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SS YD型断层观测伸缩仪的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原理。该系统实行现场自动采集和自动储存并由“数据交换器”进行数据调用和回放 ,具备交直流电源自动转换及有效的避雷装置 ,实现了无人值守。仪器所得观测数据稳定 ,并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汐与台湾“9.2 1”大地震 0 .5 μm的同震阶跃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为进一步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预警的科技水平,下发国土资电发[2009]4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函>,明确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对危害较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装监测仪器,实施自动化监测预警.同时,国土资源部向各地推荐一批由中国地调局研制的简易、实用的小型监测仪器,滑坡预警伸缩仪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土资源部首批20套滑坡裂缝预警伸缩仪已拨付我省,永康市方岩镇铜坑村滑坡、开化县村头镇大黄山村后山滑坡等省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已安装到位,开始实施自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工程中建筑结构不均匀沉降的监测问题,以连通器作为基本理论,使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设计一种基于LTE Cat-1的无线静力水准仪系统。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基站和客户端3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终端主要由压强传感器、ZigBee终端及Cortex-M3微控制器等组成,利用ZigBee终端建立多个数据采集节点;数据基站由ZigBee协调器、Cortex-M3微控制器、Wi-Fi模块及LTE Cat-1等组成,ZigBee协调器收集多个终端的数据,用户可通过PC端或移动端连接设备Wi-Fi对数据进行现场查看,LTE Cat-1模块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客户端主要是针对质检中心或从事市政工程行业的人员设计的,方便查看现场监测结果。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沉降数据的采集与稳定上传,测量精度达到mm级。  相似文献   

4.
针对行动不便或有长期监测需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研发了一套远程心音信号监测系统,在家中患者可以实现心脏状况的检测。系统由心音信号采集器、智能手机和远端监护计算机构成。心音信号经过心音信号采集器处理后,通过电信网络传送到医护中心的监护计算机上。借助于Visual C++6.0开发平台,系统实现了患者数据管理,对心音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的去噪处理,对不正常心音情况进行疾病报警。系统成本低、安全无创,监护软件能够采集、处理、显示、存储、分析心音信号,文中通过对13例心音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地震现场快速搭建前兆观测手段需求,设计一种基于Raspberry Pi 4B和MXT9030的便携式电容倾斜仪。通过电容监测芯片MXT9030可将倾角元件的电容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高精度A/D芯片CS1237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信号,Raspberry Pi 4B微控制器能提高系统整体精度并显示倾斜仪相关数据信息。经实际测试表明,系统具备便携、高精度、线性度良好等优点,可满足地震现场前兆倾斜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6月1日,河南省引进的首台自然资源移动监测车,交付河南省遥感测绘院使用。据介绍,自然资源移动监测车配备的自然资源移动监测系统,是我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改装后的商务车、越野车、船舶等各种运载工具为载体,将激光扫描仪、惯性测量单元(IMU)、GPS以及数码相机等传感器集成于一体,实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  相似文献   

7.
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是一个应急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1.系统由里尔飞机、合成孔径侧视雷达、雷达实时成象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组成。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和较长的续航时间;可获取地面3米分辨率的SAR信号,最大作用距离55公里;能将3米分辨率的SAR信号实时地处理成地面雷达图象数据;全球定位系统除能对雷达图象定位外,还能为机载卫通天线伺服系统提供飞机位置数据。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当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多是围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化时代,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依法行政的基本业务,一是建设和维护全省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二是依法行使国土资源行政审批(许可、审核、备案)权。这也应当是省厅电子政务系统的两类基本功能。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无论是基础数据的维护,还是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事务,都体现为自下而上的数据汇报和自上而下的授权和审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的流通。从省厅电子政务系统的角度看,首先要解决省厅和市县国土资源局的数据交换问题。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中电子政务内网、国土资源外网、国土资源广域网等概念的提出,为信息的交换约定了基本的秩序。从系统论的视角看,系统的生命力体现为跨越边界的信息交换。可见,抓住数据交换模型,就是抓住了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矛盾;抓住省市(州)数据交换模型,就是抓住了省厅电子政务系统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利用瑞士GeoSIG公司的GSK-166型振动台对美国Kinemetrics公司的ETNA2型一体化数字强震仪和瑞士GeoSIG公司的AC-23型地震加速度计进行对比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比两者的幅频数据和灵敏度数据,对一体化数字强震仪和分体式强震仪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强震仪的主要性能指标趋于一致,一体化强震仪可以取代分体式强震仪,应用于核电站、高速铁路、水库大坝等大型工程的地震监测。  相似文献   

11.
GSM无线通信技术在预警GIS领域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目前通信体制中最完善、最成熟,应用最广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网。基于GSM的短消息无线通讯技术以其传输信息及时、作用距离远、误码率低、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水利、电力、环保、交通、防恐、天然气及自然灾害等领域。本文在个案建立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GSM的短消息技术在预警GIS领域中的应用模式,并对应用中所使用的若干通用的关键技术和规范进行了分析,提炼出了这种应用模式的共性问题,最后对这种应用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了客观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SM协议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利用西门子TC35射频模块和MCU智能控制功能,设计具有标准的GSM协议接口和RS232接口电路.该协议转换器能将控制中心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发到GSM 网络的任何终端,同时也能将远程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GSM数据格式并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家居水表流量和有害气体浓度无法实时监控问题,设计一种监控水表流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的实用智能家居服务系统.该系统以ARM9作为主控处理器,采用无线方式读取水表数据,采用CAN总线接收有害气体浓度信息,通过GSM短信模块实现与手机终端的双工通信;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设置用水量信息,当需要购买水费或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业主能够得到及时提示,从而实现对水表流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湖北省地震网络系统中架构VPDN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省地震系统约有100个站点需要利用无线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前期是利用自建的VPN网络,其传输速度受互联网的影响较大,传输速度较慢,甚至出现不能对仪器进行实时监控、数据不能按时收取、无法按时向国家台网中心报送数据的情况。而目前湖北省地震网络系统业务的拓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省的数据传输网络,用于承载前兆无人职守系统、流动测震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鉴于上述情况,湖北省地震信息网络部门通过分析各分支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数据传输的要求,最终使用中国电信的无线VPDN业务,组建湖北省地震数据监测VPDN网络系统。从而满足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观测数据上报的安全性和地震分析预报的及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峡库区巫山-万州段为例,介绍了GPS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开展了InSAR和声发射技术在滑坡、危岩体变形监测应用的试验性研究。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还研制了基于GPRS的地质灾害无线遥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济宁城区地面沉降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实时监测、精细监测和应急统测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监测站、水准监测网以及GNSS监测网在内的地面沉降监测系统。提出了地面沉降多功能一体化监测站建设方案,将数据中心、监测标组、地下水监测、GNSS连续运行(基岩)基准站、科普宣传、安防等功能进行综合配套建设,可以在场地、设备、电力网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共享利用,大大提高了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的利用效率。监测标组包含基岩标、分层标、水位观测孔、孔隙水压力观测孔以及数据采集设备。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接收、存储、处理和展示,以"数据中心+监测站"模式,在服务器上建立综合性地面沉降监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监测设施实物、宣传片、展板等开展地面沉降防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济宁城区范围内,利用水准点和GNSS监测点,构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7.
利用GPS形变监测、一机多天线(GMS)及CORS等技术,探讨基于GDCORS的GPS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灾害因子分析、灾害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用于高精度滑坡形变在线监测研究和应用。通过系统设计与集成,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地表形变远程动态监测示范站建设,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与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及时快速采集,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传感网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采集系统,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终端、GPRS无线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3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由单片机、高精度二氧化碳传感器、GPS模块、GPRS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成,负责采集二氧化碳浓度和采集点地理定位信息;无线传输网络部分由GPRS模块接入到GPRS网络,再登陆到Intemet网络与检测中心服务器建立TCP网络连接,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主要是接受GPRS网路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录入数据库.采集系统能摆脱数据采集时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上的局限性,使检测工作变得更及时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代餐饮业自动化服务的需求,以无线Soc芯片nRF9E5和点阵型LCD模块ST7920为硬件核心,结合C++Builder软件编程环境,构建了一种基于nRF9E5芯片的无线网络自动化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数据管理软件完善、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稳定、高效等特点。可以推广应用到区域水质、土壤等环境的自动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