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巩杰生 《黑龙江地质》2001,12(4):137-145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是我国加入世界“人与生和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在介绍了长白山的研究史和保护史之后,提出了长白山的五大旅游资源特色:火山锥体,高大雄伟;垂直分带,景观各异;天池火口,神秘莫测;急流习瀑,谷底森林;冷热矿泉,可饮可浴。并概括为长白山“五绝”:火山锥、垂直景观带、火口湖、瀑布、矿泉。将长白山火山区旅游资源划分为3大类和若干类型。在旅游区划分中包括3条登山路线、6个景区和若干景点。最后提出了关于长白山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则、开发保护、改善交通和火山区建设等建议,特别提出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矿泉水已有4600多年开发应用历史,其酿造泉,饮用泉、医疗矿泉及农业灌溉名泉几乎遍布各主要县区,发掘和勘查开发各类矿泉,为今日新宝鸡经济建设服务,在目前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发展矿泉水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明宽 《吉林地质》2005,24(1):54-57,88
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矿泉水资源特征和矿泉水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矿泉水产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当前吉林省矿泉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发展矿泉水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沿革,自然科学,行政法理,法律规定,立法原意,司法实践等多角度论述了矿泉水资源,地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在其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行政执法过程,理应适应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PHREEQC在五大连池富CO2冷矿泉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 《地下水》2010,32(1):8-10,90
分析了矿泉形成的水文地质成因,并应用PHREEQC对矿水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模拟。初步认定:岩浆活动形成大量以水和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沿火山通道上升,到达深大断裂带时与运移到此的地下水混溶,形成CO2高压溶水,CO2高压溶水不断溶蚀围岩。经溶蚀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深成矿水在上升过程中,在药泉山附近的多级深断裂交汇处汇聚,在沿断裂上升过程中不断与浅层地下水混合后出露地表形成矿泉。泉水绝大部分来源于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6.
新寨矿泉类型属于低钠、低矿化度的含氡偏硅酸矿泉水.偏硅酸平均含量45.43mg/L,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氡平均含量306Bq/L,符合国家医疗饮用矿泉水标准,也符合欧洲和日本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徽量元素,如:Cu、Mg、Fe、Sr、Zn、Se、Ge等,水化学成分稳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富CO2矿泉是宝贵的饮用、医用矿水资源。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俄罗斯远东Primorye地区各泉水水化学特征对比显示,中国东北五大连池与俄罗斯远东Primorye地区出露泉水为低温、微酸、HCO3型、富含Si、Fe、Sr和CO2气体的综合优质饮用矿泉水;长白山天池出露泉水为高温、中性-微碱、HCO3型、富含Si和CO2气体的优质热矿泉水。五大连池和俄罗斯远东富CO2冷矿泉与长白山天池富CO2热矿泉具有相似而不同的形成过程,CO2气体对水化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广泛发育的花岗岩提供了富CO2热泉的物质来源,断层破碎带增加了CO2气体-地下水-花岗岩之间的反应程度,温度仅对可溶性Si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湖南地质》2010,(7):14-14
湖南省矿泉水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已发现327处饮用天然矿泉水、160多处医疗矿泉水,水质好,是我国矿泉水资源大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奇 《四川地质学报》2000,20(4):311-316
医疗矿水的分布受大地构造控制,在特定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分为浴疗和饮疗两类。以水温、水压和浮力等物理作用,以及水中特有的阴、阳离子、微量元素和气体的药理作用,对人体产生保健和治疗效果。在现有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应对其医疗特性和饮、浴疗效果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山西寿阳县矿泉水田位于娘子关泉群岩溶水系统西北部补给径流区。受多期构造影响,使该处奥灰岩溶深埋,而其深部地下水交替却较为积极,使补给区游离CO2随大气降水进入岩石裂隙,溶解奥灰岩中的菱锶矿,形成了超深水位岩溶矿泉水田。该处矿泉水具有高锶、低钠特征和优势,且含有锶、锌、钼、偏硅酸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元素或组分,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安医疗热矿水分类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地热资源较丰富,目前开凿的热水井多用于洗浴医疗。区内不同类型的地下热水其水质各具特点。按医疗效矿水分类,基岩热矿水属氟水、硅水和氡水,第三系热矿水属氟水、硅水、碘水、棚木及锶水;第四系热矿水属氟水。本文初步分析了西安医疗热矿水的分类及其利用,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饮用天然矿泉水与饮用纯净水差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基本特征、水处理工艺、产品对人体的作用3个方面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指出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医学研究证实,是可以依赖的饮料。但几乎不含任务矿物质的纯净水,在补充人体水分的同时,也迅速溶解了体内的微量元素,因而对人体的作用的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魏荣道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5,14(1):86-89,95
本文就永登龙泉第三系锶型承压矿泉水的产出条件、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着重对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锶型矿泉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地球化学温标估算了平顶山矿区地下热水的深部温度;介绍与分析了地球化学温标的应用条件、水-岩反应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用合适的温标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该区地温场和水-岩温度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上海饮用天然矿泉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区西部发现饮用天然矿泉水,这是上海市民的福音。文中论述了矿泉水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泉水的水质特征,以及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并展望了上海开发矿泉水的远景。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基础上,用化学热力学方法计算出每个钻孔岩溶水的碳酸盐岩矿物饱和指数,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富水分布规律。通过勘探证实,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供水水源地应选择在地下水动态变化不大、滞后期不长、碳酸盐岩矿物馆和指数βc>1~βd<1的灰岩浅埋区。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属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产地多,但类型较为单一。在已通过鉴定的74处矿泉水中,以偏硅酸锶型天然矿泉水最为普遍,占矿泉水总数的76%,次有溴碘型天然矿泉水,开发条件优越,开发前景良好,其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本文试图通过矿泉水赋存的地质环境、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等的综合分析,进而划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因类型.并在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方面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盘山花岗岩裂隙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王作友 《地质论评》1996,42(1):87-92
盘山花岗岩裂隙水起源于大气降水,赋存于各种成因的裂隙中,裂隙水年龄从小于4a到接近40a,差异较大。裂隙水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长石类矿物的水解,特别是钙长石的水解,其中SiO2和Sr在裂隙水中含量较高,已达到饮用矿泉水标准。裂隙水可开采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291.56万m^3/a,富水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抚松县仙人桥热矿泉水特征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秀杰  孙野 《吉林地质》2006,25(4):21-25
简要介绍了抚松县仙人桥热矿泉水的地质背景、形成和赋存条件,对水量、水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热矿泉水的医疗保健作用进行了简述。并为开发利用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判别真假矿泉水的主要责任应该在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管理部门,矿泉水应具备国家标准中指列的要求。瓶装矿泉水“宜冷藏不宜冷冻”,冷冻出现沉淀也无土方。矿泉水不存在“有害元素含量的抑制”问题,偏离规定的矿泉水开发是非法的。纯净水应有准确的定义或含义,目前市场上的纯净水具有可变性,“纯净”的跨度很大,名称繁多,商家的广告缺乏科学性,使人莫明其解,瓶装水都应在平等条件下竞争,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