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地壳放气现象是地壳不同层次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形式。因此,强烈放气通道实际上是一个洞察地球内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应力应变的"窗口"。通过系统观测和记录释放地点、释放量与释放方式,可以了解地壳内压力的变化与通道的开启状况,从而给地震预报、构造活动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断层土壤气测量在地震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且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断层土壤气流动观测研究现状,并对其技术思路、数据分析等展开调查,为深入开展断层土壤气与气体运移关系的研究提出设想,以期形成相对成熟的观测技术系统,为开展地震相关研究服务。笔者认为,地震断层土壤气观测方法尚处于研究初期,不够成熟,但因其具有轻便、快捷、价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科学潜力。  相似文献   

2.
断层气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基华  王亮 《地震》1994,(3):58-63
本文介绍了白浮断层气观测点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前观测的断层气(特别是Hg)的异常变化。其异常特征是震前出现异常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时间短,而震后一般变化不大,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断层气的变化特征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海河隐伏活断层探测中土壤气氡和气汞测量及其结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海河隐伏断裂的探测中,利用FD-3017RaA测氡仪和XG-4型测汞仪开展了土壤气氡和土壤气汞的测量工作。根据12条断层气测线的测量结果,结合人工地震探测资料,对断层气异常位置与断层位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断层气异常强度与断层活动性的关系对海河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海河断裂天津段的位置和活动性分段。研究结果表明,断层气方法不仅能给出断层的初步位置,而且能够用于断层的活动性初步分段,但断层气方法所给出的断层位置应是一个条带。经与人工地震探测结果对比分析,断裂位于这个条带内;根据土壤气氡测量结果,可将海河断裂分为东、西两段,且东段的活动性要强于西段。这种强、弱之分仅是一种相对结果,在判定断层是否为活断层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七、测汞技术在地震监测及减灾领域的应用1.研究现状测汞技术用于地震研究领域只有10年的历史。1984年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三室在新疆开展了测汞技术及氢射气在地震监测及减灾方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地下核爆破、水压致裂手段,观测地下水、土壤中的汞量和断层气...  相似文献   

5.
从断层逸出气测量应用于活动断裂研究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入手,对沂沭断裂带、海原8.5级地震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山东平原地区活动断裂等的断层逸出气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和研究,探讨了断层逸出气与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断层几何学研究和平原地区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等问题。结果表明:断层逸出气Rn,Hg的含量和变化梯度可以作为评价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的参考指标,断层逸出气测量为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具体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断层气CO2测定方法及川西地区断层气CO2观测点的选建和观测情况。初步观测结果显示,在1999年9月11月四川绵竹两次5.0级地震及2001年2月四川雅江5.0级地震和6.0级地震前,川北和冕宁测点的断层气CO2有很好的短期地震前兆异常显示,观测结果还表明,直接埋设在断层破碎带上的观测点可能比埋在第四纪松散堆积层中的观测点能更好地检测到来自地壳内部的断层气CO2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辽宁地区跨断层场地水准测量情况,利用测量成果所揭示的垂直形变信息,探讨r跨断层场地水准测量在地震监测预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式的对地观测系统。该技术可一次性获取监视区域密集点云数据,将传统的以点代面的监测方法发展为地形、地物三维空间观测,既可进行区域微变形监测,亦可对兴趣点的变形进行监测。当前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断层活动相关的构造地形、地貌展开,其在高精度跨断层形变测量领域应用较少。以唐山地震台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为试验场地,检验该技术用于跨断层形变测量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实验,目前中短距离上可检测到毫米级的变化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断层三维形变监测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断层气氡浓度探测是活动断层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手段,但该方法在高原地区很少应用。在西藏日喀则市活动断层探测评价项目中,通过开展断层气探测,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本地区的断层氡气异常特征。研究表明,断层氡气测量是高原地区确定隐伏断层空间位置的有效方法,根据氡气浓度异常变化,结合其它探测手段,可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初步判定。  相似文献   

10.
断层气测量用于银川地堑隐伏断裂活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银川地堑活动构造、物探、地震及航卫片解译的基础上,对其内部两条主要隐伏活动断裂进行气氡、气汞测量和分析,结合地堑构造环境、地震活动性,对断层气测量结果用于隐伏断裂的活动性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地测量和地震观测都是地震监测预报的重要手段。大地测量是一种物理意义十分明确的观测方法,它不仅能够监测大区域、大幅度的地壳变化,而且能够监视地球的微小变化,甚至能观测到慢地震。地震观测与大地测量之间目前还存在着观测频段空间,应尽力缝合两者之间的频段空间,以推动地震预报研究。该文提出了缝合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彦明  张文韬  张帆  查斯 《高原地震》2013,25(2):22-25,12
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的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内蒙古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青藏块体东北缘4个测点断层气体的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1992年-1993年各测点断层气组分普遍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测值突跳、上升变化,各测点及各组份异常有明显的同步性特征。本文着重介绍了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前多观测点断层气体的异常情况。最后,本文还对断层气体的场效应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Rn、CO2、Hg、H2等断层气体被广泛应用于断层活动性以及断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当前,研究介质中压力变化与断层气间的关系是断层气映震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新疆呼图壁地下储气库自建成以来,每年以周期性循环“注入/采出”模式运行,该运行模式带来的储气库气压变化会影响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同时,这一定期加压存储与减压释放气体的过程为研究应力变化引起的断层气变化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通过对呼图壁储气库开展断层气定期流动测量以及定点连续观测,获取反复加载、卸载气体过程中储气库及周边区域断层气体Rn、CO2、Hg、H2浓度的变化特征,在储气库区域内观测到明显的Hg、H2浓度高值现象,其最大值分别为190ng/m3和725.40ppm,且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储气库加压存储过程中,储气库区域内注采井附近的气体浓度高于储气库区域外;此外,长期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断层气H2与储气库的压力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H2对储气库内压力变化的响应更为灵敏。对呼图壁储气库应力变化引起的断层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认识不同应力状态下断层气变化特征,为地震台站勘选与建设、震情跟踪以及异常落实等提供地球化学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raw data from dams damaged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cluding many that were severely damaged,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damag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clude: severely damaged dams were dens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eismologic fault; small dams, especially small earth-rock dams, had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that wa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was caused by seismic waves; damage was aggregated by aftershocks; and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patterns increased with the seismic intensity. Damage patterns varied in different intensity zones and cracking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damage. Most of the dams had a good base with relatively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walls of the earth-rock dams were mostly of clay soil. This type of base and body material mitigated some of the damage to dams. Reservoir maintenance and other factor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ismic safety of the dam. Finally,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seismic damage to dam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The initial inform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a seismologic observation system and data-processing and transfer tools for a tsunami warning system and its functions and tasks are conside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eismologic observation system for the tsunami warning service (TW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is proposed. A study of general techn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s carried out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for urgent tsunami prediction from continuous seismic monitoring data of territories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the worl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roblem of tsunami prediction from seismologic data on strong earthquakes in near zone of a protected territory (up to 200 km).  相似文献   

17.
地震断裂带中气体来源及运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观测技术和理论的快速发展,地震断裂带气体观测和同位素分析技术都得到长足发展,为研究微量气体运移机制以及气体来源示踪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简要介绍了前人利用同位素技术在深部物质来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详细阐述了断裂带中微量气体的特征、气体运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气体运移机制和理论模型,包括扩散对流作用、接力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及区域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密度正在不断加大,用于流动地震观测的宽频带地震仪的数量将继续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速率按指数增长,这意味着震源波裂过程及地球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关系将日趋紧密,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的作用和重要性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 它与西北侧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侧向滑移构造系统中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可以分成4个段落,每一段落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破裂单元而发生地震破裂,亦有可能发生不同尺度的多段联合瞧裂. 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不同尺度破裂的震级及复发间隔进行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测量及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我国强震复发的特点,分析了拉分盆地内部的滑动速率分布,以确定各段落的等效长度和倾向宽度,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大陆走滑断裂的面波震级与断裂发震面积的关系式;进而运用地震矩方法,考虑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该段的矩平衡断裂破裂模型;最后,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各破裂源特征化地震的复发间隔、震级大小和不确定性,以及他与中小地震的联合震级分布. 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较易发生单段破裂,复发间隔在100~150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