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说到鮟鱇你会想到什么?"西河豚,东鮟鱇"的美味?还是它们头顶那根特殊的"鱼竿"?鮟鱇鱼,又称为鹅鱼,身体扁平,头部宽大,日本人相当喜好吃鮟鱇鱼火锅,尤其是肝脏,而欧洲近海国家则喜欢吃鮟鱇鱼肉。鮟鱇鱼有许多种类,它们得名于从头上长出来的长条,类似"钓竿"的长条顶部有一个发光的"灯笼"。深海鮟鱇的发光系统是属于细菌发光,在深海鮟鱇的小小灯笼里,有着无数的发光腺细胞,而这些细  相似文献   

2.
海底观测网络是海底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它将各种观测仪器放到海底,可对海水层、海底和海底以下的岩石进行长期动态的观测,并实时将数据传回到陆地。简介了国内外主要的海底观测网络,重点跟踪了它们的最新建设进展。  相似文献   

3.
深海来客     
吴溪 《海洋世界》2008,(4):31-34
海洋广袤、幽深、神秘。有很多“大海居民”静静地生活在海底,人类并不知晓它们的存在。 在国际海洋生物普查中,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物种。它们生活在特殊的海底环境之中,人类对它们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的分布规律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人们称这些沙体地貌为流动沙波,它们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陆架实侧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砂和中细砂大面积覆盖区,其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8~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其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对海底工程实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的底部蕴含着大量贵重金属和其他资源,包括黄金、钻石和稀土金属等,深海海底采矿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人们如何从远洋的深海海底获得这些贵重金属和矿产资源?有哪些风险?人们从海底收获财富的梦想很早就有了,但是,由于海洋巨大,海底寻宝似乎并不容易。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  相似文献   

6.
机载激光雷达水深测量是高效获取高精度近岸海底地形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效率高、作业区域广的特点.通过分析CZMIL?Nova?Ⅱ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获取的南海某岛高分辨率海底地形数据,发现除地貌类型的识别以外,该数据还可用于海底断裂构造的高精度解译.通过对激光雷达测深渲染图像的解译,发现工作区海底地貌由沙嘴、...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文科  黎维峰 《热带海洋》1994,13(3):39-46,T001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后,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展了一项特色旅游,用潜艇载着游客潜入海底的大堡礁中去,让游客通过玻璃窗一览海底景色。当然游客也可以身穿潜水衣,脚戴潜水蹼从海面上潜入海底,穿梭于珊瑚礁中,与千姿万态的鱼儿作伴,甚至让它们擦身而过。  相似文献   

9.
6.在浅海观察生物需要什么装具?如果你想在浅水区观察海洋生物而不是收集它们,有几种方法是可行的。最古老的方法是划一只船出海,找个人作伴。他给你慢慢划着船,你在船边通过水玻璃观察海底。这种水玻璃是一个有玻璃底的  相似文献   

10.
海底的申诉     
有人曾经认为,深海太荒凉、太贫瘠、危害太大,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但事实上,对于那些能在食物稀少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海洋动物来说,深海却是一片沃土。能在黑暗中发光、长着针一样锋利毒牙的鱼在海底慢慢爬行,半透明的水母、身体比鲸还长的令人费解的巨大乌贼,引发了几个世纪的神话.蛤蜊将有毒物质转化成食物,多毛虫能够忍受海底火山的高温……生活在海底的生物能有1亿多种,其中大  相似文献   

11.
海底向导     
你到过海底世界吗?那一条条五光十色的珊瑚鱼、凶猛无比的大鲨鱼、温文尔雅的大海龟就在您眼前自由地游来游去,你不觉得心旷神怡和惊心动魄吗?漫步海底之中,穿梭于透明的亚克力海底隧道之下,领略海底的旖旎景致,一定会给你留下许多欢乐而难忘的记忆。到海底世界看什么当您来到海底世界进行参观,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珊瑚鱼类,凶猛可怕的大鲨鱼,还可以欣赏那些受到国家保护的濒危种类及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动物,更可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环境里,发光细菌广泛地存在于水体,鱼和头足类的发光器官、体表和消化道中.由于它们能发光,较易分离,计数方便,国外一些学者常选择它们作为海洋细菌生态学研究的材料.不过,以往国外对发光细菌的研究,多侧重于发光机制和分类方面,而其生态学研究,早期只有Beijerinck(1889,1916)在北海等处作过观察.  相似文献   

13.
海底不稳定性 ,如滑塌、滑坡、碎屑流和浊流等是灾难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它们对大陆边缘地貌和地层有重要影响 ,取决于有多少沉积物由于重力驱动从浅水搬运至深水中。此外 ,由于海底不稳定性是大陆边缘物理结构的延续部分 ,它们继续引发破坏 ,即使在高海面、有地震活动以及沉积物供应低的地区也是如此。因此 ,海底不稳定性成为对大陆边缘以及资源勘探和利用方面的障碍。大陆边缘上没有哪个地区不受海底不稳定性的影响 ,海底破坏位于海岸线至陆隆的深水区。然而 ,对破坏的次数和水深作图时发现 ,崩塌在大陆坡出现的几率最高。这种情况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水下摄影在研究海底的许多方法中开始占着重要地位。这种方法为海底表面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水下摄影可以判断底栖动物区系的质和量的组成,以及它们的栖息条件。海底摄影测量也许是研究海底动物生存活动痕迹的唯一方法,这种痕迹在用取泥器和拖网获得的样品中照例是完全不会保留的。现代海底动物区系痕迹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地质学家的  相似文献   

15.
海底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复杂,主要成份变化很大。例如,随着海区的不同,某些海底沉积物中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含量在0.1—95%之间,变化之大,由此可见。 随着海底地貌的不同,各海区的沉积物类型也不一样。根据它们的化学组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本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大陆架实测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沙和中细沙大面积覆盖区,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6—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其对海底工程设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17.
细说珊瑚     
吴溪 《海洋世界》2008,(11):22-28
从红珊瑚说起 提起珊瑚,人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美丽景象:它们通常外形独特,光彩照人。珊瑚中最为名贵的红珊瑚,骨骼呈绚丽的粉色或红色,这种耀眼的颜色经久不退,使红珊瑚成为制作珠宝的重要材料。红珊瑚通常生活在海底岩石之上,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海底深处或暗穴之中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在广阔的海洋里有着多种类型的海底世界,其中珊瑚礁海底五彩缤纷、扑朔迷离,是最迷人的海底世界,也是人类研究最多的区域。珊瑚礁一向被科普作家、旅游家称之为“海底公园”。而公园的框架则是由几千万年来一直固着生息在礁表层的珊瑚构成,它们也是这座“公园”的主体。珊瑚礁鱼是海底公园中最大的类群,其中最美、最具姿色的就是蝴蝶鱼。它们个个都有一副娇媚绚丽的身段,风度翩翩,雍容华贵,其体态及绝妙艳美的色泽与周围五彩缤纷的珊瑚丛配合得是那样和谐得体,犹如陆地花草丛中休闲自在的蝴蝶一般。蝴蝶鱼类中,如尖嘴蝴蝶鱼、蜜点蝴蝶鱼等,为有名的热带鱼类,台湾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海面上流急浪涌、飓风台风已为众所周知,但海洋底部很不平静的事实则少为人知。类似飓风的激流却一年到头都在海底爆发着,这些激流能推动着海水以每秒高达50厘米的速度流动.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它们不仅冲垮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危及石油钻井平台、某些神秘的水下世界。海洋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在某些海底区域中,每年爆发的海底风暴达5~10次。  相似文献   

20.
国内对海底火山喷发矿物中的包裹体测温实例并不多见。本文首次对火山活动较为活跃的冲绳海槽底质沉积物中的紫苏辉石进行了淬火法包裹体测温。根据包裹体特征及类型确定该矿物属海底火山喷发成因,均匀化温度南北存在明显差异,并认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代的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