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办 ,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 ,宁波市气象局承办的第 1 2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 2 0 0 2年 4月 9~ 1 2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院士主持了会议。本届会议是新世纪第 1次全国台风学术盛会 ,也是这一系列性全国台风科学盛会创立 3 0周年。本届会议邀请了原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还邀请了从 2 0世纪 5 0、6 0年代即开始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工作、并对我国台风科研、…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最后一次全国台风会议——第11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1999年12月15~1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召开.这次世纪末的盛会是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委员会主办,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江苏省气象局和苏州市气象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气象系统、军事气象部门及大专院校的科学家达一百余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特邀了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数十年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22位资深科学家参加会议.大会收到论文一百余篇,综合报告8篇,会上报告七十余篇,其余由大字报形式…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气象学会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热带环流系统研讨会,于10月15日至23日在桂林市科技中心召开。来自部队、民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气象系统的科技人员54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进行了热带大气动力学、热带环流系统及其研究进展,1988年澳大利亚国际热带气象会议述评,客观分析及其软件应用、热带数值预报及其应用等五个专题的研讨。中国气象  相似文献   

4.
20 0 4年4月1 0~1 4日,由中国气象学会第2 5届台风委员会和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上海台风研究所协办,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和岱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在浙江省岱山县顺利召开。本届会议组委会主席、台风委员会主任委员端义宏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组委会名誉主席、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院士致开幕词,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院士到会指导,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来自各省、市气象部门及军队、院校从事台风业务预报和从事理论研究的近1 2 …  相似文献   

5.
1990年5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是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台风项目评审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出席本届会议的有中央和地方有关的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有关大专院校,军队气象部门和海洋系统有关部门共48个单位,代表98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陈晓梅报道 :世纪之交的一次全国台风学术交流盛会———第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于 1999年12月 15~ 18日在江南名城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办 ,热带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协办。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联寿和江苏省气象局局长胡辛陵主持本届会议。我国是世界上登陆台风最多 ,灾害最重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 ;近 4年来 ,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单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 46亿 ,死亡人数 5 70人 ,受灾农作物 5 35 0万亩 ,倒塌房屋 39万间。因…  相似文献   

7.
仲书 《气象》1990,16(6):65-65
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台风项目评审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5月12—15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8.
在系列性的“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创立 30周年之际 ,第十二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于 2 0 0 2年 4月9— 1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主任陈联寿院士主持了会议。原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 ,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台风科研和预报工作、并对中国台风科研、业务、教学和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祝启桓等 6名特邀代表和来自全国 18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 )有关气象科研、业务部门、大专院校、军队、民航气象部门共 4 3个单位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热带…  相似文献   

9.
10月8日,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山东省气象局和山东省气象学会、华北地区干旱预测系统研究专题协作组、西北地区干旱预测系统研究协作组在济南联合举办了中国干旱研究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和气象院所的62名专家、学者提交了80篇论文,大会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统计气象学研讨会于1991年8月26—29日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7人,其中学科委员会委员19人,学组成员7人,特邀代表7人。 会议听取了主任委员周家斌的工作报告,并就学科委员会的任务和今后四年的学术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计气象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统计气象学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们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大家一致认为学科委员会应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团结统计气象学界广大的科研、教学和业务人员,努力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的应用,促进气象业务预报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统计气象学科的发展,促进统计气象学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曹鸿兴 《气象》1994,20(1):55-56
全国统计气象、干旱气象、水文气象学术会议1993年11月15—18日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气象、地质、水文统计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中国气象学水文气象学委员会,杭州大学,浙江省气象学会联合发起在杭州召开了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王淑民报道:中国气象学会第24届农业气象学委员会暨’99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8月21-24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代表参加会议。农业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郑大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农业气象学委员会主任李湘阁教授致开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魏柳根和自治区气象局局长、新疆气象学会理事长徐羹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内容涉及遥感与GIS技术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候和气候变化、农气适用技术等方面,基本反映了90年代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工作的水平。有…  相似文献   

13.
魏原 《气象》1988,14(6):51-51
中国气象学会(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于198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委员会委员和各学组成员。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市气象局、国家气象局科教司、国家气象局业务发展司、气象出版社和“中国气象”、“气象学报”、“气象”、“气科院院刊”等编辑部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陈晓梅报道:由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福建省气象局联合组织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于1997年9月18~2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福建省气象局李修池局长、省气象学会叶榕生理事长等专程前往武夷山参加了大会开幕式。有”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既有来自科研和教学单位的教授、学者,也有来自内蒙、新疆、福建、云南等省区业务第一线的专家;有年逾70岁的老教授,也有不少20多岁的青年学者。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丑纪范和黄荣辉两位院士外,还有…  相似文献   

15.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现在开幕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来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这可以称作是“双喜临门”。 参加这次纪念会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理事和名誉理事,六十周年纪念筹委会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代表,全国气象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代表与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作者,科普活动积极参与者的代表,还有各方面的特邀代表以及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以上的气象界老前辈。中国科协、国家气象局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21—22日,受中国气象学会委托,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联合举办的“首届(20072008年度)全国气象软科学评奖”专家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职能部门、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海洋天气和气候学术交流会,1988年12月3日到6日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气象、海洋、地矿、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  相似文献   

18.
4月1 0~1 4日,中国气象学会第2 5届台风委员会和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在浙江岱山联合主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来自全国有关省(市)气象部门、军队及院校从事台风业务预报和从事台风或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近1 2 0名专家汇聚一堂,交流了近两年来在台风研究和业务领域取得的成果。从会议交流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台风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各项研究进展迅速、成果喜人。雷达及云迹风、TRMM、AMSU、QuikSCAT等卫星非常规资料的应用发展迅速;台风数值模式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台风数值预报的初始场形成技术的进展,可望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9.
李晓东 《气象》1991,17(2):65-65
由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新疆及广东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大气环流与中期预报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5—28日在广州召开。会议还得到江苏、河北、内蒙气象学会的资助。来自有关省、市、区气象台,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7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42篇。会议采用大会和分组两种形式进行报告和讨论,学术气氛浓厚。 会议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低频振荡活动的规律,地域分布,可能的机制及低频振荡同大范围天气和气候异常的关系;大气环流对  相似文献   

20.
季和 《气象》1986,12(8):50-50
全国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6月6日至9日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召开。这是中国气象学会建会62年来第一次召开的以青年为主体的学术交流会。 被推选参加这次大会的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共100名,其中1985年度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者5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评选的代表71名,中国气象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评选的代表24名。百名青年代表中有52人来自各个部门气象业务技术岗位,有35人来自各级科研部门,有13人为气象教育育工作者。从代表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分布的部门来看,无论是从事科研、教育工作,或是从事业务、技术工作,也无论是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或是在基层台站工作,只要刻苦学习、奋发努力,都能够迅速成才。 大会还特邀了近20名著名的老中年气象学家到会指导和做专题报告。老中青年气象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学术,共议青年成长发展的道路。 大会于6日上午隆重开幕,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谢义炳致开幕词。他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检阅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科技成果,发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