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集合预报是减小各种不确定性影响数值预报结果的有效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热带气旋(TC)数值预报的研究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对TC集合预报的研究进展做简要概述,主要包括:(1) TC集合预报技术包括基于单一模式的TC集合预报技术与TC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技术,前者包含初值扰动技术和模式扰动技术,后者在大部分情况下预报效果较好。(2) 基于全球中期集合预报系统的TC集合预报,是近年来TC集合预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3)将集合预报应用于TC生成与发展的研究是近年来TC集合预报应用的拓展。未来TC集合预报的发展将与数值预报其他技术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集合预报技术在TC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量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表明,尽管许多数值预报产品的参考价值很高,但预报的结果总存在一些误差,数值模式精细化预报准确性和可靠性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现有条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降尺度将成为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降尺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精细化预报途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此,本文对降尺度技术的概念、该技术中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归纳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降尺度技术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是实现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有效保障。文中重点回顾了国外在道路天气信息系统(Road weather information system,RWIS)选址布设、路面温度与状况预报以及交通气象影响和评估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比较了以上研究工作的优缺点的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出:国外公路交通气象研究考虑信息丰富,方法多样。RWIS选址和优化技术由经验性和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化的方向发展。路面温度与状况预报技术侧重于基于地表能量辐射平衡理论的数值模式预报方法改进和概率预报技术研究。交通气象影响评估技术趋向于风险预报技术和应用研究。对开展国内公路交通气象技术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点围绕登陆热带气旋(LTC)降水预报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针对LTC降水有三类预报技术:动力模式、统计方法和动力-统计结合的预报方法。以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为代表的预报技术对LTC降水的预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改进NWP模式预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发展NWP模式;二是发展动力-统计结合的方法。分析表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技术;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开展LTC降水动力-统计相似预报研究,探索减小数值模式LTC降水预报误差的有效方法,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研发和性能检验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在初值扰动技术方面,通过研究中国地区中尺度模式预报误差快速增长特点、中国地形地貌特征与观测资料的分布情况,研发适合于中尺度模式的增长模繁殖法扰动技术构造初值场;分析数值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内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强对流天气和近地面要素预报的差异,确定多物理过程扰动技术方案。解决全球集合预报扰动信息向中尺度集合预报输入的关键技术,实现中尺度区域集合预报系统与全球中期集合预报系统的嵌套。在模式后处理方面,解决中尺度集合预报结果的偏差订正技术;开发满足多种需求的多要素、多层次概率预报产品和概率预报检验产品。在世界天气研究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尺度集合预报研究开发项目"3年实时预报试验比较评价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区域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总体预报能力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  相似文献   

6.
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包红军  王莉莉  沈学顺  李致家  黄小祥 《气象》2016,42(9):1045-1057
从洪水预报中定量降水预报应用进展、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气象水文耦合预报不确定性研究进展三个方面系统介绍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研究指出,融合预报员预报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技术是提高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降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方法,中尺度集合预报技术是提升流域局地性强降水预报能力的主要途径;概念性与物理性相结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面向洪水预报的流域水文模型发展方向;水文集合预报是考虑气象水文单向耦合预报不确定性有效解决技术,贝叶斯系列模型可为分析气象水文预报不确定性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集合数值预报方法在山洪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李俊  廖移山  张兵  沈铁元 《高原气象》2007,26(4):854-861
选取湖南4个典型山洪个例,分析了嵌套模式不同分辨率的预报效果,并采用多物理过程组合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区域集合数值预报技术在山洪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指出,单一模式条件下,使用模式嵌套技术提高分辨率,并不能有效地改进对引发山洪灾害的突发强降水过程的预报能力,且这种单一的确定性预报,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存在不确定性。集合预报是解决单一预报不确定性提出的新方法,与单一模式提供的确定性预报结果相比,集合预报可为山洪预报提供多种定量预报产品。利用集合平均预报、极值预报,可以引导对山洪采取分类应对措施;集合预报在给出降水分布的同时,还给出伴随预报结果的可信度;概率定量降水预报(PQPF)与水文预报模型结合,可以用于概率水文预报。  相似文献   

8.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客观定量预报是当前热带气旋预报研究和业务预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有关热带气旋业务预报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方法中最广泛使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化计算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路径、强度集成预报方法,以及近十多年来,这些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与国内外主要数值预报模式及其他客观预报方法预报性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集成预报方法等在热带气旋强度、路径预报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更深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是国家防灾减灾、重大社会活动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国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现状、技术进展、目前国内的技术支撑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目前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仍然主要是外推预报技术、数值预报技术和概念模型预报技术等,但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和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将在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和机理研究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基础;先进的外推预报方法同快速更新循环的高时空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以及二者的融合是未来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在2014年基于CUACE和CMAQ建立了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本文介绍了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以及业务现状,为东北区域空气质量和雾霾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随着预报精细化和更长预报时效的业务发展需求,存在预报准确率不高、计算资源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未来发展建议与展望,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研究与技术规范制定、观测资料同化技术研究与业务应用、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改进优化、发展数值预报产品订正技术、开发高分辨率7—10 d数值预报产品、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
吴剑坤  陈明轩 《气象科技》2018,46(5):899-909
目前,临近预报技术主要包括外推技术、数值预报技术以及概念模型预报技术等。而业务上主流的临近预报技术以外推为主,主要以雷达资料为基础,采用雷达回波单体质心跟踪算法或雷达回波区域跟踪算法,得到雷达回波以及降水的临近外推预报。本文详细介绍了3种基于雷达回波区域跟踪算法(交叉相关回波跟踪算法、光流法和变分回波跟踪算法)的临近预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基本原理。大量的研究和业务实践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区域跟踪算法作为临近预报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方面有较好的可预报性,在临近预报业务时效内,外推预报结果和实况接近,优于数值模式预报。而通过对算法的不断改进,可以提升各临近预报专家系统在临近预报方面的性能。随着天气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气雷达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逐步改进,雷达资料的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在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上,基于雷达回波的区域跟踪技术会凸显其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集合预报系统及其产品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值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分支——集合预报系统的研究背景,开发研究思路,集合预报产品输出的形式,集合预报输出的处理和统计解释,以及国外应用集合预报的情况。作为一项新的预报技术,集合预报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高等级公路大雾的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做好大雾预报,为日益发展的公路交通、航空运输等部门提供气象保障,应用天气学方法、统计预报方法、数值预报释用技术方法和诊断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大雾作了研究,实际工作中这些预报方法是可行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方法比统计预报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新疆气象局气象台按照“在应用先进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天气学、统计学、动力学等预报方法,走客观、定量、综合、人一机结合的道路”的天气预报技术改革和建设的思路,以《新疆天气预报客观、定量、准自动化的初步研究》课题为龙头,紧紧抓住新技术革命和数值预报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机遇,结合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和预报经验,研究开发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改造传统的预报制作流程,在科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天气雷达短时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短时预报技术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内容,并就国内外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短时预报技术开发进展情况,从临近外推预报和短时数值预报两方面详细叙述了包括雷达资料控制、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测、雷达资料同化等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6.
许梓秀 《气象》1983,9(2):40-44
短时预报系指0—6小时的天气预报,也有人称之为临近预报或即时预报,主要应用于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追踪,通过外推和预测,提供短时警报服务。 随着雷达、卫星及气象通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短时预报的研究和应用,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或局地警戒式短时预报。在短时预报尤其是局地强对  相似文献   

17.
集合数值预报发展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静  颜宏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4):497-507
较系统地概述了集合预报系统发展过程与集合预报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总结了集合预报概念、系统组成、初始扰动理论技术和产品解释与应用原理的研究成果,简单分析了近年来集合预报中的一些研究热点,介绍了先进国家集合预报的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8.
K 近邻非参数回归概率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存在拟合好、但预报结果不稳定的现象, 提出了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的新途径。K 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包括历史样本数据库、近邻子集生成和优化以及预报量估计4 个主要部分。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单要素概率预报(主要包括云量和降水)和多维联合概率预报(降水、总云量、风速和气温)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检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给出的计算方案预报稳定性好, 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开展县站预报的理论研究 目前县站预报技术处于徘徊,停滞不前的状态,预报质量不稳定。这大概是由于有不少的方法缺乏物理意义,有些方法在实用上虽然还行得通,但其理论依据说不清。县站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它与其它科学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发展。县站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地总结分析各个阶段的经验。这工作分散单干,或靠少数站来做是难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人员来系统地研究。因此,建立一个省、地、县结合的县站预报科研体系,开展县站预报方法理论研究,探索有理论指导下的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科学技术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通过历史的回顾,对预报工作中所遇到的借鉴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信息环境技术和预报技术、新事实的揭露和新技术引用、技术应用与技术应用管理等若干关系进行讨论,从而分析研究预报技术发展决策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