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活性组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国际上使用海藻作为原料,提取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作为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海藻产品至少有来自不同国家的10种以上。主要是英国的Maxi-crop,美国的Seaborn,Seasol,Seamac。南非的Kelpak66以及Algifin,Algistim,Algifert,Alginex,Marinure和SM3等。海藻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自1950年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已产生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成果。低浓度的海藻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200~500倍)不论是种子浸泡、土壤浸透,或叶面喷洒都收到了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2.
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四大类海藻中,褐藻和红藻已经被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和工业利用,而绿藻则未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只有部分产量高的绿藻被用作饲料、饵料、肥料等.然而,绿藻却是种类最多的一类海藻,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350个属,7 500~8 000种.绿藻多糖是绿藻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丰富,组成和结构各异,并具有抗凝血、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脂、抗辐射、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有关绿藻多糖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绿藻多糖在化学组成、结构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德贤  赵迪 《热带海洋》1995,14(1):82-88
用广东沿海盛产的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为原料提取多糖,与Fe^3+,Zn^2+等微量元素进行反应,形成能溶于水的海藻多糖配合物,分别以剂量为300mg.kg^-1的海藻多糖配合物饲喂NIH系小鼠7-15d。结果发现,该多糖配合物能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其中,以Fe^3+海藻多糖配合物效果最显著,观察各种免疫指标,发现海藻多糖和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都能提高小  相似文献   

4.
用广东沿海盛产的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为原料提取多糖,与Fe(3+),Zn(2+)等微量元素进行反应,形成能溶于水的海藻多糖配合物。分别以剂量为300mg·kg(-1)的海藻多糖配合物饲喂NIH系小鼠7-15d。结果发现,该多糖配合物能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其中,以Fe(3+)海藻多糖配合物效果最显著。观察各种免疫指标,发现海藻多糖和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都能提高小鼠的免疫指标。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的效果比海藻多糖好。结果提示,微量元素参与了机体的免疫活动,并提高了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5.
海藻中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冰心  韩丽君  范晓 《海洋科学》2001,25(10):28-30
随着植物激素突变株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进步 ,高等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内源性生长物质或激素的调节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经被广泛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大类 :生长素类、细胞激动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类和乙烯。这些激素协同作用 ,调节植物体各部分的生长速率和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化 ,控制生殖过程。使用海藻为原料制备海藻提取液作为海藻肥首次在英国应用于农业生产 ,自此以后这种传统生物技术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已经发展为各类商业产品进入市场 ,如SM3、Seasol、Kelpark66等。这些海藻肥的效用在于利用海藻中…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海洋药物研究的热潮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筛选,迄今为止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系统等活性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5000余种。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侧重于抗肿瘤方面,从海藻中发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海藻具有较好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其多变的生态环境和原始的进化地位使其拥有许多结构独特的活性物质,其研究始于巨大鞘丝藻的脂溶性提取物抗白血病活性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开始系统地筛选海藻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如从松香藻中分离的Halomon,Scytophycin B目前已进入临床前药理评估阶段。 海洋药物的发展首先应着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而海藻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药源物质,随着现代化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本上解决了药源藻类的养殖问题,为海藻抗肿瘤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可行性,迄今海藻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着重就海藻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以及相应的活性化合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海藻分子生物学从生物大分子的角度研究海藻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海藻起源、进化及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规律、本质以及机理。中心法则是其主要研究思想。以基因的复制和突变演绎遗传、变异与进化;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解释代谢、分化与发育。用操作分子的手段研究、揭示生物学规律。海藻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上,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构建栽培海藻新品种,以及实现海藻天然产物的基因工程生产[1]曾呈奎等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盐田生物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海藻生物技术的概念是有目的地利用以及定向改造…  相似文献   

8.
土壤退化的原因与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宋琳  陈晓琳  李鹏程 《海洋科学》2020,44(8):147-161
土壤退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土壤退化主要包括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营养元素失衡、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如何解决土壤退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些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利用海洋丰富的生物资源修复土壤退化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土壤退化原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海洋中的微生物、海藻、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用于土壤修复中的研究报道,重在概括海洋生物资源在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研究,旨在为海洋生物资源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藻提取物对蔬菜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海藻作为目标材料制备海藻植物生长剂已有很长的历史。海藻植物生长剂自1950年首次在英国诞生并被利用在花卉和农业生产上已经近半个世纪 ,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成果。用海藻植物生长剂处理过的种子,其萌芽率有明显的提高。海藻植物生长剂还有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用其喷洒过的作物最高可增产达50 %并有显著的抗旱效果。目前在国际上畅销的海藻植物生长剂有来自不同国家至少8种以上的商业产品。我国的海藻资源十分丰富 ,特别是人工养殖海带的年产量在几十吨干品左右 ,马尾藻的资源量也在几千吨干品以上。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则刚刚…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全球经济海藻领域专利研发态势,为中国经济海藻技术研发提供参考。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采用Derwent data analyzer、Derwent innovation等分析工具和平台对1960—2020年经济海藻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揭示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海藻的全球专利数量变化趋势、专利技术构成、代表国家或地区、主要专利权人、热点技术分布与变迁等内容,同时以产业链为分析视角,梳理热点技术的上、中、下游区位,并通过国际间对比分析得到中国在经济海藻领域技术研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经济海藻领域的产业链上游(如海藻栽培)、产业链中游(如药物制剂的治疗活性和提取技术)和产业链下游(如食品烹饪、添加与保存、饲料、肥料和医疗制剂等领域)占据优势,与韩国和日本的产业竞争主要存在于产业链下游,如化妆品、个人护理品和生物杀菌剂等领域,当前缺乏对生物燃料、节能环保和环境修复的研发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经济海藻繁育、养殖及综合利用是海洋农牧业及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在海带、紫菜、裙带菜及龙须菜的繁育、养殖关键技术等方面成功取得突破,为这些海藻的产业化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我国成为世界海藻大国奠定了基础。海藻养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食品、藻胶及其它丰富的产品,这包括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及药物等。海藻养殖产业也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氮和磷,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海藻繁育、养殖及综合开发的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对当前我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海藻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对海藻研究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适应海藻产业从量向质的方向转变,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为我国海藻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晓,男,出生于1942年10月,196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藻化学和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尤其在海藻工业的开拓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70年代开始,他主持完成了农业部的“全国海藻资源调查及其利用”,“海藻Algin提取新工艺”,“电渗析法提取甘露醇工艺研究”,以及基础理论方面的“海藻化学组成的研究”等;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及科学院重点项目“海藻活性碘的研究”,“海藻碘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激动素(Cytokinins)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陆生和水生植物中。绝大多数细胞激动素是嘌呤环的衍生物,在C5位上有一个取代基侧链,它们的化学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Skoog et al.,1970)。细胞激动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张,调节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及延缓衰老等。 人类将海藻作为肥料利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将施用海藻肥取得的促生长效果归因于海藻含有多种无机营养成分。近3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海藻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其中的细胞激动素是关键的功能成分,对植物具有特别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内源性植物激素,细胞激动素在海藻本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藻类细胞的分裂、伸长、活性延迟及细胞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等(IL. etham et al.,1983)。  相似文献   

14.
两种多管藻中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管藻属海藻(Polysiphonia)是红藻门松节藻科的一类海藻。I.M.Munda等曾经研究过Polysiphonialanosa和P.elongata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Ito.Koichi对Purceolata中酪氨酸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一碘酪氨酸、二碘酪氨酸、三碘酪氨酸和四碘酪氨酸(T4,甲状腺素)都有降低大白鼠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近10来,未见发表过关于多管藻中氨基酸成分的进一步研究结果。作者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产于青岛海域的Purceotota和P.japonica…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海藻提取物对菠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下,用不同浓度的海藻提取物喷施菠菜叶片,均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且浓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海藻提取物对菠菜硝酸盐含量不存在稀释作用,并且对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无明显影响;浓度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海藻提取物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的机理是通过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马尾藻类是重要的经济海藻。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以马尾藻作为药材和食品;近几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马尾藻类不仅越来越广泛地用在医药上,而且成为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和氯化钾的重要工业原料之一。因此,弄清这类海藻的种类、分布和资源情况是有效地开发、利用马尾藻类海藻的前提。西沙群岛地处我国海防前哨,海洋植物资源很丰富,马尾藻类种类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西沙群岛的海藻资源,使其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服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57年,1958年,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1975年,1976年前后四次对西沙群岛的海藻进行了调査,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西沙群岛的马尾藻科海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是这项研究任务的一部分,以后将陆续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7.
海藻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海藻的化学组成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其生活环境造成的,当然随着种类的不同以及生长海区和季节的变化,各种海藻的化学成分也有明显的差异。某一类海藻如红藻类、绿藻类、褐藻类等都含有其所谓的特性组分。但从总体上讲,海藻化学组成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海藻多糖是非消化性的,或者说非营养性碳水化合物。这是海藻的特性组成,也是含量最大的成分。(2)无机物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超常的丰富,被称为无机元素之宝库。(3)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性组分,因海藻种类不同而含量呈显较大的差别。如红藻类的紫菜蛋白质含量高达30%…  相似文献   

18.
海藻EPA、DHA含量及分离浓缩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EPA和DHA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许多海藻富含EPA或DHA,利用海藻作为生产EPA或DHA的又一来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EPA和DHA的营养学功能、天然海藻和人工培养的海藻EPA、DHA含量,并阐述了EPA、DHA的分离浓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羊栖菜(Hizikiafusiformi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隶属于褐藻门,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羊栖菜属 ,自然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在我国北至大连南到海南岛都广有分布 ,尤其以浙江和福建等地区分布最广[1]。羊栖菜藻体黄褐色 ,生长在潮间带 ,株高一般在30~60cm ,藻体自下而上包括假根 ,茎 ,叶片、气囊和生殖托 (繁殖季节 )等部分组成。羊栖菜雌雄异株 ,属暖水性多年生海藻 ,靠残留的假根度过冬季 ,次年春天由假根再生植株。每年的繁殖季节 (5~10月份 ) ,雌雄生殖托自叶茎处生成。雌雄生殖托分别排放卵子和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