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亚速尔—伊比利亚地区发生的大震[西班牙]乌迪亚斯等从亚速尔群岛到伊比利亚半岛是由欧亚和非洲之间的岩石板块边界最西部地区构成的地震活动区。预报沿这个边界发生的大地震依赖于对其构造状况的了解。所涉及的两个板块的运动依赖其相对于板块边界旋转的极点位置。由于该地区大地震发生的频度较低,因此研究其历史地震是非常重要的。从亚速尔群岛到伊比利亚半岛地区可划分为三个区段。发生活火山和地表地震的亚速尔群岛为西段。该段大多数地震是构造水平扭应力的结果,这种扭应力与亚速尔山脊的局部扩  相似文献   

2.
分析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8.9特大地震引起的区域应力场变动,对邻区其他主要潜在震源应变进程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亚洲地震活动的格局。从应力转移机制出发,分析大地震沿印澳-欧亚板块边界、印度洋海岭和相邻小板块边界迁移的可能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全球台网目录分析了该大地震引起的诱发前震(远余震)图像,推测未来几年亚洲等相邻地区大地震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带中段和东端,兴都库什-贝加尔地带及印度洋等地区。这类地区涉及中国西藏仲巴、墨脱,新疆乌什、喀什,以及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喜马拉雅大地震很少造成地表破裂.然而,在尼泊尔的野外分析发现,至少1255年和1934年两次历史地震沿印度和亚洲边界的主断裂产生了大规模地表位移.  相似文献   

4.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野外调查获得甘孜-玉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近代地震破裂的新证据,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物年龄确定出近5万年来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122)mm/a,该结果与鲜水河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估值很接近,反映了沿川滇~羌塘活动地块的北~东北边界的晚第四纪水平运动总体上是协调的,沿断裂的3个段落均发现近代大地震地表破裂的遗迹,其中,北西段1896年破裂至少长70km,相应地震的矩震级为7.3;中段的最新破裂长约180km,是一次矩震级约为7.7、未知年代的大地震形成的;东南段未知年代的最新破裂长约65km,最大同震左旋位移5.3m,估计相应地震的矩震级约为7.3,已根据调查资料推断了后两次大地震可能分别发生在1854年和1866年,这些证明该断裂的不同段落均具有发生大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引言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众多地震学者来说,是一个令其观念发生极大改变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位于这次破坏区域范围内的日本海沟南部的板块边界,是一个迄今为止几乎未知有发生过超过M8大地震的地方,所以,这里不会发生大地震的观  相似文献   

6.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的东边界.为了探讨区域动力学背景与该地震发生的关系,本文基于活动构造、震源机制解、GPS站速度、地震破裂展布以及历史大地震活动等资料分析巴颜喀拉块体北、东两个边界断裂系统的运动、变形以及大地震序列发生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华南地块的阻挡,巴颜喀拉块体朝东-南东方向的"逃逸"运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的概率模型考虑了大地震的发生在空间上的记忆性。利用齐次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描述了大地震沿一条活动断裂带的迁移过程。利用这种模型可以估计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沿一条活动断裂带各段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因而可用于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以我国西南地区鲜水河断裂带为例,说明了这种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北潜在大地震的规模曾被低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已经把地球分为可以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和不会产生9.0级地震的板块边界.然而,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的大地震与2004年发生在苏门答腊—安达曼的超级大地震却让科学家们震惊,因为这两个地区被认为都不可能发生震级超过8.4的大型逆冲地震.现在,地震科学家经重新研究后都承认现有的最大地震规模的预测模型不再有效.人们对这些模型已经提出疑问:苏门达腊什么时候驱动一个板块边界穿过它们的中心?日本东北又在何时驱动了另一个板块边界?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北近海8.7级大地震,是一次浅源的海沟俯冲型板间地震。震中位于印尼-美拉尼西亚板块边界构造带的西北端,2004年沿该带发生的8次M≥7地震显示总体由东向西迁移的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的统一动力过程。这些板间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处于几个板块汇聚地带和较大的板块运动速率有关,它们导致了强烈而复杂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东南亚陆块的低角度俯冲,在俯冲带浅部形成积累应变能的巨大闭锁区,它的突然破裂和大尺度滑动是造成印尼8.7级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多数大地震都是沿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海沟发生.现在已经清楚矩震级Mw达到9级的巨大地震只发生在几个地区,包括智利、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和苏门答腊.日本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向鄂霍次克海板块俯冲的地区,并没有历史记载表明这里曾发生过矩震级9级的大地震,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公元869年贞观(Jogan)大地震[1],其震级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