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友宁 《西北地质》2005,38(4):108-112
介绍了矿山环境地质与矿山地质环境及其关系。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及其特点,以及矿山环境地质学沿革及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需要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3.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4.
初论农业环境地质与农业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初步提出了农业环境地质的概念,对它的科学地位和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简述了五类主要的农业环境地质问题,以期丰富环境地学学科内容,保进农业环境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济南市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泉水驰名中外,古城格局独特,是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山水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了济南地质环境的形成条件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对其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建议,认为济南具有建设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越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了上海市地质环境状况及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总结了上海市地质环境变化的主要地质指标。上海地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引发的,但我们也不应忽视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与生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环境地质学的广泛应用,现已产生了许多应用型的环境地质学分枝,煤田环境地质就是其中之一。 1 煤田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产生了各种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井排水、疏干可引起地面变形,井干涸泉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水倒灌,诱发地震,矿井水  相似文献   

9.
余勤 《地质学刊》1998,22(A12):31-32
回顾了20余年来江苏省在浅层地下水调查评价,城市环境地质,区域性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评价,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调查研究,配合长江太湖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开展的环境地质勘查研究及其他专题性勘察研究等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取和的主要成果,并分别就江苏省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作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有利条件及克服和改善环境的不利条件两个方面。环境保护只是环境工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地质环境是包括顾面在内的地面以下的环境。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行安徽省环境地质分区,可分为淮北、江淮、沿江、皖西和皖南5个环境地质区和18个环境地质亚区。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质》1996,20(3)
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位于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东麓的百水桥,隶属于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唯一的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为主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地矿部批准于1984年10月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下设五个研...  相似文献   

12.
《江苏地质》1996,20(1)
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位于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东麓的百水桥,隶属于江苏省地质矿产厅唯一的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为主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地矿部批准于1984年10月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下设五个研...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地质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讨论了环境地质学的形成时代背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指出了当今环境地质问题的严峻性及其与全球人口增长速率的关系:提出了“人口爆炸”是地球上空前的重大生物事件.这种重大事件的出现是造成资源,能源紧缺和生态平衡破坏以及各类地质灾害有增无减的根本原因.讨论了环境地质学的定义,强调了地球表层演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科的属性及其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指出了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是世界性的,环境恶化的速度是服从指数规律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人类环境保护的终程教育.文末讨论了研究环境地质问题的方法论,认为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取代传统的确定论是可取的.系统动态过程研究可视之为当代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特征.地质灾害预测是其重心,它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超前的科学依据和可行性论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风水”一词的由来、发展演化过程,论述了其迷信色彩和科学成分,建议破除迷信,开展建筑地质环境评价,并提出了建筑地质环境的10个评价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并有恶化的趋势.该地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蚀退,多数为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是次要灾害.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综合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质环境与地方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方病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方病发病之间的联系,为防治地方病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I0003-I0003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于1980年成立,先后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合并重组,是省内唯一的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专业领域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检测于一体的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承担全省公益性和商业性水工环地质勘查项目,为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隶属于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晖  张若琳  石菊松  李春燕 《地球科学》2021,46(10):3764-3776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基于人类生命安全至上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的原则,选取区域地壳稳定性、突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等制约国土空间规划的“短板”要素,以全国为例,采用基于灾害链综合评价的图形叠置法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分为5个等级.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由高到低所占面积分别为28.34%、29.36%、21.00%、4.51%和4.24%.评价结果宏观反映了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分异特征,能够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城镇和工程建设选址综合安全评价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