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郭利华主任医师治疗肿瘤之郁证经验。郭教授认为,郁证是肿瘤发生、发展、恶化的重要内因之一,也是大多数肿瘤患者易产生的症状,所以郁证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肿瘤的转归。而肝郁脾虚证不仅是肿瘤常见的证型,亦是郁证最关键的证型及影响因素。故肿瘤之郁证以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治疗上在抗肿瘤的同时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为主要治法,以疏调汤合越鞠丸加减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栗锦迁主任医师治疗郁证的经验。郁证的发生主要与个人的体质、情志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栗师强调对于郁证的治疗应当以中医辨证为主,再辅助结合西医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按照病情分清郁证之气血痰火食湿郁以何郁为主,多用越鞠丸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3.
论述戴思恭对痰证、郁证的用药特色。戴思恭认为,治痰应该首先审因论治,消除病源,以阻断痰化生之途,常根据病情、病性及病位的不同辨证施药。治疗郁证以疏理气机、开泄解郁、升降兼施为大法,用药尤为推崇苍术、香附、川芎三味;对于“六郁”分治施药,同时根据发病季节、病变部位而随经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之郁证,涵盖了现代医学之“抑郁症”。对该病的认知与调治,已成为心身医学高度重视和共同攻克的重大课题。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认为,中医心身医学认知郁证的源泉是“天人合一”观;而中医调治郁证必须遵循“形神合一”观。孙老认为,中医临床必须具备3个基本思维:四诊审证、审证求因的“求解思维”,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的“上升思维”,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的“决断思维”。因此,中医心身医学的医、护、药工作者,在郁证的调治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以“神形”为主线,把握20个“天”“人”元素,运用“求解思维”“上升思维”进行心身疾病的辨证,并做到“五注重”,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沈莉主任医师辨治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沈师认为郁证的病机为气郁神伤、虚实夹杂,治疗以解郁安神法为主。其中肝气郁结者,治以畅郁汤加减疏肝郁、安心神;肝郁脾虚者,治以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健脾胃、开郁滞;心脾两虚者,治以养心安神汤加减调心脾、和气血。并强调在接诊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建立信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温阳解毒方联合隔药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阳虚毒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 例DNB阳虚毒郁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 例。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阳解毒方口服及隔药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膀胱残余尿量(RUV)、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治疗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3 例。2组治疗2周后的RUV、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及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RUV、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前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2、4周后RUV、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FPG、2hP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解毒方口服联合隔药灸能够有效治疗DNB阳虚毒郁证,可持续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介绍李青教授运用四法治疗火证的经验。李教授基于对病理之火的认识,根据病机不同,针对实火和虚火,具体提出苦寒直折、以水治火、以土治火、以火治火四大治法,或苦寒、或滋阴、或培土、或温肾,因势利导、相机行事,临证口糜、汗证、心悸、不寐、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内生虚火者均可从之,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采用定量灌胃酒脂乳剂的方法建立大鼠混合型脂肪肝模型。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各组均饲以正常饲料,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模型对照组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3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SOD含量。结果表明,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的肝组织形态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含量增加;硫酸化壳聚糖治疗组血清TC,HDL,LDL,AST,ALT和肝组织TG,AST,ALT,SOD含量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硫酸化壳聚糖衍生物对大鼠脂肪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经验。肖教授认为阳气不足是本病的发病之本,基于阳气具有荣养形神的生理功能,结合颈心综合征郁痹并发的临床特点,从外邪易侵致筋脉不通则痛与筋脉失养致不荣则痛两方面,论述阳气不足导致颈心综合征痹痛的病机;从五脏阳虚导致神失所养论述颈心综合征郁证的产生。治疗上,肖教授采用“温、通、宣、动”内外同治,动静结合之法,振发激活机体阳气,实现形神共养,促进颈心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田淑霄教授治疗不孕症的学术经验。田教授认为肾虚是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不孕症恒以补肾为第一要法。受张景岳毓麟珠思想启发,创补肾毓麟汤运用于临床,以补肾助孕为核心,益气养血并重。从先天为本、后天为用,阴阳同补、气血同调,乙癸同源、精血兼顾,血肉填精、以资化源等4个方面论述了补肾毓麟汤所蕴含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介绍黄明河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慢性泄泻临床上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黄明河教授认为,脾失健运、肾阳虚衰为发病之本,湿浊内困乃发病之标,以调补脾肾、祛湿化浊为治疗大法,分别拟健脾化湿汤与温阳化湿汤治疗,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朱镇华教授基于清阳清窍理论治疗鼻窦炎的经验。朱教授认为鼻窦炎的基本病机可归纳为清阳不升、窦窍失荣、浊阴不降、窦窍滞邪,其虚证多责之于肺脾,实证多责之于肝胆。治疗以升清降浊为基本治法,主张以升清为纲、降浊为要,升降相应则窦窍邪去得养。结合清阳清窍理论,在参苓白术散原方的基础上以党参代人参,加辛夷、白芷、石菖蒲、桂枝以益气升阳、利湿化浊,治疗鼻渊之虚证,尤其是肺脾气虚、湿聚窦窍证,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玄府的概念、理论内涵、生理特性与功能;咽玄府的理论内涵与外延、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等内容。咽玄府郁闭是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其导致的咽部疾病的发病特点有:易郁易闭、易热易燥、易虚易萎、易钝易梗、郁久生毒。从开阖咽玄府辨证论治咽喉病包括3个证型:外邪怫郁证,予以袪邪开玄、解表利咽;虚郁玄府证,予以健脾益肺、利咽开玄;痰瘀郁闭证,予以化痰袪瘀、通玄利咽。以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为例,阐述了其基本病机是气液通道闭塞、浊阴痰火蕴结,治疗上在开玄畅蛾、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创立了畅乳蛾、开玄府、袪痰火、扶正气的治法。咽玄府理论学说为咽喉科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浊毒致病、致痫的理论基础,认为浊毒具有难治性、顽固性的特点,治疗上应辨明浊、毒之孰轻孰重,分浊离毒,使得病邪相对孤立,故以化浊解毒为治痫之纲,兼以疏肝理气,通窍定痫,兼顾整体。从浊毒理论入手,寻找其指导癫痫治疗的可行性,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的继承与完善,也是对癫痫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总结朱丹溪治疗痛风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等方面探讨其证治特色。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痛风病名,对痛风证治有独到见解,认为气血失调,热血得寒,污浊凝涩,内外合邪而致痛风;治疗上以滋阴补虚为纲,以调和气血为本,以祛痰化浊为助,用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重视应用引经药,创痛风通治之方;临证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痛风临床证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孙克伟教授辨治胁痛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根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本,肝脾同调为纲,运用疏肝理气、调节肝脾之法;临床多辨为气郁化火、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肝郁脾虚四证以论治,同时结合肝脏不同基础疾病予以辨病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Hcy)、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7%,对照组为81.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血浆Hcy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斑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斑通络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6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纤维蛋白原(Fg)、颈动脉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化斑通络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