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系统归纳西秦岭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Ⅱ级构造单元控矿事实认为,矿床的层控多样性在矿田域表现为时控和岩相控矿,层、相、位控矿模式在矿田具有普遍性;在更大的区域上则主要表现为岩相和Ⅱ级构造单元控矿。板内环境下的拉张和陆内叠覆环境下的具走滑性质的俯冲分别形成了热水沉积型和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沉积成矿期盆地的裂陷程度及改造成矿期沿深断裂活动的岩浆作用决定了铅锌矿床产出的Ⅱ级构造单元。控矿因素的地球化学表征为铁族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三位一体产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层控矿床分类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述,论述了作者们近年来研究湖南省泥盆系层控矿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沉积—改造型(简称改造型)、后成渗滤热液型(简称渗滤型)和岩浆热液叠加型(简称叠加型)三大类;然后根据矿种及成矿元素组合分成若干类,再根据矿体形态及矿体与赋矿地层的整合关系分成若干小类。并就湖南省泥盆系内产出的矿床作了具体划分,总结了各类矿床的特点与区分标志。改造型矿床主要是黄铁矿床,矿质来自泥盆系,成矿受沉积相和同沉积断裂控制,渗滤型矿床主要为铅锌、锑、金矿床,矿质来自下伏岩层,成矿受成岩后长期活动断裂控制,叠加型矿床主要为钨、铅锌、磁黄铁矿等矿床,矿质主要来自燕山期岩体,成矿受燕山期断裂和岩浆作用控制。该分类对指导层控矿床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永平-铜山地区层控型铜铅锌矿床按其形成方式的差异又可分为余家垅、永平和西厢亭(永平Ⅲ矿带)三类。作者对三类矿床的含矿层位、岩性、岩相古地理、构造条件、热液类型及迭加期次等方面的差异作了系统介绍。作者认为,整体而言,三类矿床均属层控型铜铅锌矿床,均经历过同生沉积和后期改造两大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4.
厂坝一李家沟矿床为规模大、品位富、分布集中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沉积—成岩阶段,矿带受裂谷海槽内次级同生断裂及伴生的沉积盆地控制。矿带内一组走向北东的同生断裂带及次级洼陷和隆起,控制着岩相带的发育和矿床规模。矿带内主要矿体赋存于碎屑岩向碳酸盐过渡的岩相带内,并受到后期变质热液、层间断裂的改造富集。 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床的同生断裂,是喷气沉积成矿阶段含矿热卤水的通道;属海底喷气一沉积受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泗顶铅锌矿田地下水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术根 《矿床地质》1990,9(1):26-34
泗顶矿田的铅锌硫化物矿床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成矿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目前一般认为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然而许多宏观和微观地质事实都说明该矿田的铅锌硫化物矿化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含矿地下水沿印支期断裂破碎带排泄混合成矿的产物。作者认为属于地下水再造矿床。以该矿田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方式、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控矿因素和矿化就位机制为重点,建立了其地下水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瑶山及其西侧铅锌成矿带是广西境内主要的铅锌产地,区内的铅锌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划分为沉积-热卤水改造型和接触交代(夕卡岩)两类,产出铅锌矿床较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内铅锌矿床的含矿建造和构造控矿因素分析,详述了研究区内铅锌矿床在控矿层位、控矿岩性、控矿岩相以及断裂构造控矿和褶皱构造控矿的特点,进而为研究区内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并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黄革非 《湖南地质》1998,17(1):23-27
该文总结了郴州东坡地区产于棋锌桥组中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含矿溶液性质、成矿温度及成矿过程等方面,论证了这类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8.
湘西地区北洛塔和花垣铅锌矿田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洛塔矿田和花垣矿田是湘西北成矿带铅锌储量较大的两个矿田。文章以洛塔矿田和花垣矿田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矿床成因等方面对两大铅锌矿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矿田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洛塔矿田铅锌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花垣矿田铅锌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属于上扬子地台东南缘伸展拉张环境下在湘西北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段深大断裂活动的产物;构造是两矿田内最重要的控矿要素,岩相、岩性控矿实质上岩石孔隙和裂隙系统控矿,也是构造控矿的一种体现。区内的找矿工作应该沿着控矿构造+有利地层岩性组合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9.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贺清 《矿产与地质》2012,26(3):205-209
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主要受层位、岩浆岩和构造控制,矿床类型划分为层控型、斑岩型、石英脉型,成矿元素具有深部Mo、中部W、上部Cu、Pb、Zn的分带特征,是一个沉积富集(层控型)-岩浆热液(斑岩型)-构造充填(石英脉型)三位一体复合型成矿,他们既相对独立产出,又有密切联系的在同一成矿环境下形成的复合型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为晚白垩世伸展构造环境下的产物.在大明山矿田深边部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及邻区层控型铅锌矿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高原古生代—中生代复杂的多岛弧盆系演化和新生代高原急剧隆升的构造格局造就了层控型铅锌矿特定的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的分带性。在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内具有特征的成矿专属性和矿床类型。青藏高原及周缘层控型铅锌矿有多时代成矿的特点,寒武系和泥盆系是主要赋矿层位。古生代—中生代铅锌矿含矿层岩相古地理具有多样性,以台地相作为控矿优势相,尤其以白云岩作为容矿岩石的矿床居多。另外新生代地层作为主要容矿层之一,发育有大型甚至特大型的层控铅锌矿体,为低温热卤水运移充填矿床。推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快速隆升是该类矿床富集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查的进展,这种新生代矿床将在该区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三级控矿构造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等级体制的构造分别控制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区域、矿化集中区以及矿床和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在一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或成矿带内,造山型金矿大多产于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旁侧(即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一级控制构造)。发育在上述深断裂旁侧的大型剪切带,控制了矿化集中区或矿田范围内金化探异常和造山型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二级控制构造。上述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是造山型金矿床的第三级控矿构造,它们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和产出,滩间山、大场金矿床是褶皱控矿的良好例证,而五龙沟金矿床则是与剪切带伴生的断裂-裂隙系统控矿的典型实例。相比之下,受控于褶皱的金矿床中矿体规模较大、空间上变化较小。上述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和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主要是区域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它们具有大致相同或互相联系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特征,后者通常是前者的派生、低序次构造。因此,这3个不同级别的构造,构成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钼矿床主要类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遍布各省区,矿床类型多,元素组合多样。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钼矿资源特点,并综合考虑矿床成因、赋存状况、控矿因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因素,将中国钼矿床类型划分为4组12类19个矿床式;进一步归纳了各类典型矿床矿体赋存状况、热液蚀变、矿化组合特征。同时从构造、岩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钼矿的找矿潜力和中国大陆造山环境下斑岩型钼矿形成的地质条件背景;总结了各种类型钼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岩浆-流体事件及元素组合规律等的研究,指出以岩浆型钼矿为主,热液型钼矿次之的研究、勘查层次;重点对东秦岭、燕辽及特提斯钼成矿区进行了预测,明确了这些地区下一步钼矿勘查工作的重点,这对我国钼矿地质找矿和矿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2j—P2q)碳酸盐岩的岩性界面(硅钙面)。通过对马坑式铁矿硅钙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划分了五类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林地组与经畲组—栖霞组、经畲组—栖霞组与文笔山组、经畲—栖霞组内部碎屑岩与灰岩、经畲组—栖霞组与花岗岩类以及推覆(滑脱)界面。研究认为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岩性界面(硅钙面)控制,这种界面在构造活动及流体参与过程中容易形成扩容空间,构成成矿地球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以硅钙面为主要成矿作用标志的马坑式铁矿成矿模式,认为运用硅钙面控矿理论指导闽西南地区找矿预测的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 ,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 ,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 ,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为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 ,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 ,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床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 ,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 ,云南羊拉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所形成的矿床矿物组合及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特别是矿石中钴、银元素含量较高 ,许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6.
The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e bedding fault system in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the Wushancopper orefield may be generalized as the control of ore deposition by optimum surface in an ore-formingstructural trap. The mechanism has three major features: (1) timing of mineralization; (2) positioning of hostformation; and (3) dependence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on properties of rocks. The "optimum surface" is adivisional structural plane which marks obvious difference in phys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is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 It is also a unity of structures. lithofacies and orebodies. The structur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deposits indicate the migration trend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clements in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belt: elements with a small radius (Si, Fe, Mg and Al)moved towards and concentr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elt while large-radius ones (Ca, K and Na) were remotefrom the center.  相似文献   

17.
陕西略阳柳树坪金锌矿床是"勉-略-宁"三角地带碳酸盐岩型矿床,通过野外调查与地质资料分析,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地质因素、成矿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柳树坪矿区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重因素有关,其中震旦系断头崖组、九道拐组碳酸盐岩富含金、铅、锌等金属矿产,是该矿床的主要矿源层;印支—燕山期形成的沿九道拐向斜南北翼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基本控制了区内矿体的空间展布;同时燕山期中酸性浅成小岩体对金、锌、铅等元素活化、富集作用较强,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柳树坪矿床为沉积层控-构造热液改造型金锌矿床,具有较好的金、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8.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山阳-柞水矿集区是南秦岭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之一。从新元古代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山阳-柞水地区经历了洋壳俯冲和陆陆碰撞的构造演化,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矿化类型、矿化组合的Cu、PbZn、Ag、Fe、Mo、Au矿床。新元古代时期,由于洋壳的俯冲作用,山阳-柞水地区形成了与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泥盆纪-二叠纪时期,古秦岭洋消减形成山阳-柞水弧前盆地的同时,也形成一系列沉积型Fe、Ag、PbZn矿床;三叠纪时期,华北、扬子板块全面碰撞并形成了与碰撞作用密切相关的晚三叠世斑岩型Mo矿和造山型Au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则形成了碰撞后伸展环境下的矽卡岩-斑岩型CuMo-Au矿床。山阳-柞水矿集区内的各种时代和类型的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不同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对真实、客观的理解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国火山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火山岩型铀矿床均产于古陆壳之上的酸性(或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中,文章根据中国陆相火山岩系的产出环境,结合铀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的分布,划分出6条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带和8条火山岩型铀矿远景带(预测工作区),对铀矿化集中区进一步划分出21个预测区。根据含矿主岩及控矿构造特征,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分为5个亚类、16个矿床式(29个典型矿床),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预测类型,总结了火山岩型铀矿的成矿要素、预测要素及成矿规律。对14个预测工作区和21个预测区编制了系列图件,圈出了预测工作区靶区近200个,并分别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品位吨位法、体积法及德尔菲法对各预测工作区和预测区500m以浅及1 000m以浅的铀矿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编制了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图,对今后铀矿地质工作及铀矿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