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地面地质、物化探资料分析,对铜官山地区成矿控制因素重新进行了认识,认为铜官山地区铜金矿主要受隐伏岩体控制,特别是受岩浆分异晚期浅成侵入小岩体控制。同时北东、北西向深切断裂对分异岩浆上侵也起到了控制作用。据此提出了北东、北西断裂切割的菱块状构造边角部位、环形构造内部及宝山-笔山北西向断裂延伸部位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司各庄两个花岗杂岩体与区域成矿的关系密切。该区的成岩成矿受NNE、NE、SN、EW、NW走向构造带和环状构造的控制非常明显。其中SN与NW走向构造带与成矿关系最密切。构造主要控制岩体的侵位与展布方向和控制王安镇和司各庄岩体部分边界和几何形态。构造不仅可成为容矿构造,而且还控制蚀变岩石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数学物理的方法对“岩浆期后矿床”的成矿原理和环形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岩浆期后矿床”的成矿原理是:成矿物质是以早期气态分离的形式贮存于岩浆源顶部,“岩浆期后矿床”是由早期气态物质上升到地表后汇集而成;环形构造控制“岩浆期后矿床”,但是并不是所有环形构造都控制“岩浆期后矿床的形成,只有那些与早期气态物质上升高度相当的截面并由早期气态物质爆破形成的环形构造才有可能控制“岩浆期后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区域构造与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矿产勘查中,对断裂构造控矿作用研究已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从大洋扩展到大陆,从地表浅部扩展到地壳深部乃至地幔,从而使断裂构造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度。多年来,围绕岩浆成矿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岩浆成矿专属性的基本观点,认为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热液的演化导致不同成矿作用的发生。在这种观点指导下,认为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而矿化则与岩浆本身有关。然而,地壳规模的构造控制着地壳内部大规模流体的流动。巨型矿床可以看成地壳规模的流体流动系统的产物。储存于中至下地壳或地幔储库中的流体可排放到中至上地壳的沉积场所。由于构造是控制流体迁移、存储的最主要因素,所以按照这种思路,矿产勘查战略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从原来围绕岩体找矿,转变为围绕构造找矿。这种思路的转变,极大推进了区域成矿作用地球动力过程研究,将岩浆作用、流体作用、成矿作用与区域的构造演化尤其是深部构造作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与大兴安岭成矿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及成矿条件复杂。以该区域遥感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综合信息的研究表明,除NE—NEE向构造外,该区还存在大量的NW向构造,特别是在东乌旗—翁图一线存在1条重要的NW向构造带。沿该NW向构造带见有断续分布的遥感线性构造特征,它是该地区重要的磁场、重力场和地球化学场梯度变化界线,对中生代火山沉积建造的形成和区域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构造带以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主要以寻找铅锌银、钨和铁矿等矿种为主;构造带以西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明显减弱,找矿主要以铜、钼和铬铁矿为主。在找矿工作中,应高度重视NE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及与NW向构造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  相似文献   

6.
花山花岗岩体与姑婆山花岗岩体是广西桂东地区相邻的2个花岗岩体,与该地区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探明它们的成因关系对扩大桂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花岗岩体断裂构造的形成与花岗岩体成岩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因而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比较相邻岩体的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对岩体成因关联性的探讨。以ETM+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对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体遥感图像开展了SN,EW,NE和NW这4个方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基础上,对2个岩体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对比玫瑰花图分析、对比等密度图分析以及对比趋势面模拟岩体断裂构造应力场分布分析,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获得2岩体在成因上所具有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甘肃红山地区重要控矿地质单元GF-1数据遥感解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内与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建立该区重要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控矿岩体的GF-1图像解译标志;通过分析重要控矿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解析和挖掘典型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特征,整合典型矿床所处地质环境和控矿及赋矿要素信息,综合剖析典型多金属矿床的多源异常特征,构建找矿模型;开展找矿应用,圈定遥感找矿有利地段。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铜、钼、铁、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均位于GF-1图像解译的重要控矿地质单元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国产卫星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相似文献   

8.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以下简称"高分遥感")数据信息丰富,能较好地用于识别微观岩性、构造等控矿信息。为了开展高分遥感数据在海拔高、基岩裸露的西藏荣勒地区的控矿信息提取研究,首先利用WorldView-2高分遥感数据确定最佳波段组合,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地层、岩性、岩体、构造、接触带等与铜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信息进行解译;然后,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矿化相关的铁染、铝羟基和镁羟基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最后,综合区域铜矿成矿规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构建了岩浆热液型铜矿控矿信息遥感找矿模式,圈定出5个找矿靶区并通过野外查证发现了较好的矿化线索,为推进当地找矿进程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分遥感数据可以满足我国西部高海拔环境恶劣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需求,彰显了高分遥感快速、高效、可靠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Landsat-8卫星的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当地区域地质调查基础资料,对中国西北某高原地区内线性断裂、环形构造、侵入岩体、赋矿地层等地质构造的成矿特征开展遥感解译,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原理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遥感解译的地质构造信息与矿产勘查的相关性,总结了区内解译构造与成矿关系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卡累利阿金矿成矿预测图是对卡累利阿全区金矿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也是对卡累利阿成矿带、矿区、潜在矿区和矿结内的矿床进行预测的基础,根据成矿预测图可以查明卡累利阿花岗岩-绿岩带内金矿分布的共同时空规律。最重要的规律是:金原本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中,绿岩带是矿质来源,尔后它在花岗岩-绿岩带不同发展阶段发生的构造-岩浆和热液-交代作用进程中被迁移和富集。最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迪木那里克铁矿带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整装勘查区,已发现迪木那里克、玉玲和河肃等多个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找矿潜力巨大。但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给矿产勘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综合利用World 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和航磁数据,在对区内长沙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对典型矿床、重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构建集地质—航磁—遥感于一体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综合找矿模型,精准定位磁铁矿赋矿目的层。结果表明,遥感与航磁方法的结合,可对赋矿岩性、控矿构造和矿化带等成矿信息进行精确定位,有效提高矿产勘查的准确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地区遥感地质解译,区域构造演化及金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金矿床形成的构造 岩相条件,中新生代以来控矿构造格架,区域成矿构造演化、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重点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相关性,认为印支期后燕山期大规模陆内造山构造是导致该构造成矿带发生矿化和成矿的关键因素,说明以构造变动的观点指导该区金矿勘查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寻找新的隐伏矿床和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柞水县冷水沟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丰富。为加速冷水沟地区找矿工作的突破,应用World View-I,ASTER等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解译。厘定了斜长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等4类不同岩性的侵入体,线性断裂构造、断裂破碎带及构造密集带等3类遥感线性构造以及环形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蚀变矿物的分类及光谱特征的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直接提取了区内与矽卡岩化有关的"榴石类矿物-透闪石-透辉石-阳起石"和"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透辉石"2类遥感蚀变矿物组合异常。遥感地质特征揭示,冷水沟岩体深部具有较大的岩浆穹窿,外围存在隐伏岩体,遥感异常信息矿致性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在研究区内预测了阳沟凹—吊庄梁和青定坪2个遥感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矿床环形构造研究及其地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老厂地区遥感图像上环形影像特征及对应地面环形构造的产出地质构造环境分析,结合岩浆岩的发现及围岩蚀变、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证实该环形影像为隐伏花岗岩体上侵、成矿热液上涌形成的环形构造的反映。老厂银铅矿床不是火山岩矿床,而是与隐伏岩体有关的中偏高温热液的多因复成矿床,并伴有银铅锌和铜金两种矿床产出。通过预测,在矿区深部已新找到了中型以上的铜矿床及小型以上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在斑岩型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斑岩体是圈定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遥感图像上的许多环形影像与岩浆活动(包括斑岩体)有关。为了快速进行斑岩型铜矿成矿预测,利用遥感技术在西藏玉龙—马拉松多斑岩型铜矿周边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首先建立了环形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然后开展了环形构造的解译工作,研究了该区环形构造的展布特征;最后总结了由环形构造推断斑岩体的标志。结果表明,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为该区斑岩型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圈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遥感、重力资料在相山盆地铀控矿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作了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矿床遥感地质理论,解译分析老厂矿床线、环构造及蚀变信息,并结合地质、物化探信息,拟建老厂矿床线-环结构模 式。在区域性北西向线性构造带遥感地质背景下,南北轴向南老环和东西轴向透镜体系列叠加形成老厂环-环横叠式结构,二者分 别反映华力西期火山洼地和燕山-喜山期隐伏中酸性岩体,其叠加地段是有利成矿部位。影像上受北北西向线性构造控制的色调异 常斑块显示了近矿围岩蚀变的范围,并据此模式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云南锡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出发,将花岗岩的等级体制概念、控岩控矿构造的成矿构造体系概念和矿床展布的矿化单元等级体制概念引用到锡矿遥感地质模型研究中。根据丰富的锡矿地质科研资料与遥感图像的对应分析,发掘锡矿遥感影像-地质特征,进而拟建锡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即由赋锡总体特征模型、矿床定位最佳模型和影像-地质鉴别程序模型三部分组成的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找矿系列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部分,首先阐述了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环形构造图象显示特征。其次,结合物化探 异常、钻探资料、以及地表地质、矿化和围岩蚀变等资料论述了侵入岩体的存在。最后探讨了它 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