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一、项目背景中亚属于典型干旱区,位于我国西风环流的上游,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局域密切联系。在这一区域开展气候变化调查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中亚干旱区的历史气候变化事实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气候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区域差异,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并为制定涉及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规划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科学方面的几个最新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提升了我们对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原因以及预估未来气候系统变化等方面的认知,对过去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可靠的认识。综合多重证据评估指出,全球气候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包括极端事件在内的归因进展已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认识从大气圈扩展到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进一步强化了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和区域气候的认识;有关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各行业和敏感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联系更加紧密,使这些信息能更好地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气候变化区域适应提供支持;气候模式和约束预估方法的发展以及对气候敏感度认识的深化,减少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全球地表温度(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GST)、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热含量的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这份最新报告对我国提升气候变化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对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未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愈加剧烈,区域气候的差异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单单利用全球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进行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时空尺度的要求。由于区域气候模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等优势,使用区域气候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区域气候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区域气候模式发展历程、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全球主流的动力降尺度区域模式,归纳了气候情景发展;分别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着重总结了区域气候模式在全球不同区域不同情景应用情况,分析了未来全球不同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尽管不同研究者所使用模式存在差异,对未来降水预估不尽相同,区域性比较明显,但几乎所有研究一致认为未来全球仍将经历一个持续增暖过程。文章最后对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区域气候模式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给出中国区域气候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这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过程。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全球变暖对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必将导致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又将会引起局地、区域气候的响应,导致局地、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植被演变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一个有着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对青藏高原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取得的新的进展,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物理过程,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分布广泛、分辨率高、定年准确和气候敏感性好等原因,树木年轮在重建过去区域、半球甚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山地处中亚干旱区,气候变化波动大,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植物生长的干旱胁迫作用强烈,天山山区分布有大量雪岭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等长龄且对气候敏感的针叶树种,因此天山山区是树轮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天山山区树轮气候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近10 a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关天山山区树轮气候研究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对天山山区树轮气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总结了近200 a基于树轮资料的天山山区较为一致的气候变化规律,并为进一步开展天山山区树轮气候研究提出建议。天山山区未来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应在开展大量不同区域树木年轮气候学重建基础上,尝试理解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机理研究,同时选用不同数理方法和多树木年轮指标进行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范围重建工作,并讨论中亚干旱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暖与地球“三极”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地球的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地球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与敏感区,在区域及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球三极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探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球三极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球三极气候变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全球及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研究主要进展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IPCC评估报告发表以来,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回顾了IPCC前4次报告对全球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主要结论,并对全球及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的模拟和预估结果进行了分类总结,得出区域气候模式由于分辨率更高、对特殊地形的模拟能力更强,因此比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和预估结果更准确;同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阐述了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引起的气候效应,讨论了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性,如未来温室气体的浓度如何变化,未来气候如何变化,以及气候影响的评价问题等.最后,强调了未来气候变化基础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亚洲区域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区域气候变化的信息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基础。在发展全球气候模式的同时 ,发展高分辨的区域气候模式是获取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发起和主持 ,有中、美、韩、日和澳大利亚 1 0个研究组参加的亚洲区域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和试验设计等主要内容 ,给出了该国际比较计划第 1阶段 (连续 1 8个月积分 )和第 2阶段( 1 988~ 1 998年连续 1 0年积分 )的初步结果 ,讨论了区域气候模式在亚洲应用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或LULCC)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同时与人类福祉密切联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强迫不仅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还通过直接改变地表物理性状以及间接改变其他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对气候系统产生深刻影响。作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回顾了LUCC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历史,结合新近的研究结果归纳了诸如森林砍伐、城市化、修坝等LUCC活动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气候效应。LUCC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气候系统对它的反馈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由于全球平均后变化幅度相对区域上的小,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显著,而对全球气候影响不明显。它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取决于反照率、蒸散发效率和地表粗糙率等变化的综合效应:在热带地区LUCC主要引起温度升高,在高纬度地区使温度下降。在全球尺度上LUCC导致气候的变暖主要通过减少蒸散发和潜热通量引起陆表水循环的改变,其次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改变。最后指出目前LUCC在气候变化学科中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首先需要评估的3个气候指标,并提倡多学科间的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亚区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重要而复杂,伊塞克湖流域周边山区分布的天山云杉原始森林为揭示区域过去几百年气候水文变化事实和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利用伊塞克湖周边山区4个点的树木年轮宽度、入湖年径流量以及CRU格点气象资料,基于对树轮宽度指数对区域水文和气候要素响应关系分析,利用区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了伊塞克湖355a来的入湖径流量变化历史,二者线性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30.2%。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阶段变化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相对应。但与天山南坡的阿克苏河流域的径流量的低频变化特征不一致,在1850年前的变化趋势相反。空间相关分析发现伊塞克湖流域重建径流量变化能较好地代表中亚天山北坡以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新疆北部平原区降水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伊塞克湖径流量与北大西洋长周期年代际震荡(AMO)在年代际尺度的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干旱区是中亚干旱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地理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的热点地区.本文利用CCM3模式,做了DE(假定西北干旱环境进一步发展)、FE(假定西北干旱环境改善)和CTL共3个数值试验,通过分析大气层顶辐射平衡、地表能量平衡、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以及植被生理过程的CO2收支变化等,初步探讨了西北干旱气候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干旱气候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或改善,将对全球的能量平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会影响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变化及其分布状态.这在全球气温和降水的区域变化上表现比较明显.西北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反馈过程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其意义深远.通过分析认为,西北干旱气候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北干旱区的研究必须纳入全球气候环境研究之中,才能更全面的认识干旱区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响应.  相似文献   

14.
由符淙斌等人主编的 《Regional Climate Studies of China》 一书已于2008年8月由世界著名的科学技术出版集团Springer公司正式出版。这本英文专著是应Springer公司 “Regional Climate Studies” 丛书编委会之邀组织编写的。书中系统总结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学者在中国区域气候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全书共分11章, 计476页, 包括插图164幅, 表格42件。本书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东亚季风气候的基本特征、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相联系的年际[CD*2]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以及利用我国丰富的代用气候环境指标开展的古代 (特别是全新世以来) 气候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形成和变异的影响以及北方干旱化等问题具有显著的中国区域特色, 书中为此专门设立了相应章节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 在极端气候事件、 土壤湿度、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测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 水资源影响和适应对策被日益关注的今天, 本书还分别介绍了我国学者在上述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区域气候模式是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和趋势预测研究的有力工具, 本书也介绍了我国发展的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以及我国科学家发起的亚洲区域模式比较计划的主要进展。丛书编委会对本书的编写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该书: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外读者总结了过去十年来关于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将一系列基于先进科技手段, 如野外实验观测和遥感, 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等获得的关于区域气候变化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综合集成, 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简称报告)中提供了对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最新物理解释,整合了来自古气候和仪器观测的多项证据、过程理解以及全球和区域的气候模拟,记录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过去气候如何变化的事实,揭示人类活动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社会经济路径的排放情景对未来气候进行了预估。这些结果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很重要。它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根据灾害管理框架制定区域适应计划以及开展即将到来的2023年全球综合评估。本文聚焦该报告的背景、架构和方法,并介绍当前气候变化评估的主要进展。结果显示,与以前的评估报告相比,AR6提供了更综合实用的信息和认识,更加强调了区域气候变化,以及更好地约束了气候敏感度的估计。该报告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从科学认知演变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概述了全球尺度、我国大范围区域及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期我国气象工作者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成果。指出:①全球尺度的大气、海洋及气温变化不仅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且年代际变化也十分显著;②受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中国气候也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但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有不同之处;③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异不仅与海-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而且海洋的年代际变化也是梅雨异常变化的重要气候背景;④年代际尺度变化在全球变暖改变区域气候特征的过程中的贡献、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形成及作用机制,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代际变化的成因和机制都是仍需继续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域气候变化预测及其预测可信度。第一部分为现代气候变化,简要介绍了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几种方法。第二部分分别说明了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区域变化和预测情况,通过分析认为冬季温度的区域变化预测精度比夏季温度的情况要好,区域降水的预测在近期(廿一世纪初期)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时间较长时(60-70年以后)则可信度降低。最后,该文讨论了温室气体浓度对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亚区域是全球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是我国天气上游关键区,对中国西北及东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和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中亚干湿气候环境表现出明显的"西风模态"特征。在亚轨道时间尺度上,太阳辐射等外部驱动对中亚区域水热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内部变率对中亚降水变化更为重要。高、中、低纬系统和中亚低值系统的活跃,共同造就了中亚东部(新疆)降水年代际和年际异常增多。西亚西风急流是联系高、中、低纬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纽带。中亚区域干湿变化总体不显著,但进入21世纪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现有气象业务观测网和移动观测设备的基础上,在伊犁河谷开展了针对中尺度系统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强化观测试验,建立规范易用的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为进一步研究干旱区极端降水的精细化结构和触发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气象》2017,(3)
正《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预测》丁一汇主编该书主要阐述中国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演变过程和原因以及根据新一代中国气候模式预测的全球和中国未来百年气候变化结果,旨在根据中国近百年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物理机制的解释与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测对中国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新的认知。全书重点对7个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近百年地表气温升温的幅度与多尺度的降水变化;现代和历史的极端气候事件;中国的区域水循环;大气气溶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新一代气候  相似文献   

20.
气候观测环境代表性和观测资料质量是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前提。为了解我国干燥区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和台站代表性,作者对河西走廊和北疆九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环境开展了调研。本文介绍了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并结合先前研究结果,从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视角,讨论了西北干燥区地面观测站代表性问题。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气象站地面观测,对于干燥区的城市和绿洲区域气候及其变化,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但对更广大的荒漠和半荒漠背景气候及其变化,代表性仍显不足。作者发现,早先研究中指出的北疆等地区城镇站地面气温序列负向城市化影响,应与观测场周围局地甚至区域尺度绿洲扩大有直接联系,较难反映绿洲以外干燥区地带性气温变化。针对地面观测环境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未来国家基准气候站网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