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西寒潮的标准 建国以来对寒潮有过多种不同的标准。诸如:有用24、48小时降温;有用过程降温;也有用低温达到某一临界值以下。对降温的计算,有用日平均温度,也有用日最低温度。在标准繁多时,对寒潮统计差异很大。例如:按国家气象局规定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统计河池1954—1980年26年冬半年(12月—3月)仅1969、1970年1月各出现一次,按区气象局1972年规定的寒潮标准则有96次,每年平均3.7次,超过位于华中的长沙年平均寒潮次数(2.2次)。显然这些标准均与实际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2.
1天气概况1996年2月17日起,我省各地遭受了一次强寒潮的袭击,在粤北地区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月29日。这次寒潮影响范围之广、降温幅度之大、持续低温时间之长、冷冻寒之重都是历史同期所罕见。1·1降温幅度大这次过程是入冬以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华南大部分地区达到寒潮标准。就韶关的情况而言,各县过程降温都在15C以上,最大达18.6C。除南部的翁源、新丰两县外,其余各县(市)在寒潮入侵当天最低气温就降至5C以下,24小时降温在9C以上。1.2低温持续时间长寒潮到达后,我市各地最低气温降至1‘C或以下,5“C以下的低温…  相似文献   

3.
晚秋寒潮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而强寒潮伴随的偏北大风和低温天气影响尤为严重。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七~九日的强寒潮天气过程,24小时降温16.4℃,48小时降温20.7℃,出现了-8.4℃的低温,冻坏了绝大部分蔬菜,致使市场紧张,损失很大。因而,探讨晚秋寒潮的气候规律,总结预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寒潮是大规模强冷空气的活动过程。其主要天气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偏北大风,有时伴有雨雪。是烟台市冬半年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 因为同一强度的寒潮过程对各地天气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所以各地规定的寒潮标准往往不同。我们的标准是: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致使当地日平均气温在24小时内降低10℃或以上(或48小时内降低12℃或以上,任选一种均可),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或以下时,称为寒潮。我们按以上两种标准对全市10个台  相似文献   

5.
符长锋  陈世银 《气象》1980,6(2):1-2
寒潮爆发过程是多样的。冷空气强度、路径、伴髓的雨雪天气以及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引起的降温等往往有较大差异。几股冷空气接连入侵,又会使降温过程变得复杂,所以寒潮标准不易规定得十分确切和适当。我们根据本地服务需要,把受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低8℃以上(或2—6天内降低10℃以上,7天以上降低12℃以上),且最低气温为5℃以下时,称为一次寒潮过程。按照以上标准,1951—1976年冬季(11—2月)共有53个个例,平均每年约为2个。降温过程持续日数一般为2—6天(占全部个例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寒潮强降温天气是我区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通过对我区近三十年历史资料的普查分析,规定全区六站中,有一站或以上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0℃(48小时下降12℃)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8℃(48小时下降10℃)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强降温过程。由于地理分布,年际变化和季节的不同,各站出现的寒潮强降温天气的强度、频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处低纬,冷空气南下到达常是强弩之末了。但有时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也能造成广西寒潮天气。它给作物造成危害极大,是我区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广西寒潮的形势特点,并建立中期预报的一些方法。 一、寒潮概况 1.标准:根据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亚热带作物生长情况,划定标准如下:①过程日平均总降温≥9℃(48小时内降温≥8℃),过程日最低气温桂北≤7℃,桂南≤8℃。②全区性寒潮,桂北(取四个站桂林、柳州、河池、梧州)有两站以上,桂南  相似文献   

8.
一、天气概况 1990年2月19-20日,受泰米尔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出现了一次全州性寒潮天气过程。其中玛纳斯、呼图壁、蔡家湖和奇台达强寒潮,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13.9-17.7℃,最低气温-29.5--32.8℃,以蔡家湖最低,达-32.8℃;昌吉、米泉、阜康和北塔山为寒潮,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10.0-11.5℃,最低气温为-21.2--30.2℃;天池、吉木萨尔和木垒为强冷空气活动,日平均气温48小时下降9.2-9.7℃,最低气温-22.4--28.5℃。寒潮过程降温西部大于东部,西部为17.4-22.1℃;东部为13.8-18.4℃,过程降温持续3-5天。全州各地还普降1.0-5.8mm雪。  相似文献   

9.
张成年 《气象》1991,17(5):56-56
国家气象局制定的《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中规定:寒潮——因受北方系统性天气的冷空气侵袭,致使当地日平均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降温10℃或以上(或418小时内降温12℃或以上,任选一种均可),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  相似文献   

10.
1 嘉鱼站冬半年寒潮天气的气候统计 寒潮是冬半年的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即北方强冷空气大规模南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或一次过程连续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定为一次寒潮过程。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标准 根据萧山市气象站1955~1996年共42年的9月至次年4月的逐日压、温和风等三要素确定冷空气影响初日,用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作为冷空气强度的划分标准。 中等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5.1~7.0℃;较强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7.1~9.9℃;强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10.0℃;寒潮: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10.0℃或48小时降温≥12.0℃,且日T_L≤5.0℃。  相似文献   

12.
“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樊明  冯军  尚学军 《气象》2002,28(3):54-55
1 天气概述2 0 0 1年 4月 9~ 1 0日 ,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十几个省的诸多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尘暴、寒潮、降水天气 ,甘肃省的陇东南出现了大风、降雪、寒潮、沙尘暴天气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 7县降温 1 2~ 1 4℃ ,最低气温降到了 - 5℃以下。庆阳地区 8县降温1 1 8~ 1 4 4℃ ,最低气温 - 3 0~ 6 4℃ ,陇南地区有 6个县降温幅度在 1 0 0~ 1 0 4℃之间 (见表 1 ) ,武都出现 5~ 6级大风 ,其它县风力也达 3到 4级 ,9日下午到夜间全区出现降雪和雨夹雪 ,其中武都、文县、两当降了霰。这次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在我区历…  相似文献   

13.
“2.17”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及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寒潮影响概况1996年2月16日夜间,寒潮冷锋越过南岭,自北向南掠过连州市,气温急剧下降,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16.6℃,并伴有5~6级偏北风和小雨。20日气温达最低,本站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0.3℃,高寒山区(潭岭气象站)日平均气温-3.1℃,最低气温-4.7℃。低温、阴雨天气持续到27日。寒潮人侵后,全市出现了冰冻和积雪,高寒山区积雪时间长达7天,并出现了十多年所未见的冰凌(雨淞)天气。由于这次寒潮强度强、范围大、降温剧烈,低温持续时间长,使我市遭受严重灾害。尤其是农经作物、水产、畜牧业损失较大。部分乡镇因…  相似文献   

14.
选取遵义市13个国家站2010—2019年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将降温过程分为弱降温、较强降温、强降温、寒潮4个等级,分析了各级降温过程的频次、持续日数、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等特征。分析表明:① 10 a来遵义市共发生降温过程11 915站次,平均每站每年91.7次,以降温幅度在6 ℃以下的弱降温为主。②近10 a遵义市平均过程降温幅度为3 ℃,平均过程最低日低温11.9 ℃,持续时间在1~10 d之间,寒潮、强降温、较强降温持续天数以2~3 d为主,弱降温过程大多持续1 d。③不同等级降温频次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较强降温以上的降温过程主要集中出现在遵义市娄山以南地区,弱降温主要出现在娄山山区及其西北部。④寒潮、强降温、较强降温主要出现在春秋季,寒潮主要出现在3月份,而弱降温在夏季发生频次较高,4月份是遵义市降温最剧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选取遵义市13个国家站2010—2019年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将降温过程分为弱降温、较强降温、强降温、寒潮4个等级,分析了各级降温过程的频次、持续日数、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等特征。分析表明:(1) 10 a来遵义市共发生降温过程11 915站次,平均每站每年91.7次,以降温幅度在6℃以下的弱降温为主。(2)近10 a遵义市平均过程降温幅度为3℃,平均过程最低日低温11.9℃,持续时间在1~10 d之间,寒潮、强降温、较强降温持续天数以2~3 d为主,弱降温过程大多持续1 d。(3)不同等级降温频次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较强降温以上的降温过程主要集中出现在遵义市娄山以南地区,弱降温主要出现在娄山山区及其西北部。(4)寒潮、强降温、较强降温主要出现在春秋季,寒潮主要出现在3月份,而弱降温在夏季发生频次较高,4月份是遵义市降温最剧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寒潮是乌海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寒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冷空气入侵后强烈降温所造成的冻害和风害。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且影响范围广 ,给乌海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 ,准确做好寒潮预报是很重要的。文中给出了强冷空气堆积时高空冷中心数值和地面冷高压值 ,分析了寒潮爆发时的环流形势 ,结合本站要素做出寒潮预报。2 乌海地区春季寒潮的气候特点寒潮的标准 :2 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 8℃以上或 4 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 0℃以上 ,且日最低气温≤ 0℃为一次寒潮过程。 4月中旬至 5月初的寒潮对乌海地区的农牧业…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我们对寒潮天气过程的趋势能够做出预报,但往往对其强度估计不足,对降温开始时间把握不准。本文通过对1991~1996年大连地区5次寒潮过程和2次准寒潮过程进行分析,对冷空气源地、路径,降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降温幅度等找出特点和规律,以便为预报提供可信的依据。11991~1996年寒潮天气概况按中央气象台的规定,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日平均气温24h内下降10℃或以上,同时最低气温在5℃以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8~9℃为一次准寒潮过程。经统计,大连地区1991~1996年共发生5次寒潮过程,其中4次在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贵阳市气象站1981—2017年逐日气温资料,对日最低气温、平均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强降温过程主要集中在春季、冬季和秋季,以3月最多,5—9月无强降温过程;出现最多年份为1987年。以最高气温作为指标进行强降温频次及强度计算,对未达寒潮标准的强降温过程进行了48 h及72 h降温幅度统计,对24 h强降温过程进行逐小时降温幅度统计。归纳出3点建议:(1)在气象服务及预报业务考核工作中可考虑将最高气温作为计算指标;(2)在气象服务及预报考核中视情况将Ⅳ级(强)强降温的识别时间参照寒潮标准增加48 h、72 h的识别标准;(3)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可将逐小时降温幅度作为强降温天气过程服务的主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站曾先后用pp法建立了几种寒潮天气预报方程,但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之一是方程中没有考虑预报员的经验。因此,我们这次以预报员经验为线索,选取本站因子与pp法结合,制作我县春季(4—5月)寒潮(强降温)预报方程。一、标准本站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8℃或48小时下降10℃,且最低气温≤5℃,为一次强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受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影响,我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强寒潮天气过程。受其影响,全区过程降温在16.6—23.7℃,降温辐度最大出现在阳谷县为23.7℃,最低气温达-16.5℃为有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