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OB星协和年轻星团是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的“化石”,同时也是研究初始重质量函数(IMF)的最好场所;文中就OB星协和年轻星团的形成和早期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一评述,还论述了IMF的测定和研究情况,并对相关的速逃OB星及蓝离散星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若干疏散星团的实测资料,对近代确定星团成员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到的结论是: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星成员的研究可以取得基本一致的结果。合理的做法也许是应该根据星团观测资料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确定成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953年,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Allan Sandage,图1)在对银河系球状星团H3进行测光观测时首次发现,在这个老年星团中本应该都是暗而红的恒星,但居然存在一些又亮又热的天体——它们也是星团的成员恒星,但显然没有遵循传统的单恒星演化规则,看起来似乎是在演化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随后,天文学家根据它们偏蓝的颜色特征,将这类恒星命名为“bluestragglerstars”。中文翻译包括“蓝掉队星”、“蓝迷走星”等,目前统一翻译为“蓝离散星”。  相似文献   

4.
对疏散星团进行统计研究时,场星的混淆可能是一个严重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本文详细讨论了在估算疏散星团维里(Virial)质量时,正确利用成员概率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只有利用大概率的成员星才能得到合理的星团Virial质量。重新计算后M11的Virial质量为5094μ_⊙,与直接观测到的光度质量的最新结果(4671μ_⊙)符合得很好,维里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5.
疏散星团M11的研究:3.团星分布的两点相关函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首次利用两点相关函数,对名中年疏散星团M11团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讨论了结果表明,无论对全部成员星还是不同星等的成员星,它们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函数都很好地以幂律形式描述,不同星等成员星的自相关的交叉相关计算表明,M11已经历了一定的动力学驰豫,出现了质量的空间分层效应。  相似文献   

6.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2005,46(3):258-272
重新审查了昴星团成员星的活动性和在同一颜色处Li丰度的弥散.发现大多数的研究者低估了昴星团恒星的活动性.重新研究了恒星的活动性(包括黑子活动)和星团中恒星的不均匀红化效应对Li丰度弥散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没有坚实的证据说明观测到的Li丰度弥散是代表具相同有效温度星团成员大气Li丰度存在真实的差异.相反,假若不是全部,其大部的视Li丰度弥散是活动星的大气效应所致.Li丰度一恒星自转关联很可能只是Li丰度-恒星活动性关联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7.
不同恒星系统(银河系晕、疏散星团、球状星团、矮星系)中蓝离散星所表现出的观测特性各不相同,这与恒星系统动力学环境及相应的蓝离散星主导形成机制直接相关。因此,分析研究蓝离散星的不同观测特性,也就成为研究蓝离散星形成机制、恒星及双星系统演化以及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球状星团NGC (New General Catalogue) 104、NGC 5139、NGC 6121为实验样区, 选取了视差等10个恒星参数, 通过引入地学中的空间分析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框架为定量描述球状星团成员星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学的研究范式. 通过计算全局和局部莫兰(Moran)指数得到球状星团成员星各恒星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球状星团NGC 104、NGC 5139、NGC 6121成员星的各恒星参数在总体上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特性, 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 但不同恒星参数之间存在差异; 局部空间分布也呈现聚集特征, 而不同的成员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性和趋势. 总体而言, 用地学空间相关分析系统地定量化描述球状星团成员星空间分布特征, 能够为球状星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统计比较,并用更完善的模型作成员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对昂星团天区耀星的成员性进行了新的细致的讨论,指出Mirzoyan等根据Jones的自行成员概率估计得出的非成员耀星呈现向团心集中强烈趋势的现象,是由于Jones对成员星成员概率的普遍低估以及对外围恒星成员概率的一定程度高估加上在中心附近观测误差和错误显著增加而造成的.本文根据Stauffer等对更完整的样本估计的成员概率,以其中成员概率大于0.5的星为成员星,重新计算了昂星团内成员耀星在红矮星中占的比例(相对数量),表明了相对数量在MV<8.0时随星等变暗而增大,而MV≈8.0时开始稳定在64%左右,直至样本完整性的极限(MV≈11.5).因此,昂星团内无明显耀发活动的红矮星占该星团内红矮星总数的1/3左右或更少.  相似文献   

10.
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疏散星团自行成员的一种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在Vasilevskis确定疏散星团自行成员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引入场星分布相关系数,并考虑了自行不等精度情况,提出了一个按最大似然原理确定疏散星团自行成员的改进方法,并与Vasilevski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一个对不等精度自行求星团分布参数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1999,17(2):159-167
应用《Hipparcos星表》中的自行和视差等数据,可以确定员星团、毕星团以及其它近距疏散星团的距离。对由此所得的结果以及由地面观测已得的结果作了评述,指出毕星团的距离问题已经圆满解决,等于(46.34±0.27)pc。可是,由Hipparcos定出的昂星团距离,却比最新的一些地面测定结果近了10%以上.另外,由Hipparcos定出的其他近距星团的距离,明显地分为两种情况,即由鬼星团、后发星团、英仙星团和Blanco1星团确定了一条主序,而易星团与IC2301和IC2602两个星团一起,得出了另一条主序,两者相比,后者暗了约0.5mag.这些问题与矛盾,有待于进一步的地面和未来的空间观测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疏散星团M67的初始质量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利用合理的成员判定方法对典型年老疏散星团M67进行了成员判定,直接得到了该团存在空间和速度空间质量分层效应的结论。在研究PDLF和PDMF时,我们还合理地作了由分析样本不完备而带来的修正。最后,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演化对疏散星团IMF影响的简易而普适的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了M67在0.7M⊙≤M≤1.3M⊙间IMF的斜率为-1.67±0.09,与Miller和Scalo场星IMF斜率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利用两点相关函数,对著名中年疏散星团M11团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无论对全部成员星还是不同星等的成员星,它们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函数都能很好地以幂律形式描述.不同星等成员星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计算表明,M11已经历了一定的动力学弛豫,出现了质量的空间分层效应.  相似文献   

14.
疏散星团是探究银河系结构与演化的良好示踪体,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之前关于疏散星团的研究中,仅有一小部分疏散星团有金属丰度参数,而且,金属丰度的测量,是基于不同质量的观测数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了一个年龄大于2 Gyr的老年疏散星团样本,通过整理这些星团成员星的金属丰度数据,一方面,以星团NGC 2682为例,对比了不同光谱巡天项目给出的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系统差异;另一方面,计算了星团成员星金属丰度的平均值和中位值,作为该疏散星团的金属丰度推荐值.此外,还利用该样本探究了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早期银盘有着更加陡峭的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随着演化时间的增加,银盘径向金属丰度梯度逐渐趋于平缓,为银盘化学演化模型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观测约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合理的成员判定方法对典型年老疏散星团M67进行了成员判定,直接得到了该团存在空间和速度空间质量分层效应的结论。在研究PDLF和PDMF时,我们还合理地作了由分析样本天区不完备而带来的修正。最后,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演化对疏散星团IMP影响的简易而普适的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了M67在0.7M⊙≤M≤1.3M⊙间IMF的斜率为-1.67±0.09,与Miller和Scalo场星IMF斜率较相符,并对该值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上海天台和Bonn大学天台的照相底片资料及大视场CCD观测数据,测定了球状星团M10(NGC6254)天台中532颗恒星相对于依巴谷参考系和ACT星表的绝地自行,相对于Hipparcos参考星和ACT参考星分别得到的测定结果符合得很好,根据自行测定结果进行了星团成员判定,有两颗星族II父变星被证实为星团的成员,根据星团的绝对自行,结合其距离与视向速度观测结果,得了了M10的空间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发表的Trapezium星团和IC348星团的K波段光度函数和作获得的NGC663I波段的光度函数,将它分别与不同年龄一次形成或分批形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认为Trapezium星团的年龄为5×10^5年,IC348则为4-6×10^6年,且它们的成员星可能是持续产生的,NGC663的年龄据推算在1-3×10^7年之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发表的Trapezium星团和IC348星团的K波段光度函数和作者获得的NGC663I波段的光度函数,将它们分别与不同年龄一次形成或分批形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认为Trapezium星团的年龄为5×105年,IC348则为4-6×106年,且它们的成员星可能是持续产生的.NGC663的年龄据推算在1-3×107年之间.  相似文献   

19.
动力学过程和恒星演化及二者的互相影响都会对球状星团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金属丰度会影响恒星的演化轨迹,与之相伴随的恒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也会对球状星团的动力学过程造成影响.通过一系列N体模拟研究金属丰度对球状星团的质量损失率、半径等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同时研究了大质量恒星以及星团初始数密度分布的影响.模拟中采用的球状星团模型初始成员星数目N=50000,运行于类银河系的引力势中并考虑成员星的演化.结果显示,由于低金属丰度恒星拥有较快的演化时标,所以贫金属球状星团在早期会拥有较高的质量损失,但与此同时它们的核塌缩时间会比后者显著推迟,因此在核塌缩之后其质量损失会被富金属星团反超.另外由于大质量恒星演化导致的质量损失较大,所以大质量星的存在会使金属丰度更加显著地影响球状星团早期的扩张以及随后的核塌缩过程,同时星团的初始数密度分布也对该效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种身份的昴宿(昴星团) 昴宿共有7颗星,恰好包括了昴星团的7颗肉眼可见的星。这个星团用望远镜看,实际由400~500颗星组成,总直径达13光年,距离我们417光年,它的成员都是高温超巨星,整个星团被星云穿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