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克武 《气象学报》1982,40(1):123-128
1.前言 先前曾使用一维三次样条插值对等压面高度场、温度场以及地面气压场进行了客观分析试验,并与逐步订正法进行了比较。这里给出的是实测风场的客观分析试验。 风场的客观分析可以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初始场;风场的客观分析图可以直接提供给天气预报作参考;从客观分析的风场还可以方便地算出涡度、散度等物理量。因此,风场的客观分析在天气、数值预报和试验中是很重要的。 本试验是在亚欧范围40×30点的矩形区域内进行的,采用正方形网格,空间步长为270公里,使用的是常规测站资料。  相似文献   

2.
刘克武 《气象学报》1981,39(2):157-167
本文用样条插值进行了高度、温度、地面气压等要素场的客观分析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本文绘出二测站的三次插值关系式,并以此为基础把二维分析问题化为有限多个一线问题,计算简单稳定,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D.Shepard曲面拟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客观分析方法。它不同于其他方法之处在于将人工分析分成若干步骤,逐段进行模拟,即在数学上用一个连续的分段复合函数来描述一个物理量场。由于采用分段设计,该方法能集中现有客观分析各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如:(1)不需要预备场;(2)分析结果不改变测站记录;(3)对一般位于高(低)值中心的格点能分析出比周围测站更高(低)且合理的值来等。另外,本方法还可以方便地使用非常规资料,对缺测记录也能进行灵活处理,故可供实际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众所周知,气象要素场的客观分析,对于现代气象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插值方法。如何将不规则测站上的气象要素值合理地内插到规则的网略点上,是做好客观分析的重要保证。Gustafsson(1984)在回顾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5.
使用山东半岛部分加密测站的锋面个例逐时资料,采用九点拉格朗日插值的逐步订正法,对地面场的资料进行了个尺度客观分析试验。通过对逐步订正法中观测前5个时次资料平均场、观测前1个时次资料场和观测时次资料场作为不同的初始估计场得到的客观分析结果的比较,提出在山东半岛进行中尺度客观分析,当观测资料分布不均,海面区域没有资料点及冷锋附近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时,采用观测时次资料场作为有限区域网格的初始估计场而得到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可变网格的样条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气象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样条插值方法,建立了一种网格和区域都可以变化的客观分析方法。曾对该方案中有关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指出了在客观分析中采用样条插值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该方案不但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而且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所做的实例分析,效果也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103个测站1961—2006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新疆夏季降水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对各区域夏季降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夏季降水场可分为4个区域,各区域的夏季降水的长期演变趋势基本一致,但强度上存在差异,且存在明显不同的突变和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8.
MOMS 中尺度模式的多元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与初始值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改善初始场的客观分析效果,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针对MOMS中尺度模式的特点,研究设计了多元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采用T42模式预报结果作为初估值,在测站的选择、记录的订正、测站资料补缺等诸方面都考虑了中尺度模式的特点。该客观分析方案为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及诊断分析提供了较好的初值,对提高中尺度模式的预报效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吉溥 《大气科学》1978,2(2):115-123
本文基于广义导数,推演了一种计算平面不规则网点和矩形、正方形网点偏导数的一种统一格式。使用前者,我们可无需客观分析而直接从测站要素的测值计算其变化率(导数),以及诸如测站的涡、散度等量。 同时,为避免应用上述一般格式而过份削弱主要的气象波,我们在一种高度场客观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混合使用测风和高度值,循此方法讨论了一种计算上述诸网点高度场各偏导数的格式。 这样,不规则网点、矩形和正方形网点就有了一个统一的计算其上各要素变化率的格式。这对数值预告方法的探讨以及混合使用,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网格等方面,都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52个测站1961~2000年3~5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新疆春季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分析了各区域春季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春季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北疆区和南疆区的长期变化呈下降趋势,而东疆区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9年1—12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况格点资料、贵州地面观测站资料以及ECMWF 2 m气温起报场资料,讨论了相同插值方案下站点数对空间分布的反演效果以及相同测站数下不同插值方案的表现,同时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况格点场进行检验,并对本地建立的气温格点分析场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相同的插值方案下,站数越多越能反映要素场的实际分布状态;基于贵州特殊地形,在相同站数下双线性插值法优于邻域法;通过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况格点分析场评估,日最高、最低气温在贵州区域均存在明显误差,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6℃与1.1℃左右,平均RMSE分别达2.2℃与1.6℃。采用Cressman方案对离散观测资料重建的本地化气温格点分析场进行评估,其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降至0.2℃与0.1℃左右,大幅度降低了与测站观测值的差异,基本可以代替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发的气温格点分析场,并将为今后贵州省业务或研究工作中格点预报的客观订正提供新的更符合实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EOF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气象统计分析以及短期气候预测中[1]。本文利用EOF对华南前、后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分析,提取主要的降水分布形势,然后对各特征场的时间系数序列与前期因子场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时间系数的预报方程,从而建立华南汛期降水趋势的客观预报方法。1 资 料  本文所用降水资料为1957~1994年华南三省区(广东、广西、海南)分布比较均匀的65个测站,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降水量。初选因子场为前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1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和北…  相似文献   

13.
KNN方法在11—3月中国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欧洲中心(ECMWF)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逐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场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发现11-3月影响我国的天气形势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对2004-2007年11-3月ECMWF逐日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动力诊断,提取与中国近海16个测站日最大风速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将改进后的KNN方法作为预报手段,建立11-3月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模型,并对2007年1-3月16个测站进行逐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所谓的客观分析的基本点是根据不规则的、疏密不均匀的测站资料而得到规则网格点上的适当数值。客观分析应用于实况资料分析和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初始场,是自动化数值预报体系的重要环节。 由Panofsky(1949)提出并由Gilckrist和Cressman(1954)作了修改的最早的客观分析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法使资料满足一些多项式。多项式法在无资料地区会产生计算不  相似文献   

15.
KNN方法在11-3月中国近海测站最大风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欧洲中心(ECMWF)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逐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场进行天气形势分型,发现11-3月影响我国的天气形势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对2004-2007年11-3月ECMWF逐日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动力诊断,提取与中国近海16个测站日最大风速相关较好的预报因子,将改进后的KNN方法作为预报手段,建立11-3月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预报模型,并对2007年1-3月16个测站进行逐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近海测站日最大风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一种客观的相关法,得出了东太平洋和美国西部上空冬季500毫巴的7种流型。给出了各型出现的频率。通过对850、500和300毫巴高度场,850毫巴温度露点差,500毫巴绝对温度与垂直速度,降水的相对频率和其他相关场的分析,描述了各流型的大气结构。讨论了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别。由于这7个流型中,美国西部42个测站的降水相对频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建议:在尚无比较准确定量的降水预报方法时,可以采用各型的降水相对频率作为初步的气候预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MM4模式计算范围内169个测站的风、压、湿和温度的相关分析,确定了89个关键站,另外80个非关键站可由这89个关键站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求得。用这种方法,整个计算区域内的统计信息损失量大约超过2%。文章选取1992年7月24日到25日的一次暴雨过程,用关键站的相关最大的站,对缺测的站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补值,然后再用MM4模式进行数值预报试验,发现客观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准确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江淮梅雨期(6-7月)最高气温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江淮地区64个测站1961-2001年6-7月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最高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域的最高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东南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北方区和西南区显著降低;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9.
江淮梅雨期最低气温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琦  王谦谦 《气象科学》2006,26(2):164-170
利用江淮地区70个测站1961~2001年历年6月第2侯至7月第2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最低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最低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最低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域的最低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东北区明显上升,而南方区和西北区呈降低趋势;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突变特征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20.
评定干部的问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如何使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简单、清晰、定量,是本文探讨的出发点。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取得较为客观的结果。 一、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