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秦巴山区降水量分布综合模式袁应泽 (1 :1 -4)* 陕西 2 0 0 2 -0 6-0 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吴宇华等 (1 :4-7)*  陕西省高等级公路大雾的预报方法研究贺皓等 (1 :7-1 0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王 川 (1 :1 1 -1 3 )*  2 0 0 2年陕西冰雹特点及雷达回波特征刘勇等 (1 :1 4-1 6)汉中市 6— 9月主汛期暴雨预报方法张小峰等 (1 :1 7-1 8)黄河中游泾渭洛河近 5 0年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特点分析彭梅香等 (1 :1 9-2 3 )一次影响航空的强沙尘暴天气分析张静芳等 (1 :2 3 -2 5 )陕南 2 0 0…  相似文献   

2.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2 0 0 2 - 0 7- 0 4子长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雷崇典等 ( 1 :4- 8)秦岭山地暴雨与地形关系分析研究殷志有等 ( 1 :8- 1 0 )环流季节变化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蔡新玲等 ( 1 :1 4- 1 7)基于 MICAPS平台的四维天气诊断分析系统赵榆飞等 ( 2 :1 - 3)宁夏 2次典型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陈豫英 ( 2 :4- 6)汉中市汛期降水分级分县 T2 1 3释用方法张小峰等 ( 2 :1 2 - 1 4)基于 T2 1 3数值产品的安康降水分县预报释用党红梅等 ( 2 :1 5 - 1 6)安康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王 洁等 ( 2 :1 7- 1 9)陕西 2 0 0 3年盛夏连…  相似文献   

3.
2002年总目次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副高活动与延安大降水杨东宏等 (1:1-3 )*春季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吕俊杰 (1:4-7)浅论天气气候对陕西高等级公路的影响陈梅等 (1:8-9)西安地区几次强对流天气的综合诊断分析崔竹茜等 (2 :4-6)19 98-0 8-2 5特大暴雨成因初探周军元等 (2 :7-8)*浓雾中安全车速的计算张后发等 (2 :10 -11)对旬邑防雹基地单站物理量预报指标的订正刘跃峰等 (2 :3 7-3 8)*陕西省分县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张弘等 (3 :5 -7)咸阳机场大雾预报及服务保障刘端次等 (3 :8-9)延安春季第一场透雨分析和预报郑小阳等 (3 :10 -12 )商洛暴雨…  相似文献   

4.
6-7月份梅雨期集中降水,是一种重大的洪涝灾害性天气,如何自动、客观地作出集中降水的中期预报,是防汛抗洪气象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应用T_(42)产品和T_(21)产品分别作梅雨期集中降水的5-7天、8-10天、9-11天、10-12天、11-13天、12-14天的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集中降水的规定及资料的处理、选取1.1 集中降水的规定根据本省5个自然天气区雨型编码,任意三个区编码之和≥10,为一个全省暴雨日.连续3-5天暴雨或连续5天降水中有2天暴雨,均定义为一次集中降水过程.1.2 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天气分析与预报秦岭对西安大降水影响的经验分析 (1。10)秦岭山脉对盛行气流影响的数值模 拟(1 .13)宝鸡地区西北气流型降水预报方法 (1。17)榆林3月下旬连阴雨(雪)天气分 析(1。20)宝鸡地区雷暴初步分析(1.22)省地大降水预报接口初探(1 .25)解释预报的信息评价(2.1)市台分片预报服务决策系统(2.8)登陆台风和陕西暴雨(2.11)西安市大降水分片短期预报(2.15)浅谈延安地区的冰雹天气预报(2‘拍)安康连续性暴雨预报方法(2.21)陕西省短期天气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2。23)陕西省长期天气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简介(3.4)陕西省中期天气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简…  相似文献   

6.
栏目期 .页栏目期 .页宋达人局长在全省气象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把发展作为  气象工作第一要务为加快实现气象现代化而奋斗… ( 1 2 )2 0 0 2年辽宁 10项业务与科技成果 ( 1 3)…………………天  气数值预报产品动力释用预报系统的研制 ( 1 4 )……………2 0 0 2年 6月渤海中北部地区一次暴雨成因分析 ( 2 2 )……2 0 0 2年辽宁春季透雨环流形势特征分析 ( 2 5 )……………近 5 0年阜新地区沙尘天气变化分析 ( 2 8)…………………2 0 0 2年 5月 11日辽宁强雷暴冰雹天气分析 ( 2 10 )………朝阳地区强对流降水回波分析 ( 2 12 )…………  相似文献   

7.
吴晶  李照荣  颜鹏程  杨艳芬  白磊  杨建才  彭筱 《气象》2020,46(3):346-356
基于中国西北四省(区)2016—2017年的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和GRAPES区域数值模式24 h和48 h预报结果,采用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分等级TS评分等指标,对GRAPES区域数值模式在西北四省(区)降水预报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时间上,模式对西北四省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能达到0.7以上,逐日空间相关系数为0.2~0.4。夏季降水的偏差最大,24 h和48 h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4、6 mm·d~(-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8 mm·d~(-1)。不同等级降水的24 h和48 h预报TS评分显示,各个月份小雨TS评分为0.2~0.5,中雨为0.1~0.2,大雨以上不到0.1空间上,24 h和48 h预报晴雨准确率在大部分地区达到0.6以上,相关系数在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超过0.6。24 h预报平均误差在青海、甘肃、陕西三省南部最大(达到2~4 mm·d~(-1)),48 h预报的平均误差比相同区域的24 h预报高出1~2 mm·d~(-1),在陕西南部平均误差最大(达到5~8 mm·d~(-1))。各个量级的24 h预报TS评分明显好于48 h,24 h预报对大雨、暴雨有所预报,48 h预报对中雨以上量级降水预报较差。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西安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8月21—22日陕西关中地区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就陕西智能网格对该次暴雨过程的降雨量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关中地区位于冷涡底部冷空气和副高外围暖湿空气交汇区,低层"人"字型切变、西南暖湿气流、东北急流、低涡辐合和地面冷锋是该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关中地区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区上空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3)暴雨发生时,雷达图上出现大于60 dBz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达9~12 km,风向辐合等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的特征;VIL大值区与强回波区、强降水中心区相对应。(4)陕西智能网格预报对系统性降水预报偏强,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而对流性降水预报偏弱。  相似文献   

9.
.天气分析与预报·甘肃省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知识 库介绍1一2南亚高压季节性变化与陇东夏 秋雨的关系1一6西北区东部区域性大一暴雨的 两类云系演变模式1一9一种短期降水预报方法1一13西北区东部暴雨云团的统计分 析2一2用格点资料作汛期大降水预报 2一5南亚高压研究在中期天气预报 中的应用2一9武威6一7月大风的环流特征 及预报方法2一12祁连山区的降水分布特征2一16甘肃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3一2甘肃省降水量模湖聚类分区3一5中尺度a类对流云团平均降雨 率和降水面积的估计方法3一8雹云回波一般特性的统计分析 3一10用湿有效能量分析预报北…  相似文献   

10.
楚艳丽  郭英华  张朝林  王迎春 《气象》2007,33(12):16-22
利用2004年7月9-11日北京房山地基GPS探测网逐30分钟柱积分水汽总量(PW,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资料,通过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北京2004年7月10日暴雨天气过程。观测分析表明:地基GPS测站上空水汽总量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对暴雨的发生、发展以及过程降水量的分析和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利用NCEP全球预报系统GSF分析场资料作为背景场,采用12/4km双向两层嵌套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系统,通过同化7月9日1200 UTC地基GPS水汽总量等观测资料进行了36小时数值对比试验。数值研究表明:地基GPS水汽总量数据资料的初值同化明显增强模式初始场湿度,明显提高模式对该暴雨过程降水时段、落区和强度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天气气候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白人海(9/1)地级市气象台开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方法和途径宋庆利周学军(15/1)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作温度预报时刚娄得君李治民(18/1)齐齐哈尔市旱涝状况分析及自然降水的合理利用娄得君申延美孙石(27/2)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赵玲李树岭王林凤林春芳(29/2)通过卫星云图分析区别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王波赫崇伟朱淑珍(31/2)黑龙江省未来30、50年气候预测徐南平潘华盛徐影张桂华(1/4)黑龙江省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殷世平李帅王明洁白人海(5/4)近百年来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国世友邹立尧吴琼(8/4)…  相似文献   

12.
·天气分析与预报。讨赖河和疏勒河5一6月流量预报1一17川完全预报法作春季大风预报l一20存末初交旱与500毫巴形势演变1一21天产引封分析中的有关问题(上)1一24f有J笼天之心{封的使沂IJz一2了}!’肃省暴雨冰雹监测预报试验总结2一2商从东北部毕雨的天z心尺度演变特征2一9长期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和数值试验2一14}!‘肃东部探空资料与短期降水统计特征2一19和政县大一暴雨顶报工具2一22川模糊相似优选比作暴雨分片分折2一23传真图在短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2一25天气图分析中的有关问题(下)2一26关键区物理虽在降雨预报中的作用3一2庆阳地区大(…  相似文献   

13.
使用WRF模式和MM5模式分别对吉林省全省50个地面观测站做了降水预报的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检验分析和对比。全省区域降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WRF模式0-24h和24-48h的预报正确率为82.4%和81.1%,分别高出MM5模式6.1和7.4个百分点;WRF模式各级降水预报的TS评分均高于MM5模式,对于暴雨以上的降水预报,WRF模式0-24h和24-48h预报的TS评分为11.2%和14.5%,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两种模式的降水预报都存在着一定的空报率和漏报率,其中大雨以上预报的空报率和漏报率均超过了45%,暴雨以上预报的空报率和漏报率均超过了70%。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秋季(9-10月)我省的天气特点是:9月,大部地区气温正常,降水偏多;10月,降水少,气温高,秋霜晚. 一、秋季天气概况 1.降水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是去年秋季的主要特征,5次主要降水过程都出现在9月.7-8日,辽南、辽东及中部地区降中-大雨,辽阳、鞍山、本溪、宽甸等地出现暴雨;14-15日,全省普降大雨;16-17日,全省再次降雨,辽西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  相似文献   

15.
WRF模式2005年汛期在陕西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W RF模式在陕西2005年汛期试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模式对暴雨落区及降水强度和不同类型的降水预报结果比较理想,5 km模拟的降水落区和强度更接近实况,但预报时效相对较短;15 km模拟结果具有较长的预报时效,对强降水过程预报结果较好,一般可达36~48 h。利用每6 h模拟降水输出结果,可判断出强降水发生时段。模式可作为未来客观预报陕西转折性天气和暴雨天气的一种新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6.
·天气分析与预报·应用带通滤波器分离次天气尺度系统1.2一2用湿有效能量预报高原边坡地区大(暴)雨1.2一6春季冷槽型大风的完全预报1 .2一9武都地区8 .2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1.2一10河西中部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1.2一12长期天气过程的若千问题(摘要)1.2一15西北区东部区域性降雹的云图模式3一2河西走廊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3一5用PP法作8月高原低槽低涡类大雨预报3一9甘南8月大雨预报3一10客观分析中的一点新构思4一2用MOS方法制作甘肃河东降水预报4一5武威1一2月份晴雨MOS方法4一7B模式产品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4一9武威6.3暴…  相似文献   

17.
基于ECMWF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物理量诊断产品,利用逻辑回归法开展江西定量降水客观预报试验,并进行检验和改进。结果表明:(1)初始方案中直接提取预报因子单站建模所得到的预报结果较数值模式原始输出降水改进效果有限,但在经过降水分区优化、多倍数暴雨样本扩充、本地气候频率降水订正等改进步骤后,各等级降水预报均较初始方案TS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2018年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的晴雨、各等级降水预报TS均高于EC模式降水和预报员,其中大雨、暴雨以上量级相对数值模式以及预报员的订正提高率达到1/4~1倍。(3)本方案预报产品对强天气尺度强迫下、落区相对集中的暴雨天气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而在暖区暴雨、盛夏副热带高压边缘暴雨、高架对流等强降水落区分散且范围较小的情况下,或是当模式对天气形势、主雨带预报有明显系统性偏差时,无法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山东气象》2013,33(1):17-21
利用常规观测、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4—15日发生在济宁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量指标发现:(1)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2)通过对水汽通量散度、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θse)等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当水汽通量散度达到或低于-8×10-8.g.cm-2.(hPa.s)-1,K指数≥35℃,850hPaθse≥340K时,济宁9月份就易出现暴雨;(3)强降水落区与水汽通量辐合中心有比较好地吻合;(4)欧洲中心(EC)对此次强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但850hPa风场的预报有偏差,T639对此次过程降水落区的预报和实况吻合,但暴雨落区范围比实况偏小。  相似文献   

19.
1太行山地形对"99.8"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河北气象》2000年第1期徐国强  河北省气象台050021  摘要本文利用变网络MM4数值预报模式,研究了太行山地形对1999年8月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的降水中心强度和位置有显著影响,太行山对水汽输送和垂直运动也都具有增幅作用。2大气低频振荡与陕西夏季10~20天天气趋势变化规律分析  《陕西气象》2000年第5期谢双亭  陕西省气象局710014  摘要对陕西夏季的多雨时段和少雨时段做了初步划分,分析了大气低频振荡与陕西夏季10~20d天气趋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陕西逐24 h降水站点实况资料,ECMWF、NCEP和CMA-GFS模式降水预报资料、中央气象台预报订正系统(SCMOC)产品、陕西动态交叉最优要素预报(DCOEF)产品等,应用国家气象中心全流程检验程序库Meteva,综合评估各模式在陕西汛期4次暴雨过程中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当暴雨过程以连续系统性降水为主时,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