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湖南中部地区,泥盆系发育良好,岩相变化显著,蕴藏有丰富的层控铅锌矿、黄铁矿矿床,著名的具有层控矿床特征的锡矿山锑矿床也出现于该层位中。本文试图在讨论本区加里东期构造背景、泥盆系岩相变化及层控矿床特点的基础上,说明基底断裂、岩相和层控矿床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在国内外其它层位的层控矿床中,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我国,除湘中地区外,湘西、桂北、黔西、秦岭等地的许多层控矿床,均与基底断裂控制的不同岩相带有关。在国外,H.Skall(1975)曾详细论证了北东东向深大断裂与著名的加拿大派因帕因特铅锌矿床的岩相和矿化作用的关系。M.J.Russell(1968)也指出爱尔兰石炭系中的层控贱金属矿床受该区南北向的加里东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广东凡口铅锌矿矿床的一个重要的构造特征就是层间滑动构造十分发育,其在矿区的重要的控矿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根据矿床地质勘探、生产勘探、地质科研成果和矿山生产实际,分析了矿区层间滑动构造的各种成因类型、它们与矿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褶皱构造体系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层间滑动构造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特征的广东潮安四望坪铜矿床,在其三位一体(岩浆岩、断裂/层间滑动破碎带、围岩)的控矿组合中,以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最佳。本文从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了岩浆岩、断裂、围岩圈闭条件与矿体规模、富集程度的关系。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与矿床成因的深入分析,建立了火山期后热液矿床的控矿模型,为粤东火山岩地区继续寻找该类矿床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走滑断裂及其控藏规律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但不同类型走滑断裂内部结构单元、输导特征及其控藏规律,目前还不甚清楚.通过野外精细表征、物理模拟实验和典型实例剖析,揭示走滑断裂内部结构及其控藏特征:走滑断裂内部结构包括断层核、其两侧的滑动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3个单元5个带;张扭性走滑断裂的断层核输导性最好、其次是滑动破碎带,再次是诱导裂缝带;压扭或纯扭性走滑断裂的断层核封闭性最好,其次是诱导裂缝带,滑动破碎带输导性最好.张扭性走滑断裂纵横向输导性要好于压扭和纯扭性走滑断裂,主动盘输导性好于被动盘,活动时期的输导性好于静止时期.走滑断裂的主动盘以输层油气垂向运移为主、被动盘以横向遮挡油气为特征.构建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西部走滑断裂的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层控矿床分类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述,论述了作者们近年来研究湖南省泥盆系层控矿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沉积—改造型(简称改造型)、后成渗滤热液型(简称渗滤型)和岩浆热液叠加型(简称叠加型)三大类;然后根据矿种及成矿元素组合分成若干类,再根据矿体形态及矿体与赋矿地层的整合关系分成若干小类。并就湖南省泥盆系内产出的矿床作了具体划分,总结了各类矿床的特点与区分标志。改造型矿床主要是黄铁矿床,矿质来自泥盆系,成矿受沉积相和同沉积断裂控制,渗滤型矿床主要为铅锌、锑、金矿床,矿质来自下伏岩层,成矿受成岩后长期活动断裂控制,叠加型矿床主要为钨、铅锌、磁黄铁矿等矿床,矿质主要来自燕山期岩体,成矿受燕山期断裂和岩浆作用控制。该分类对指导层控矿床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宽甸县甬子沟滑石矿床分布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的白云质大理岩中,矿床明显受控于北西向断裂,围岩蚀变以滑石化、透闪石化最为发育.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型层控矿床.依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寻找隐伏矿体、已知矿体外围是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六十年代初,我国地质学家对某些矿床,就以层控观点进行了研究,到七十年代国外地质学家对层控矿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十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层控矿床展开讨论,概括起来,大致可归纳为两类:(1)狭义的层控矿床;(2)广义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归纳西秦岭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Ⅱ级构造单元控矿事实认为,矿床的层控多样性在矿田域表现为时控和岩相控矿,层、相、位控矿模式在矿田具有普遍性;在更大的区域上则主要表现为岩相和Ⅱ级构造单元控矿。板内环境下的拉张和陆内叠覆环境下的具走滑性质的俯冲分别形成了热水沉积型和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沉积成矿期盆地的裂陷程度及改造成矿期沿深断裂活动的岩浆作用决定了铅锌矿床产出的Ⅱ级构造单元。控矿因素的地球化学表征为铁族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三位一体产出。  相似文献   

9.
从1981年底第一届全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层控矿床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1984年全国第三届矿床会议上(成都)共提出了层控文章281篇(不包括散在火山矿床部分的文章),占全部文章的1/3。1985年11月全国第二届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上(天津)又收到论文236篇,它涉及到层控概念、矿床特点及成矿机理等多方面内容。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层控矿床的研究工作目前仍在向广度及深度发展,现在将这一阶段的国内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归纳西秦岭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Ⅱ级构造单元控矿事实认为,矿床的层控多样性在矿田域表现为时控和岩相控矿,层、相、位控矿模式在矿田具有普遍性;在更大的区域上则主要表现为岩相和Ⅱ级构造单元控矿。板内环境下的拉张和陆内叠覆环境下的具走滑性质的俯冲分别形成了热水沉积型和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沉积成矿期盆地的裂陷程度及改造成矿期沿深断裂活动的岩浆作用决定了铅锌矿床产出的Ⅱ级构造单元。控矿因素的地球化学表征为铁族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三位一体产出。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海相油气勘探目标由层间岩溶向断控岩溶转变,并在处于坳陷区的富满地区发现了以走滑断裂为主控因素的断控型油田。富满地区储层特征与盆地内古隆起区、斜坡区均有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合研究区的走滑断裂控储模式。本次研究通过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刻画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分布,利用岩心、测井、试井资料以及缝洞体识别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的储层分布,分析了研究区走滑断裂样式与差异变形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建立了走滑断裂控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富满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聚集区储集空间主要由多期走滑构造破裂作用与岩溶作用形成的洞穴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与孔洞型空间组成;(2)走滑断裂活动性越强,断裂带宽度越大,储层发育规模越大,张扭段与压扭段断层破碎带型储层较平移段平面分布范围更广,纵向发育深度更大;(3)张扭段为汇水区,断裂联通性好,有利于大气流体下渗以及热流体上涌从而对储层进行溶蚀改造;压扭段为分流区,岩溶储层多发育于断裂带两侧,断裂开启程度低,受流体改造程度低于张扭段。  相似文献   

12.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走滑断裂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十分重要。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具有典型的分层变形特点,为了明确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分层变形机制的主控因素设计了4组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走滑断裂分层变形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垂向上地层性质变化(分层)和多期活动(分期)有关,分层与分期都能造成走滑断裂产生分层变形的特征,塔中走滑断裂分层差异变形特征,是由垂向上地层岩性差异性和构造活动多期性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断裂的形成演化过程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呼和湖凹陷断裂特征、断裂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以T_(22)和T_(04)反射层为界,划分为3套构造层,分别为下部伸展断陷构造层、中部断坳构造层,上部坳陷构造层,其中上部构造层中断裂不发育。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下部断裂系统展布方向主要是北东东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上部断裂系统展布方向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分别为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断裂,早期伸展中期走滑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走滑晚期反转断裂。断裂的主要形成时期为南屯组末期、伊敏组末期和青元岗组末期。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其中在主力生油洼槽及其周边的几个控陷断层附近有利于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4.
刘丙申  姚国平 《河南地质》2000,18(3):173-175
新密煤田是河南省的主要产煤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多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新密煤田还发育滑动构造和层间滑动构造,而层间滑动构造由于没有造成明显的地层缺失,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不易被发现,对煤矿生产建设影响较大。本文列举了新密煤田的层滑构造实例,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层滑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桑树坪煤矿3号煤层中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分析了3号煤层中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探讨了该区层滑构造形成的主要机理,指出了层滑构造的发育部位和主要滑动方向。  相似文献   

16.
层控矿床成因与找矿问题成了当前矿床学中的一个中心研究课题。七十年代内有关的国际性矿床会议以层控和层状矿床为主题进行讨论。K.H.沃尔夫(K.H.Wolf1974年)将欧美一些专家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选编汇集成专著《层状和层控矿床手册》(Handbook of stratabound and stratiforme deposits)内容十分丰富。D.D.Klemm和  相似文献   

17.
胶东新型金矿—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新近发现了一种受滑税构造控制的新型金矿床-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以对蓬家夼金矿,郭城金矿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有关滑脱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新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3点新认识:(1)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在盆地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经历了从伸展-挤压-走滑的构造环境,在盆地的伸展过程中形成层状矿体;在后期的压扭过程中发生构造富集,形成工业矿体;(2)滑脱构造沉积盆地的不同地域控制着不同的成矿类型,构成了完整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系列;(3)指出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定型依据和初步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18.
层控矿床是国际矿床学界近十余年来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国内矿床学者对层控矿床的研究近几年来也十分重视,但对其含义则说法不一。广义的层控矿床包括了一切层状矿床,而狭义的层控矿床则只指与岩浆活动无关的层状矿床。我们认为,层控矿床是一类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基本上(或主要部分)呈层状展布的一类矿床。矿床的形成往往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成矿过程,既有同生沉积或火山—沉积作用的部分;又有后生作用(如岩浆、变质和热液等作用)的迭加和改造部分。因而它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潘集矿区构造特征及矿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潘集背斜两翼的潘北井田和潘一井田中的层滑构造进行研究,将矿区分为10个主层滑区及29个层滑亚区。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层滑构造的产生与南北向主应力场及大型断裂所构建的局部应力场密切相关;层滑构造导致矿区形成近东西向薄煤带,发育以Ⅱ和Ⅲ类型为主的构造煤;层滑构造多发育在背斜两翼,且以断滑型和揉皱型为主,而在背斜核部则以断裂型为主;在纵向上,层滑构造类型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相对浅的区域,层滑构造以断裂型为主,往下是断滑型,而在较深部位及断裂构造交汇处,则主要表现为揉皱型。   相似文献   

20.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 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