本特征,指出新生代中这里主要受北东东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导致地壳大规模的收缩。 地震资料表明6.8级地震是在近南北向的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这里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应力场不一致的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红河断裂带的断错水系发育与地震活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河断裂的近期活动表现在对水系发育的控制作用方面。该断裂的弥渡——元阳段,断错水系十分发育,深受人们重视。本文基于对几条断错河谷的细致研究,运用重砂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测定了一些晚第四纪阶地沉积物的来源,揭露水系的演变过程,从而实现用地层法确定断层错距。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在晚第四纪中的最大右旋水平错距达6公里,平均错动速度为1.2厘米/年。古地震资料表明沿红河断裂有过强烈地震活动;历史地震资料反映在元江、(?)嘉等地均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近几百年来,于断裂东北侧的通海、建水、石屏、楚雄等地有过大地震。这些事实表明伴随红河断裂的右旋运动,有着强烈的地震活动,并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迁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