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着眼我深远海水下作战面临的现实困难及未来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设计深远海水下作战概念。以作战概念为驱动,分析深远海水下作战需求,在作战背景下设计行动构想,构建基于作战概念的深远海水下作战体系,评估优化完善后对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紧密依据水下无人作战平台的典型使命任务,分析确定了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作战效能、作战适用性和体系适用性的作战试验指标。依据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作战试验基本作战过程,构设了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作战试验任务剖面和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作战试验检验流程。为水下无人作战平台作战试验分解形成试验科目、运用试验设计形成试验样本和确定作战试验实施流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3.
采用 SWOT 分析法,制定 SWOT 分析态势图,列举布雷作战内部外部影响因素,建立布雷作战综合分析数据库,依据作战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专家组会商制定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作战机关根据总体作战任务要求和专家组分析结论,会商制定布雷作战对策。 探讨一种基于 SWOT 分析的布雷作战对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施征 《海洋世界》2010,(3):46-48
服役不久的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航空母舰,是一种兼具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和前沿指挥部的多用途航空母舰。它的出现,将为意大利在北约和欧盟争取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水下安全事关国家核心安全和利益。对海战场作战态势相关概念进行简要描述,根据我水下兵力遂行作战任务面临日趋复杂的安全威胁,分析了水下作战体系设计的必要性。在作战需求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水下作战体系设计的常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方案。通过分析海战场水下作战态势的实时、动态特性及其对水下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常规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借鉴海战场态势时变动态生成概念,设计仿真实验对常规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给出了基于海战场态势时变动态生成的水下作战体系设计与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军反潜作战装备的快速发展,反潜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要求我们加快反潜作战战法创新。 在水下预警探测声呐基阵信息支持下,为拓展反潜兵力的应用场景,发展创新了传统反潜兵力的战术战法, 深入分析了作战指挥原则和兵力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农业种植业已经使那里的野猩猩濒临灭绝。要知道,热带雨林被烧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即使相同面积的棕榈作物园需要840年才能吸收干净。  相似文献   

8.
吴溪 《海洋世界》2009,(10):43-45
多毛环节动物新物种的发现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DNA技术表明,海洋中物种的丰富程度远超过人类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梁斌 《海洋世界》2010,(3):75-77
6月16日晚8点50分,最可怕的事发生了。主机出现故障突然领航,没有了动力的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摆;9点10分,主机冲车起动时,船员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可能是舱内的货物移位了,随着巨响船猛地向左倾斜30多度,同时主机又停车了……  相似文献   

10.
对潜艇装备作战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运用定量评估方法的过程中存在指标评价所需数据无法完全获取的问题。结合美弗吉尼亚潜艇改进情况,分析了影响潜艇作战能力的一些关键因素,重点基于潜艇武器装载能力,对国外典型潜艇进行了作战能力比较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并讨论了未来潜艇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战斗蛙人特种破袭为代表的水下特种作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军队的重视。水下特种作战装备向什么方向发展、装备体系如何构建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分析几种典型水下特种作战样式的基础上,对外军水下特种作战装备体系典型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体系内各类装备种类、形态和基本能力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构建水下特种作战装备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各国自航水雷发展迅速且其作战效能分析日渐受高度重视的情况,在分析自航水雷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ADC,推导了自航水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解析式,详细分析了影响自航水雷武器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分析影响作战效能的各要素,提出了自航水雷在设计定型试验中应重点考核的关键指标和能力,为后续开展自航水雷设计定型试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作战保障适用性是确保无人潜航器顺利完成预定任务的关键。无人潜航器兼具平台和弹药类装备的双重属性,具有长期贮存、多次使用且可修的使用保障特点。从无人潜航器使用保障全寿命周期出发,结合其基本使用保障工作流程,提出了基于任务分解和基准保障能力的作战保障任务完成度,用于综合评估装备作战保障适用性,并结合装备实际案例给出了算例分析。提出的评估方法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和可操性,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装备作战保障流程和关键要素,研究成果可为无人潜航器及其他类似无人平台作战保障适用性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江平 《海洋世界》2009,(10):64-69
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马赛克战”作战概念内涵,从作战体系、杀伤效能、作战力量构成等方面研判其对我海战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提出了水下无人平台的基本作战构想和主要运用方法;分析了 UUV 与 PUS 相关平台总体、集群协同、通信组网、水下态势感知等主要关键技术。为研究“马赛克战”对海战的影响及其对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猎雷是各海军强国重点发展方向,猎雷作战中首要的就是探测识别水雷。从传播损失、混响、 目标强度以及海流、潮汐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环境对猎雷声呐探测识别的影响,并从猎雷作战角度提出了有关参数设置、作战方式、数据处理等对策建议,可为部队探测识别水雷等目标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强敌对我不断加大防范遏制力度,且水下装备技术朝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 提出构建基于水下预置系统的深远海水下作战能力对根本扭转我海上战略安全形势、在深远海有效拒止强敌的重大意义和难得机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水下预置系统的深远海水下作战体系担负的主要作战任务、基本构成及能力优势。选取东海方向大规模军事行动中,位第二岛链内外实施拒止作战作为典型场景,初步探索了体系基本兵力部署及总体运用,并对未来开展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水雷装备和布雷能力 2 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水雷作战能力现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开展的水雷改进/研制项目和布雷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快速打击”系列水雷、隐蔽投送水雷、先进水下武器系列、 “锤头”水雷,以及无人布雷平台等。总结了未来美国水雷作战能力,分析了美国水雷作战能力发展的特点, 提出了美国水雷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江平 《海洋世界》2010,(11):64-67
2010年6月2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了《2010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继2006年3月发布《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挑战》之后颁发的又一个作战概念文件,该文件基于美国当前和未来的威胁与挑战,分析了海军陆战队而临的问题,提出了海军陆战队两大核心能力。这将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发展乃至全球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国家将水雷视为一种重要的水中兵器,用于封锁对手、对抗强敌。针对现有反水雷装备存在的危险性高、部署速度慢、作战效率低等问题,国外海军将无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反水雷领域,推出了多种新概念无人反水雷装备,综合运用猎、扫等多种手段,构建空中、水面、水下立体的无人反水雷装备体系,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反水雷作战能力,对未来反水雷作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