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渭南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在逐年增加,市区内工业生产井过于集中,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等问题;与地下水开发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GIS建立了磐石市29个监测点的水质信息数据库,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地下水中常规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地下水质量状况。磐石市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质量良好,达到、级标准。地下水中化学组分的含量从郊区向市区逐渐增加,市区地下水质量为、级标准。地下水已遭受污染,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是市区地下水遭受污染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玉春  石亚红  赵旭 《地下水》2005,27(6):486-486,499
本文详细分析了齐齐哈尔市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调整用水结构、控制承压水开采等控制水位持续下降和防治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书平  王志刚 《河南地质》2000,18(3):211-216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学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阳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周晓玉 《地下水》2010,32(2):43-46
为了保护信阳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环境,进一步合理开发该区浅层地下水,在对信阳市市区大量浅层地下水水样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从饮用水评价,农业灌溉用水评价,工业锅炉用水评价及综合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该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虽没有极差的Ⅴ级水,但在人口集中和用水集中的市区均为较差的Ⅳ级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人口集中带来的生活污染是本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次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这些理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段树义 《地下水》1990,12(3):176-178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临清市区已形成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内2450眼机井只好由原来的离心泵提水更换成深井泵及潜水泵,造成经济损失达232万元,年效益损失19.6万元。据万元产值计算,整个城区到2000年将缺水3953万m~3,地下水埋深将下降到25m。为此,本市对区内的地下水开发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管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淮南市区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市区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等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为有计划地保护地下水资源、预防水环境质量下降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
根据盘山县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对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地下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重超采问题,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积极开采、全面节水以及合理开发等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平  卢文喜  龙玉桥  李平 《水文》2008,28(2):49-54
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模拟预测模型,为了对比二者的优缺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建模过程及其模拟精度.选择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在过去10年问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相比ANN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建模过程更为简单,计算效率更高."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但改进ANN具有更高的拟舍精度.同时,两种模型预报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如继续按过去的开发模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还将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11.
齐冰  刘洪吉  汪秀岩 《地下水》2006,28(1):20-22
通过对磐石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地下水资源为磐石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角度提出了城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主要地方病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区域地质研究各领域中,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是最多和最成功地应用数学方法的领域之一。80年代中、后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达5500×108m3/a,其中美国、印度、中国、巴基斯坦、欧共体、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地下水开采量位居前列。前苏联的··里沃维奇()、··库德林( )、 ··泽克茨尔( )在计算和评价全球地下水天然资源(地下径流量)并与全球各大洲的降水、地表径流的对比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为“国际水文十年”(IHD)和“国际水文计划”(IHP)作出了贡献。我国于80年代中期计算和评价了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关于区域性地下水开采资源的评价,原苏联、中国、美国和欧共体(含其境内次一级大的自然单元)的工作各有特色,并广泛应用各种数学方法。文中初步探讨的三个扩展定量方法应用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的前沿问题:古水文地质问题、海洋水文地质问题及三水转化和地下调控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扩大可利用水资源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地下水在城市供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地下水资源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缺水是目前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 ,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宝贵的地下水资源遭到浪费的现象又大量存在 ,解决好施工降水与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结合郑州市的工程实践 ,谈谈施工降水中的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曹文京  郭延杰  孙兰华 《地下水》2004,26(2):115-116
地下水是聊城市重要的而且是主要的水资源,近年来,地下水的开采和补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地下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运动规律、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及聊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对于引黄(河)灌区合理引用黄河水和开采地下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濮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亮  张和军 《地下水》2003,25(4):215-217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表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在该地区显得的尤为重要,本文对濮阳地区地下水水质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分级评价,并对中深层地下水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刘俊龙  范振铎 《地下水》2003,25(2):75-76,105
沧州市水资源短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已形成大面积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已达2m,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调地表水,开发利用地下咸水,加强雨洪控制利用,逐步替代最后终止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关中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划分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中盆地是一个水文地质结构完整、含水系统与水流系统相对独立、水循环开放的地下水系统。通过概述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和地下水循环特征,依据地下水含水介质的结构组合、分布特征以及地下水循环特征的不同,将关中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为6类: 黄土台塬孔隙-裂隙含水系统、冲积平原孔隙含水系统、山前洪积平原孔隙含水系统、渭北岩溶含水系统、新近系和古近系砂泥岩互层裂隙-孔隙含水系统及基岩裂隙含水系统。文章总结分析了每种含水系统的富水性、补径排、水化学和动态特征,旨在为客观评价关中经济区水资源现状并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对建设优良、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洪起 《地下水》2014,(3):40-42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下水资源的有力保障,而深层地下水超采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不仅能缓解城市用水矛盾、减轻深层地下水开发压力,同时对提高地下水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大气降水可利用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区域性松散沉积层地区地面沉降的防控要求,规划评价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根据渗流理论和土力学理论,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学模型,并考虑了含水层孔隙度、渗透系数、储水率随含水层发生固结沉降的变化特征。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南通市地下水开采为例,基于地面沉降的控制要求,规划评价出了各乡镇各含水层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结果表明:地下水开采布局科学规划后,总的可采资源量为17 870.56×104 m3/a,较现状开采量10 902.32×104 m3/a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地下水三维变参数非稳定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刻画三维水文地质体的特征,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