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地月系统不同成因环形构造及其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形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在月球上分布更为普遍。本文论述了三种成因的环形构造,即: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以及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成因与结构特征,指出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主要由岩浆冷凝收缩形成,在遥感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影像色调的不同;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为火山口,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环形结构;而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形态复杂,如碗形坑、中心锥环形坑与多环撞击坑,撞击坑的坑沿外缓内陡,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环形或弧形构造,有些撞击坑具有辐射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研究,金厂峪地区发育有一系列的环形影像特征。在重、磁资料上也有明显的环形异常。它们的成因有三类: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中的环形构造;古褶曲构造;岩浆侵位形成的环形构造。通过对它们的影像特征和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本区太古宙基底岩系发育有近东西向的古褶曲构造,它控制了后期的岩浆侵位和盖层沉积。而岩浆侵位与本区金矿床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因此本区环形构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夹皮沟金矿区南段遥感地质构造解译,提出该区段金矿产出受中生代形成的"帚状"压扭性断裂构造和"扇形"张性断裂构造体系的联合控制。"扇形"断裂构造体系发育在兴安屯—云峰村环形构造的东半部,主要为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形成,为金等成矿元素的有利赋存空间。根据构造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探讨了区内金矿的成因。该研究结论为夹皮沟金矿区南段开展地表及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地区恰尔隆、大同一带ETM遥感影像构造解译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针对西昆仑恰尔隆、大同一带,在对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图像ETM对西昆仑地区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和环形特征进行了解译,得出该区断裂发育且分期次,区内环形构造说明该区岩浆活动剧烈;划分出南北向和北西向为主的线性构造格局,其中南北向断裂晚于北西向断裂,并控制了环形构造的展布;认为南北向和北西向线性构造交汇并与环形构造叠加的部位是有利的成矿区段,类比已知矿区,圈定出4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研究,金厂峪地区发育有一系列的环形影像特征。在重,磁资料上也有明显的环形异常。它们的成因有三类;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中环形构造;古褶曲构造;岩浆侵位形成的环形构造。通过对它们的影像特征和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本区太古宙基底岩系发育有近东西向的古褶曲构造,它控制了后期的岩浆侵位和盖层沉积.而岩浆侵位与本区金矿床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因为本区形构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可可托海是世界著名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资源已枯竭多年,其成矿理论及找矿工作均亟待突破。我们对矿区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变质岩和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进行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开展了矿区遥感数据解译和地球物理测量工作。结果表明,哈巴河群变质岩以云母片岩为主,与大陆上地壳微量元素含量相似,若以此作为花岗质岩浆的源岩,很难通过部分熔融直接形成含矿熔体;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由白云母钠长花岗岩和少量钠长花岗岩组成,其岩浆源于地下深处,在向上运移过程中,经过结晶和流动分异作用,形成富挥发分的含矿岩浆,异地侵位形成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枝,矿区存在花岗岩-伟晶岩成矿系统。遥感数据解译显示,矿区发育多个环形影像,这些影像是深部环形构造在浅部的反映,已知的伟晶岩脉及稀有金属花岗岩均赋存其中,指示矿区含矿岩浆活动可能与深部环形构造有关。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15km以下深处发育低电阻率异常体,反映深部可能存在残余的岩浆房或局部熔融带,矿区花岗质岩浆源于此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南北环形构造的深部均存在低电阻率异常。基于上述地质-遥感-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我们预测在矿区之...  相似文献   

7.
在兴隆-遵化一带,密云和兴隆两个遥感巨型环形构造等,所反映的两个幔枝构造占有重要位置,且对该区的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起着严格的控制作用。两者的重迭部分是寻找金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几个金矿区遥感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的金矿化分布,与其所在区域的岩石建造、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以及区域航磁、重力场特征的关系密切。同时金矿区、矿化集中区显示出醒目的反映局部构造环境的弧形和线性构造,即以强烈剪切作用形成的线性构造带和反映有后期岩浆分异侵入的环形构造。而且矿区、矿化集中区还位于反映深部构造变异的局部重力异常区边缘、区域航磁走向中断区或梯度变化带附近。这些遥感构造和地球物理场中的局部异常,是进一步找矿评价的重要标志。金矿床常位于上述异常区的边缘及控矿的早期封闭构造系统的隐约线性构造带内。在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遥感构造研究和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是进行金矿区、矿化集中区成矿预测的一种快速、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遥感线性构造中心对称度的尺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度依赖性存在于各种复杂而漫长的地质现象或过程中,作为地学研究对象的环形构造必然存在尺度效应,其空间特性在不同尺度下差异显著。环形构造的定量分析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下才能开展,合理尺度的选取则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以云南会泽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表征线性构造对称信息的中心对称度对环形构造展开研究。首先,在GIS的支持下对在OLI影像上提取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5次采样,采样网格的尺度分别为5.0,3.6,2.5,1.8,0.7 km;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残差和趋势面拟合的方法分析中心对称度的尺度特征,并且结合遥感图像上的可识别信息判定3.6 km为该区域环形构造研究的最优尺度;最后将最优网格尺度下的中心对称度与密度、强度和信息熵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Z1代表高破碎中心对称度,可用于寻找与岩浆入侵有关的放射状、环状隐伏断裂系统;而Z3代表低破碎中心对称度,其空间特征与牛栏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环形地貌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中心对称度的尺度效应分析选取最优尺度并解译出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环形构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矿集区成矿构造剖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荣科 《地质与勘探》2010,46(1):93-101
甘肃肃北县公婆泉铜矿是北山成矿带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床,作者运用矿田构造分析思路,综合利用重力、遥感、矿床勘查及同位素测年资料,研究了控制该矿带?矿田?矿体的不同级次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形成演化,厘定出4级成矿构造:斜切弧的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了公婆泉铜矿、勒巴泉铜矿、红柳沟铜矿、419铜矿等构成的矿集区的展布,公婆泉铜矿田?各矿区?各矿段的分布分别受控于代表岩基?岩浆柱或浅部岩浆房?热液通道的一、二、三级环形组构,各个热液通道内的矿体至少呈深浅两层矿体群出现。类似的环形构造FV1?10及外围是公婆泉铜矿田重要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俄罗斯额尔康斯克超大型铀矿田产出的区域构造,中生代活化的环形构造和深部源构造、碱性岩浆活动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东段伏牛山汝阳南部钼铅锌矿集区是河南省重要的成矿带,在利用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找矿过程中,遥感地质应用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区域成矿带的首选是深大断裂和大型韧性剪切带或其附近,特别注意热动力岩块的指示作用;区域线性断裂束与钼铅锌矿的关系密切,而环形构造是一系列侵入岩体的具体反映,尤其是与花岗斑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高温热液钼矿床与环状构造或其组合构造的影像信息直接相关。遥感地质分析中的有利信息离不开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只有在充分了解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赋存规律的情况下遥感地质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各种环形构造反映原生地质作用及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也是矿化的直接体现。描述、研究云南环形构造遥感影像特征,寻找其矿化规律,指出潜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天山地区构造活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花岗岩具有期次多、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文章着重介绍了位于南天山褶皱带的乌什塔拉岩体,从区域地质背景、花岗岩的含铀性、构造控矿、热液蚀变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该岩体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具备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基本地质条件,找矿工作应以隐性构造与显性构造的交汇部位作为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成矿带桃溪环形构造区典型矿床成矿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武夷山成矿带发育大量的环形构造,桃溪环形构造位于成矿带南部。沿环形构造周边分布大量的大中型铜多金属矿,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是其代表。这些矿床成矿年龄集中于125~90 Ma,与桃溪环形带上大多数矿床一样表现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紫金山、岩背和红山矿床的成矿斑岩体成岩年龄94~133 Ma,多为燕山期复式杂岩体中晚期,是中生代晚期壳幔作用的产物。桃溪环形构造是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的结果,并导致了与构造和岩浆相关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1:25万呼中镇幅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区经历了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早加里东古亚洲洋陆绝增生阶段、中华力西期陆壳过渡演化及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诸多旋回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其形成发展与构造岩浆演化在本区形成五个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本文对各构造单元及主要断裂的构造岩浆活动,变质变形,岩浆侵入与喷发及构造演化史进行了概略简述。  相似文献   

17.
地处新疆东天山地处荒漠戈壁区的尾亚椭园形杂岩体,在构造上位于卡瓦布拉克微地块中部几个大构造线交切处的构造软弱部位,面积167.40km2,其中外环面积77.28km2,内环面积90.12km2.其近等轴状形态和多期次侵入的复杂岩性,对研究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众多学者的注目.长期以来,岩性提取一直是遥感地质工作者希望攻克的难题之一.通过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对于这样一个面积较大,岩石裸露,岩相复杂的杂岩体进行岩性识别.不仅可以对前人的工作进行补充与完善,为岩浆活动、岩石学、区域构造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将遥感岩性识别信息用于尾亚杂岩体的形成、演化机制的探讨,扩大了多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胡平  周阳 《吉林地质》2013,(4):35-36,42
夹皮沟地区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本文介绍了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别是那些沿着环形构造发育的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阐述了金矿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太古宇变质岩系、剪切体系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以及幔源岩浆活动,根据上述条件指出找矿远景区——新立屯—马家店地区和大朝阳沟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地气测量在宣汉气田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凤根  童纯菡 《矿物岩石》1998,18(3):99-105
本文首次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即对由遥感方法发现的环形构造等有利含油气局部构造通过地气测量进行地面解译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地气测量能够反映地下逾4000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出现在由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的环状带之正上方,异常宽度略大于遥感所反映环状带宽度。  相似文献   

20.
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与矿产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京津冀地区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获取京津冀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继而对遥感影像上的线性和环形构造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并借助于ArcGIS平台对研究区内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及其交汇部位进行缓冲区分析,根据线性、环形构造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矿点的产出关系,总结出线-环形构造的控矿规律及控矿模式,为以后遥感找矿、圈定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