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有较好疗效,较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朱莹教授运用补、润、通三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多因气血阴阳亏虚,肠道传导无力、失于濡养所致,治疗时应以虚为本,以燥为标。其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常以补中益气汤、润肠丸、增液汤、济川煎等为主方补益气血阴阳,合用麻子仁丸、五仁丸或其他质润多脂之品润肠通便,标本兼顾;虚实夹杂者,可根据兼夹气血、寒热、湿食之不同,伍以理气活血、散寒清热、化湿消食之方药,补虚泻实,辅以通法,三法并进,并重视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的疾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指导,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改善,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柴胡汤保留灌肠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首先给予开塞露通便治疗,而后运用四磨汤口服液及妈咪爱治疗,同时结合饮食调理及排便习惯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儿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良好,操作简便,患儿及家属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介绍韩雪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枳术姜汤治疗小儿便秘经验。韩教授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病机的关键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停,大便排出困难,与脾、胃关系密切,以虚秘常见。脾胃虚弱,营卫失和,气血阴阳亏虚,肠失温润推动而致秘结;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而秘结。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枳术姜汤以益气健脾、调营卫、和阴阳、消积导滞,补虚泻实,标本兼顾,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的疗效。方法:将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112例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6.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气阴两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予芪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排便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中医证候(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少津、头晕耳鸣)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各项指标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50%(4/32),对照组为36.0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 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8d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的发生情况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评价患者焦虑情况。结果:治疗期间2组呕吐、腹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焦虑总发生率治疗组为12.0%(3/25),对照组为36.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穴位贴敷能改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腹胀、便秘情况,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椒艾丸药膏贴敷神阙、中脘穴治疗。比较2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每天腹泻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85.0%(1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腹泻改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第4天每天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联合加味椒艾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吴玉华教授运用育血润肠汤治疗血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吴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阴亏导致血燥,大肠液枯,加之气虚无力行舟而致血虚肠燥便秘。本病多属虚证,但在临床亦常有虚实互见,故以养血益气滋阴、润肠通便为治法,采用育血润肠汤治疗。育血润肠汤以益气养血滋阴、行气润肠通便为组方的基本法则,治疗慢性血虚肠燥型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王孟清教授运用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王孟清教授处就诊且服用定喘汤加减治疗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处方,提取研究要素形成数据库,对药物及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6首处方,共计药味53味,定喘汤原方药味使用频率均>89%,其中苦杏仁使用最多(99.40%)。加味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葶苈子(87.95%),其次为前胡(86.75%)、射干(83.13%)、辛夷(78.92%)。从药物功效分类来看,以化痰止咳平喘类(55.12%)、解表类(20.62%)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结论:王教授应用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在辨证选方基础上根据兼证的不同以相应药物加减化裁,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陈瑞超教授运用增液八珍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陈教授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多属气阴两虚,气虚则传送无力,阴虚则濡润不足,日久发为便秘,即因虚致秘。临床诊疗中陈教授谨守病机,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宗“增水行舟”“塞因塞用”之要旨,运用增液八珍汤滋阴增液、润肠通便、补益气血,临床中据证加减,每获良效。现附验案1 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贾小强教授运用内调外导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贾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与脏腑功能虚损密切相关,且主要责之脾、肾二脏,其基本病机为肾虚不足,中阳虚陷,并常因病久而致机体气滞血瘀,造成本虚标实之象。治疗上遵循补肾滋阴、活血祛瘀的法则,应用自拟经验方畅舟通便方辨证施治,并联合以升清降浊理论及导引、服气法为依据自创的西贝助便操对便秘症状进行内外同调,临床上获益者颇多。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总结何平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经验。何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元气不足及肺、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临床治疗从脾肾出发,以温补肾阳、补肺益脾为主要治法,同时兼顾他脏,运用乌附止遗散加减治疗,效验颇丰,凸显了中医药在治疗小儿遗尿症方面的优势。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临床诊治小儿遗尿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大泻肝汤治疗便秘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便秘主要是因气机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应调和肝脾,舒畅气血,临床化裁使用敦煌大泻肝汤,其效甚验,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陆金根教授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的经验。归纳了历代文献对血瘀便秘病因病机论述,阐述了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理论基础。陆教授认为在治疗习惯性便秘运用各种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从瘀血入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药,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功能性便秘(实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治法治疗,均隔日1次,疗程为4周。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次症(腹胀、厌食、口臭、口干、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尿黄)进行评分,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对照组次症中“口干”评分外,其余症状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主症、次症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本推拿手法加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总结邓中甲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的经验。邓教授认为,“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的原理可从“肺和大肠相表里”及“三焦”理论两方面来阐释。“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针对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上焦肺气闭塞,气机不畅,则肠腑不通,大便秘结;二是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津液无法到达肠道,大肠失去濡养,水津不足而便秘。  相似文献   

20.
介绍谈珍瑜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的经验。谈教授认为,产后身痛以气亏血虚为其本,且以血亏为主,气亏为次;瘀血阻滞、感受外邪为其标。治疗上常以扶正固本为主,重在治本,本固标去。以补益气血为大法,祛风通络、温经止痛,运用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味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之,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