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考虑环流特征的MOS预报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一种可以考虑天气环流形势场特征的MOS预报因子处理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的处理,以T106L19模式的预报产品为基础建立云南省32个基本站点的降水和气温预报方程,并与不考虑天气形势场的因子所建立的MOS方程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S预报的结果对预报因子的变化很敏感,在考虑天气形势后的MOS预报对云南各站点的降水和气温的预报效果均有显著的改进,说明MOS预报因子的处理方法和选取对改进MOS预报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MOS预报方法主要是从数值模式输出的形势预报和物理量预报资料中筛选预报因子,建立统计预报方程,制作气象要素预报。由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的MOS方程,有的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无多大差别,有的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这就是MOS方程的预报稳定性问题。一个MOS方程,如果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显著,就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稳定。如果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则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不稳定。下面介绍一个判断三分类MOS方程预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介绍的一致拟合率法,是在吸收了0、1权重回归和权重集成等统计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而引入的一种新方法。该法解决了同商值(不同比)因子应配有不同权重的问题;并采用计算单(或组合)因子可靠度大小来引入因子,组建0、1化一致拟合率方程,收到类似回归的预报效果。通过在 MOS、PP 法和经典统计预报中检验和使用,证明用一致拟合率法比0,1权重回归法所建方程的试报准确率平均高8—20%。  相似文献   

4.
采用MOS释用方法2002年4—10月T213产品与咸阳各县对应月份降水求相关,选取相关性好的格点因子作为预报因子,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咸阳分县分级降水预报方程,并用2002年4—10月资料和降水对预报方程的临界值进行订正,同时建立了用因子消空的条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冯新建 《贵州气象》2004,28(4):12-14,17
利用T106格点场资料,通过因子组合、相关分析等手段,构造与本地降水关系密切、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能反映本地天气系统的动力结构和发展机制的结构特征因子,预报因子和预报量均采用非线性0,1化处理。用MOS预报方法,建立安顺6县(市)的降水分级预报方程。系统从资料采集到结果输出均在微机上实现全自动化,预报结果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制做局地天气要素预报主要有两种方法:MOS法(模式输出统计方法)和PP法(完全预报方法)。在目前条件下,提供中期MOS预报的数值预报产品的资料年代短,不象短期MOS预报那样有较多的样本资料和要素预报值可供作为可能预报因子。采用PP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PP法建立的预报方程是针对长年代大样本历史资料建立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天气分型,每型下由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天气实况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并利用点聚图、多因子组合做“线性化”处理,进而建立“MOS”预报方程。这是把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其中包括完全预报和“MOS”预报)、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取各方之长,融为一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经典统计预报方法还是动力一统计预报(MOS,PPM等)方法,筛选预报因子都是一个重要步骤。下面是用PC-1500袖珍计算机筛选预报因子的几种方案。这几种方案,在输入预报量的观测值及筛选因子的标准后,只要将待选的各个可能预报因子的观测值依次输入,即可初选出符合指定标准的预报因子,并可给出供进一步筛选因子和建立预报方程的有关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随着数值预报的发展及输出产品的增加,MOS预报试验研究不断的深入并应用于业务预报上。近年来,我们也积极进行了MOS预报业务化的尝试。实践中我们体会到,MOS预报必须符合简便、迅速、准确的原则,才能在预报第一线站住脚,否则这种方法再好也只能成为墙上的画,镜中的花。为此,我们对预报对象、因子的选取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预报模式时的技术处理 1.y量的处理 在进行晴雨预报时,一般将雨量y作0,1化处理,晴天取0,雨天取1。我们假设y随因子x线性单调地变化,当x小于某一数值时,y始终是0;一旦x超某一临界值,y明显地随x而变化。y由恒为0突变到随x变化的现象,反映了这两段具有不同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苏炳凯  徐玉貌 《气象科学》1991,11(4):437-443
本文针对预报量(降水)与预报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特点,增添了幂函数型和交叉乘积型预报因子,同时采用“两段筛选”方法建立MOS判别方程。业务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它的击中率达87.5%,Hedij技巧得分为0.34,特别是对大—暴雨的预报能力明显提高。这对一般统计与MOS天气预报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本文应用谐波分析方法,将 ECMWF 输出的500hpa 高度预报值分解成纬圈谱。以波参数谱、物理量谱和超长波、长波、合成波高度为预报因子,对春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强降温天气过程及逐日晴雨天气过程,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 MOS 预报方程。预报方程在1986年3—4月投入业务使用,波谱因子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与中期天气过程一致,有较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因此,其组成的预报方程对中期天气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  相似文献   

12.
应用K指数和TOT指数作江苏中期降水预报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63和T106中期数值预报产品,计算所划定区域的K指数和TOT指数作为预报因子,并统计与江苏省9个代表站降水的相关。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江苏省4-7月第4-6天的PP降水预报方程36个、MOS降水预报方程108个,多级判别临界值144组。在此基础上经统计制作江苏省降水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13.
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天气学方法,开展地方MOS要素预报,是预报业务走向客观化、定量化的一条途径。我们采取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分题定时间的办法,全面开展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工作。现已基本完成预定任务,1985年投入业务使用。现就有关情况综述如下:1.建立了3—9月的逐日地方MOS晴雨预报方程,因子选自700hpa36小时T—Td、  相似文献   

14.
MOS,PP方法在降水及温度预报中的效果对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华  王建国等 《山东气象》2000,20(4):14-15,24
利用1995~1997年的北京T106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建立了山东省各测站夏季(6~9)1~5天日极端温度、降水MOS预报方程和PP预报方程,并对1999年7~9月的预报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MOS方法预报效果明显优于PP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诚忠 《广西气象》2001,22(3):24-25,28
利用1995-1997年T106输出产品,以相同的数学回归模型对各种不同的因子处理方法生成的预报因子做广西89站的降水预报准确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预报因子的选取与准确率关系极大。这也说明了选取合理的、有物理意义的因子是建立MOS降水预报方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钟元  程煜  简根梅  李秀莉 《气象》1987,13(1):15-19
本文对ECMWF输出的500hPa高度的72,96及120小时预报值,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将高度场的扰动分解成纬图谱,并由不同简谐波的扰动叠加得到合成波。以波参数谱,物理量谱及合成波高度为预报因子,对浙江省春季中期天气过程作相关分析,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中期MOS预报方程。业务使用表明,由波谱因子组成的预报方程对中期天气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我国地方MOS预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数值预报产品地方释用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是,(1)充分利用预报经验,分类建立预报方程。指出预报经验的用武之地在于对因子的选择和预报的处理。(2)走综合化道路,即方法、资料和结果的综合。(3)了解模式性能,并进行订正。根据预报员对模式预报误差的认识和预报经验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订正。(4)注意MOS方法对数值模式更新的适应性。(5)重视因子的选择,注意非同期因子的利用。(6)各级台站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MOS预报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了,原来大都是用网格点读数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以后再分型和挑选因子建立预报方程。但是从1983年开始日本数值予报传真图几个主要图面缩小了,给格点读数造成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变格点读数的方法,试用直观图形制作MOS预报。这样做不仅可以克服格点读数的困难,而且还有它的优越性,透明度大大加强了,预报员的经验可以比较充分地使用到MOS预报中去。以烟台4月降水MOS预报为例,把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MOS预报是一种统计预报。建立MOS预报方程,所用资料多,计算量大。使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可大大提高计算速度。但由于微机内存小、运行速度慢、在样本大计算复杂时仍会碰到困难。本文就1984年建立夏季降水MOS预报方法的过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数值预报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MOS”预报方法提供了条件。目前,国外普遍采用动力统计方法进行要素预报。1979年,我省利用日本的数值模式输出,用“MOS”方法,初步建立了短期降水预报方程。经三年试用,效果尚好。本文用1980年日本的中期时效的传真图资料,首先,对其本身与实况进行比较检验,结果基本上是可信的。其次,用数值预报的平均和瞬时的环流形势及有关物理量,与本省降水,气温趋势和过程建立模式和方程,做要素预报。经1981年试用,证明方程和模式是稳定的,预报准确率比常规方法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