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22(4):321-322
作为一门新的前沿性交叉学科 ,环境矿物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方兴未艾 ,愈来愈引起地球科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在 2 0 0 2年 9月于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以“新世纪矿物学”为主题的国际矿物学大会上 ,环境矿物学作为主要论题之一又进一步安排出 4个专题 ,共有来自2 3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提交了涉及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矿化作用与有机成因矿物、环境矿物与人类健康、污染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内容的论文共 91篇 ,比 1 998年多伦多矿物学大会提交的环境矿物学论文增加了 59篇 ,表明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本刊 1 999年第 4期和 2 …  相似文献   

2.
环境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矿物学朱立军,傅平秋,万国江(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表生矿物,环境矿物,环境变化,环境矿物学环境矿物学基于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土壤学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表矿物与环境的相互...  相似文献   

3.
方适宜 《铀矿地质》1996,12(3):144-148,155
近年来,矿物学除矿物标型特征、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矿物物理学等基础研究外,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是其一大特色;岩石研究则更多地与构造演化、地幔作用相联系;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新生长点的涌现是当前地球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已于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IMA理事会共由6位官员和5位专家组成,鲁安怀作为专家新当选为IMA理事会成员,主要负责联系环境矿物学等矿物学新的发展方向工作。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矿物学——向纳米、生物与行星科学拓展”,会议共设立37个专题。会议期间安排大会报告9个,分会报告近500个,成果展近400块。  相似文献   

5.
以“应用矿物学未来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矿物学大会于2013年7月8~10日在绵阳召开,会议发表的技术报告内容涉及环境与医用矿物学、工业矿物、生物矿物学与生物材料、先进材料、工艺矿物学、矿业与冶金、矿物结构与表面、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环境矿物学是主要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步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鉴于当前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这门学科在学术界能够受到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的如此重视,是理所当然的。。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生存的空间(有人称之为“Humansphere”),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等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资源与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因此,地质科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地质生态环境到地质灾害的防治,从地方病的…  相似文献   

7.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将于2006年7月25~28日在日本神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是唯一的世界范围的促进矿物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组织,目前共有38个国家的矿物学社团为该组织的注册成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是该国际组织的注册成员。IMA每4年在其中的某一成员国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世界范围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矿床学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环境矿物学:矿物学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21世纪矿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作者所在实验室曾做过的一些环境矿物学研究的实例有:核废料的处置,矿物表面性质的研究,对有毒金属的还原和固定作用的微生物效应,大气烟尘微粒的研究,矿物表面阳离子的本征吸附常数之理论计算,等等。矿物-水-微生物体系在分子级别上之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对于理解低温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金矿矿物学研究在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第14届相比,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内外均有重大进展。提交大会有关金矿的论文58篇,主要内容包括金矿物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研究;包体研究及矿石矿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岩石学和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相关研究能够深入了解行星形成演化、宜居地球的资源富集与环境变化等重要科学问题。《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岩石学和矿物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对其发表文章的深入挖掘有助于梳理学科研究进展,为学科从业人员深入研究提供背景信息,为该刊未来刊文方向提供借鉴参考。采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对《岩石矿物学杂志》1982~202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化研究。研究发现,岩石学和矿物学一直是该刊的主要发文领域,地球化学、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吸附和矿物学是高频率主题关键词。其中,地球化学的共现强度最高,与花岗岩、岩石成因、火山岩和岩石学等关键词关系密切;其次是晶胞参数,相关关键词有光学性质、粉晶数据和新矿物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5个不同主题:岩石成分和特征分析、变质作用和岩石变质过程研究、矿床特征和成矿过程研究、沉积环境和地层特征分析以及环境矿物学研究。与国内外岩石学、矿物学领域知名期刊数据进行对比,认为未来刊文鼓励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驱动的新范式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的首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 2 0 0 2年 9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继上届首次增设环境矿物学专题后 ,环境矿物学问题成为本届大会的一个重要论题 ,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会议收录了 2 3个国家 (上届 14个国家 )的环境矿物学方面论文 91篇 (上届 32篇 ) ,提交论文较多的国家有英国 (2 3篇 )、美国、意大利 (各 9篇 )、日本 (7篇 )和中国(5篇 )等。论文主要分为 4个主题 ,分别是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6篇 )、生物矿化作用与有机成因矿物 (18篇 )、环境矿物与人类健康 (2 8篇 )及矿物学和污染地球化学 (39篇 )。1 矿物与微生…  相似文献   

13.
宋学信 《地质论评》1991,37(5):460-464
在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开幕式上,国际矿物学协会主席、著名岩石矿物学家P.wyllie教授说:“矿物学是地质学的中心学科,它具有全球特征和特殊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苏联著名矿物学家F.V.丘赫罗夫在“20世纪末矿物学的任务”一文中说:“在探明和开发苏联工业矿产资源方面,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工作中,矿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的发展必然会使它的作用不断增长”。笔者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是矿物学、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成因矿物学在生命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起源的矿物表征和矿物作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与矿物的关系;生物体的矿物组成、作用、宏微观形貌和自组装结构;生命矿物成核、生长和自组装过程的有机质调控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标型特征;生物矿化的过程、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矿物(含药用矿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及其开发利用,是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命矿物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用于环境及其变迁研究的生命矿物时,应遵循"贯通性"、"灵敏性"、"统计性"和"周期性"等四原则。根据生命矿物进行环境分析研究时,要注意甄别影响矿物学特征变化的环境要素;既要善于利用较便捷成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如热发光,简称TL),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中的技术(如计算体层摄影术,简称CT),创造性地开发生命矿物学的环境标型。  相似文献   

15.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于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37个专题围绕大会的主题“矿物学——向纳米、生物与行星科学拓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安排大会报告9个,分会报告近500个,成果展板近400块。分会场中学术交流活动较为踊跃的专题有:矿物学基础研究方向(如晶体结构与拓扑学、晶体化学、新矿物与矿物分类等);  相似文献   

16.
1 从第十九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看当前矿物学发展现状 1.1 概况 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是当代矿物学成就和水平的最全面的展示.共50个国家的975人参加了会议,提交的论文达874篇,我国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港台许多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涉及到的领域的宽广,研究程度的深入都明显地超过了历届大会.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产出的铀酰砷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形成环境和环境矿物学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论述。铀酰砷酸盐矿物是主要产出于铀矿床氧化带中比较特征的黄绿色表生矿物,是寻找原生铀矿床(体)的重要矿物学标志,化学组成主要是[AsO4]^3-和[UO2]^2 ,其中As和U均是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的有毒或放射性有害元素。As、U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在不同的酸、碱和氧化还原介质环境中的分解、迁移能力均很强,在矿床氧化带中的分解、迁移扩散会对矿区周围及其下游地区造成较大范围的严重环境污染。而在弱酸性至中性介质条件下,[AsO4]^3-和[UO2]^2 结合并与各种金属阳离子化合可形成相对稳定的铀酰砷酸盐矿物,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U、AS的迁移扩散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近十年来.由于近代物理-化学理论及许多物理测试方法在国际上越来越被普遍重视和实际应用于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因而促使这些学科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被引进地学研究领域时.则地球科学就会得到一个较快的发展.而同时物理、化学等  相似文献   

19.
以"应用矿物学未来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矿物学大会于2013年7月8~10日在绵阳召开,会议发表的技术报告内容涉及环境与医用矿物学、工业矿物、生物矿物学与生物材料、先进材料、工艺矿物学、矿业与冶金、矿物结构与表面、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宋学信 《矿床地质》2000,19(2):191-192
国际矿床地质学会与国际矿床成因协会联合学术会议 ( SGA- IAGOD,1 999)和德、匈、奥三国联合矿物学大会 (即维也纳矿物学大会 Min Wien,1 999) 分别于 1 999年 8月 2 2日至 2 5日和 1 999年 8月 2 8日至 9月 1日在伦敦和维也纳举行 ,本人有幸参加了这两个国际学术会议。现将参加两会的点滴体会总结介绍如下。矿床学和矿物学均属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古老的基础学科。在第二产业 (包括矿业 )大发展的年代里 ,它们曾是十分耀眼的亮点。近五、六年来 ,全球性矿业萎缩 ,相关研究项目和经费大削减 ,使矿床学和矿物学这两个学科面临相当严峻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