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著名作家黄佩华现任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是文学影视创作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著作颇丰,有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长篇传记等等文学著作和剧作。本刊曾经连载过他的地理文化散文《话说壮族》,那独到的文化视角和散文化的语言,深受本刊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他以同样的文风,以不同于社会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语言话说彝族的新作《彝风异俗》。八桂大地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1个少数民族,彝族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身处华南沿海的广西一直与祖国的大西南有着密不可分的人文因缘。彝族的祖先曾经雄踞西南数千年,创造出了与黄河长江文明媲美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彝族以其令人炫目的色彩丰富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人文版图。《彝风异俗》就是以浩瀚深邃的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主要从地理人文、经济文化、风物习俗等方面,简要介绍广西彝族的文化与生活。希望读者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水秀南方》向读者展示了广西水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品格魅力,是一部让人们在惬意的阅读中步入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长廊的作品,希望读者喜欢,并持续关注。水族和水有关吗?水族和水无关吗?仅有不到1.5万人的广西水族,又会在他们世代相袭的屋檐下怎样勾画自己朴素而神秘的生活画卷呢?事实上,水族之所以叫做水族,原因并不在于水。或者可以这样说,这一得名不是直接因为他们曾经"依水而居",尽  相似文献   

3.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 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 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 《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夜听大歌     
侗人歌谣·锦绣家园多姿彩·连载六侗族文化3件宝:大歌、鼓楼、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看得见摸得着,即使没有到过侗区,也可以在影视节目或书报中约摸领略到它们的风姿,大致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侗族大歌就不一样了,非得亲临其境,在夜里,在鼓楼里,在翻译或解说的帮助下,亲耳聆听,现场体悟,才能了解和欣赏到它的真谛和神韵。侗族大歌博大精深浩瀚如海,对一个游客来说,聆听一晚,触摸到它的只鳞片爪,能道出几分的所以然来,就很值得自豪了。  相似文献   

5.
壮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红土地,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产;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蕴育着灿烂的壮族文化。石器、花山崖画、铜鼓、壮锦、绣球、壮剧、壮欢、干栏……八桂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绝妙风景。本刊开辟《广西人文》栏目,旨在更深入细致地梳理广西国土资源的脉络,展现八桂多元的人文地理。著名壮族作家黄佩华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思索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话说壮族》,延续了作者其他作品一直葆有的哲理性,科学地描绘了占据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壮族聚居区的人文地理。他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娓娓而谈,轻松和平淡地叙述出壮族文化生活的深度。《广西人文》从本期起选编连载《话说壮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从江南士风这一视角解读《荷塘月色》以及朱自清写景散文,并从中透析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层文化心理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神怪小说起源于古代人们的鬼神信仰,鬼神信仰源至远古人类认识世界的神秘感觉和对鬼神的敬畏心理。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以及两教的自神其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鬼神信仰。神怪小说从宣扬神秘到利用人们心理的神秘感自觉的虚构创作,神怪小说借神怪故事更多地表现了现实世界的情感。从神怪小说发展的历史看,作品的宗教感不断弱化,神秘感则得到不断强化,即使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作品也不例外。神秘感的强化说明了作家的创作更多关注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是文学走向自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孟广友的中篇小说集——《国土所长曾代表》。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的孟广友,供职于巩义市国土资源局。2005年以来致力于以国土题材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已在《莽原》《延河》《延安文学》《国土资源文学》《阿拉善文学》等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40余万字,作品多次在当地获奖,2007年获得中华宝石文学奖2004-2006杰出新人奖。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27日下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广西摄影家协会、广西民族摄影学会、广西旅游摄影协会承办的第五届"美丽神奇的广西"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广西博物馆举行。本届摄影大赛共有1000多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参与,一万多幅作品参赛,其中246幅(组)精品佳作获奖。本刊记者黄云清有两幅摄影作品在本届大赛中获奖,其中《海之恋歌》获得三等奖,《南宁后花园--上林大龙湖》获优秀奖。这是黄云清摄影作品第3次荣获"美丽神奇的广西"摄影大赛奖。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水族自称为"虽",且其他民族多以"水家"称之,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并尊重其民族意愿,国务院批准,将操壮侗语族水语支的人们共同体统一称为"水族"。也就是说,"水族"名称的诞生不是直接因为水。可无法否认的是,水族传统生活却和水里的鱼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鱼始终存在一份特殊的感情,而鱼,也在水族人生活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越绝书》记载:"大越海滨之民。"意思是说,古百越族乃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而水族属  相似文献   

11.
阅读邕江     
壮美中华,山高水更长。江河,不仅滋养了一方水土的人民,也赋予了沿岸城市鲜活的个性与独特魅力。2019年,本刊特别推出《大城小事》栏目,近期约请广西散文家协会主席、广西壮族作家促进会会长黄鹏撰稿,以流经城市的河流为路线,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展示各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  相似文献   

12.
文化高昌     
林志 《国土资源》2006,(2):56-57
无数的事实证明,民族的融和就是文化的融和.文化是社会的精魂和血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 德国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克林凯特有一段话令人深思:"几乎没有哪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像一块海绵,从各个方面吸收精神内容与文字形式,而并不一定要把它统一化和规范化."历史的吐鲁番像图书馆像博物馆,像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兼收并蓄,包容大千,演绎着多种文化形态扮演角色的鲜丽活剧,最后融合成一种宽容的国土文化正因为此,西域把最壮丽、最沉厚、最有历史资望的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两座古城,给了吐鲁番.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古代民族来源复杂,但是中国大陆擅长舟楫的各个民族漂洋渡海到达日本列岛的事实早为人共识.作为东亚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日舟船文化、民俗的交流的历史点滴被《古事记》《日本书纪》记录下来.日本记纪神话所涉及到的对芦苇、楠木、竹等植物的崇拜与中国原始宗教信仰密不可分.通过对上述日本“船”神话的研究,探讨了中日古代人民在涉及江河海洋以及船的信仰上的渊源与异同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巩义市国土资源局干部、作家孟广友根据本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国土所长》今年初被列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2012年重点项目。这是一部歌颂基层国土资源卫士、弘扬时代主旋律,关注我国当代农村的巨大变革,关注农民物质生活与情感心灵的渴望与期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由广西国土资源厅与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生命在大地上闪光》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这是该厅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韦寿增同志"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事迹,创新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新形式。2013年7月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实施清风正气、简政提速、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三大行动"为载体,结合"学习韦寿增,让生命在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国土资源》2008,(3):F0002
国土又添新画卷为纪念国土资源部建部十周年,中国知名作家、本刊签约作家陈廷一先生两部国土新作《国土九章》和《地球遗书》,将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分别献给"全国土地日"和"世界地球日"。这是继长篇报告文学《皇天后土》又两部新的力作,组成了他的新时代"盛世国土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李旭雨的中篇小说《厚土》以"家族历史"为幕布,描画了"吕氏族人"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作品的叙事契机是"不愤不启"式;叙事策略表现为:人物出场采用的是"牵引式",情节生成采用的是"径流式";叙事旨归表现为对文化的眷顾和对历史的反思。《厚土》在叙事艺术上展现的"平说"色彩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战后香港,左翼人士利用其和平环境对毛泽东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阐释和宣传。工作之一就是针对《讲话》中的文艺"向工农兵普及",积极实行文艺大众化的实践和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作家的思想改造。此时作家的思想改造主要表现为来自外部的左翼人士的文学批评和来自内部的对自己思想与创作的自省。拟以当时香港文坛的一份重要刊物——《文艺生活》月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回到历史现场,重新审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家在"天下大变"的历史转折关头为避免被抛弃而采取的姿态以及姿态背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海岩的长篇小说《河流如血》再创出版高记录,但作家仍局限于特有的小说叙述模式,这部作品没能做到相应的创新。概言之,模式第一面是“刑侦+恋爱”;模式第二面是“财子+佳人”;模式第三面是“道德+法制”。文学创作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过程也是对创作模式的不断突破过程。作家应该警惕的是,不要让模式成为创作的桎梏。  相似文献   

20.
孟广友,男,当过兵,毕业于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电视教材编导本科班,学士学位。在部队主要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其中《思忖》等四篇小说受到军内报刊专题点评。2003年开始中篇小说创作,中篇小说《穿透》发表于延安文学杂志,中篇小说《鹌鹑岭村长叶子》被两家报纸转载,中篇小说《国土所长》、《穿透》、《下乡》在当地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现为巩义市国土资源局政工科科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